陈胜:用惨烈的死亡证明王侯将相是没有种的,但却必须要有脑子

天下匈匈,海内乏主,掎鹿争捷,瞻乌爰处。陈胜首事,厥号张楚。鬼怪是凭,鸿鹄自许。葛婴东下,周文西拒。始亲朱房,又任胡武。伙颐见杀,腹心不与。庄贾何人,反噬城父!

唐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贞的这段话道出了陈胜的一生。

始皇帝死后,天下纷扰。

失去了这位威震四海八荒的绝世君主的威压,早已受够了严苛秦法的六国民众,自然是要造反的。

陈胜:用惨烈的死亡证明王侯将相是没有种的,但却必须要有脑子

秦始皇

除非有人对帝国进行一场良性的政治改革。将严苛的秦法变得宽松许多,以适应太平世道的民众所需。

但很明显,因为沙丘之变,曾经最有希望成为帝国改革者的扶苏已经被胡亥赐死。这场恶性政变断送了帝国最后的希望。

继位的秦二世没有停止始皇帝生前的浩大工程,没有与民休息,而是更加横征暴敛。

并且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他几乎杀光了父亲留下的人才,也杀光了兄弟姐妹。这样一个人,又如何能安抚这个纷乱的天下呢?

这个受尽了创伤的天下,此时需要的是一位仁君,而不是暴君。

陈胜:用惨烈的死亡证明王侯将相是没有种的,但却必须要有脑子

陈胜吴广

于是一位农夫便假借着扶苏的名义掀起了一场推翻帝国的大起义。这个农夫就是陈胜。

说陈胜大家可能只是有点印象,但是他说的这句话大家都是知道的。这句话便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陈胜早年给地主家帮工。

有一次,陈胜和几个帮工坐在地头休息。陈胜对身边的人说道:“苟富贵,勿相忘。”

结果大家都嘲笑陈胜:“你连饭都吃不上,哪来的富贵?”

陈胜长叹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多年以后,这个吹牛逼的家伙终于实现了当年的牛逼。

公元前209年7月,秦政府征集900人到渔阳(北京密云)戍边,陈胜也在征发之列,并被任命为带队的屯长。

结果,半路上,遇到大雨,耽误了期限。

秦法规定,“失期,当斩”。

陈胜借这件事,煽动大家造反,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在死亡的威胁下,在名垂青史的诱惑下,这些人跟随陈胜造反了。

大家在陈胜、吴广带领下,袒露右臂作为标志,筑坛盟誓,按事先谋划,诈以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宣布起义。 陈胜自立为将军,以吴广为都尉,一举攻下大泽乡,接着又迅速攻下蕲县县城。

陈胜:用惨烈的死亡证明王侯将相是没有种的,但却必须要有脑子

陈胜吴广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在陈胜的领导下,起义部队不断壮大,势如破竹地占领了陈县(淮阳,故楚国首都)。

陈胜以陈县为根据地,对起义部队进行了整编,自己称王,封吴广为假王(副职)。

派出三支队伍打击秦国:一路由吴广率领,西攻关中;一路由武臣率领,北伐赵地;一路由邓宗率领,南下九江。

陈胜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王侯将相的确是没有种的。他一介农民工都可以做王,这王侯将相又哪里有什么种呀!

可是当王的确是不需要身份,但是要脑子呀!

陈胜:用惨烈的死亡证明王侯将相是没有种的,但却必须要有脑子

秦军

秦将章邯解除了起义军对荥阳的包围后,即倾全力进攻陈县。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亲率农民军将士与秦军展开激战,虽奋力拼搏,终究未能挽回败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准备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没想到,竟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杀害,成为千古遗恨。

从起义称王到被自己的车夫杀害,陈胜仅仅只用了六个月。为什么陈胜会那么快败亡?

主要是因为他无谋,不回收买人心。

“不立楚而自立,其势不长”

首先按范增的说法就是陈胜这个旗号没打对,既然要反秦复楚,那不立楚国王室多少有点不合适。名不正言不顺。

其次,陈胜内部体系搞得一塌糊涂。他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军政体系来节制自己手下的势力,从而导致很多离开他的将领直接就自立了。

北征的武臣自立为赵王,蜕变为割据头目。 其部将韩广在攻略燕地后也自立为燕王。攻取魏国旧地的周市虽未自立为王,却立了魏国后裔宁陵君魏咎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

最后一点便是人心。这也是陈胜最大的失误。

早先和陈胜一起给地主种田的一个同乡听说他做了王,特意从登封阳城老家来陈县找他,敲了半天门也没人搭理。

直到陈胜外出,拦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见,一起乘车回宫。

因是陈胜的故友,所以进进出出比较随便,有时也不免讲讲陈胜在家乡的一些旧事。

不久有人对陈胜说:“您的客人愚昧无知,专门胡说八道,有损于您的威严。”

陈胜便十分羞恼,竟然把“妄言”的伙伴杀了。

这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按照太史公司马迁的说法,那后果就是:“由是无亲陈王者”。

陈胜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心尽失!当一个政权组织到了离心离德的地步,随之衍生而来的便是各种政治方向混乱、队伍管理涣散等问题,李自成功败垂成的反面教材即是对此完美的诠释。

陈胜:用惨烈的死亡证明王侯将相是没有种的,但却必须要有脑子

朱元璋

当王不需要有高贵的血统,但必须要有脑子。对比一下朱元璋就知道了。朱元璋采取“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战略,最后成为了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