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眾所周知,馬自達是一個追求極致的品牌,在國內外擁有不少的粉絲。在2016年,馬自達公司推出了一個稱之為“GVC”的黑科技,全稱為G-Vectoring Control。G的意思是加速度,顧名思義就是:加速度矢量控制器。這款黑科技最先在海外的馬自達昂克賽拉,即俗稱的Mazda3上最先應用。目前國內的阿特茲、CX-4、CX-5的改型車型都已經裝備了這款黑科技。那麼到底什麼是GVC呢?

請關注[全球汽車技術聯盟],來自一線主機廠工程師的技術講解。

GVC有什麼用?

我們先看一段馬自達官方推出的視頻(這裡只截取了關鍵圖片),來看看GVC到底起了什麼作用。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從圖中看出,同樣一款阿特茲車型在過彎的時候,帶有GVC裝置的車輛的側傾(可以簡單理解為車身的姿態傾斜)控制更加流暢、自然。如果上圖看的不明顯,那麼請看車內的美女小姐姐的狀態: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與左圖相比,沒有GVC裝置車內的美女小姐姐頭部受側向加速度的影響基本離開了座椅頭枕,就連項鍊都完全歪向了一邊!

再看一組在雪地力的表現。同樣,沒有GVC裝置的車輛在雪地中變線的過程中,車輛有著輕微的打滑,使得駕駛者難以控制車輛行駛方向。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同樣,在高速直線行駛的過程中,GVC也能發揮其作用!開過高速的童鞋們都應該知道,一般車輛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是需要經常對方向盤進行微調的,時間長了會產生駕駛疲勞。而裝配GVC的車輛在高速行駛過程中的調整幅度要明顯小的多。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以上是GVC發揮作用的幾個場景。其實概括來講,馬自達推出這項黑科技的初衷完全是秉承其一貫的品牌理念:讓駕駛成為一種樂趣,打造輕快、自然的駕駛體驗。說了這麼多,那麼馬自達到底是如何實現這一技術的呢?其背後的邏輯到底是什麼?

GVC的原理

跟常見的ESPEPB等這些黑科技一樣,GVC也是一套軟件控制+硬件的電子化產品。對於這項技術,我們從馬自達官方獲得了負責人Daisuke Umetsu先生對該項技術的詳解。

輪胎的負荷

頭文字D裡的文太大叔過彎點菸的時候告訴大家,賽車的精髓在於對輪胎的應用。只有精確的控制每個輪胎的抓地力,才能激發出車輛的最大潛能。GVC技術的理論基礎也在於此。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馬自達工程師表明,車輛在過彎的時候,理想的輪胎負荷分配如下圖。圖中的綠線代表實際的轉向盤轉角,藍色的線代表理想的側向加速度,紅色的線代表GVC控制的縱向加速度(這個加速度G就是我們GVC通過發動機來控制的!)。通過控制縱向G值,達到我們理想的輪胎負荷特性,進而影響側向加速度(藍線)即:圖中向左轉向切入彎道時右前輪負荷最大,彎中右側兩個輪胎負荷最大,出彎時右後輪負荷最大。這樣的輪胎負荷分配是最理想、駕駛員感受最自然、車輛最穩定的負荷分配。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協同控制

熟悉馬自達品牌的童鞋知道大名鼎鼎的“創馳藍天”技術,包括創馳藍天動力總成、底盤和車身三大技術突破。對一個車輛而言,這三大件是最關鍵的部分。而GVC技術的突破在於將這三大核心技術協同控制,激發其最大的潛能。 根據上面的講解,可以看出對發動機的控制是GVC控制的關鍵。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GVC獲得車速、轉向盤轉角和油門踏板的位置三個信號,調整發動機的輸出功率進而對縱向加速度進行調整。GVC的調整頻率能夠達到20Hz,即50毫秒調整一次。即使是最專業的賽車手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總結而言,GVC實際就是一套控制系統,對創馳藍天發動機、變速箱、底盤等技術模塊進行精確的控制,實現車輛在彎道、直線行駛過程中更自然順暢的車輛動態控制,提供給駕駛者更有樂趣的駕駛體驗。

請關注[全球汽車技術聯盟],來自一線主機廠工程師的技術講解。

汽車輔助駕駛黑科技之馬自達GVC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