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vs企業,PK的是文化

星巴克聯手阿里餓了麼,瑞幸咖啡來碰瓷。

朋友圈有站星巴克,有站小藍杯,一老哥留文——看好瑞幸,認為門店數超過2k家,有超車可能。

我覺得難。

難的關鍵在產品。小藍杯出品太不穩定,即便美杜莎咖啡僅此而已,但可靠性至少比瑞幸強。

老哥說:產品不是關鍵,只要砸錢就能解決。

我不認同。

創業有一陣,切實感覺企業與企業間的競爭是意識形態的博弈、是文化的博弈,團隊氛圍、產品呈現是認知結果的現實投影。

上個月拜見做商業地產的導師,聊天時他說:“你知道嗎?我現在感覺當年做商場是真的在花心思打磨一件產品,大家有時間、有精力認真探討每個細節,而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趕工做生意”。作為參與其中的一名“小朋友”,我依然為彼時的投入感動。旁觀者認為這群“傻子”不計回報的付出是被領導利用、被忽悠,可恰恰這樣的“不深究、只執行”,為我個人帶來了最大收益、福佑至今。

現在當我審慎看待這段歷練時,更關注的是創造、維繫這股團隊文化的機制、辦法。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一支充滿創造力、深耕一線、擁抱市場的團隊必然比“一言堂”企業更具生命力和朝氣。

現在見VC我經常會把企業文化掛嘴上,大夥兒認不認同我不知道,不過在我看來這是我們與競對最大的區隔,這才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公司、一個團隊,有沒有錢定量的是物質基礎。GE、諾基亞、IBM、微軟都曾是業界第一,按錢能解決所有問題的心理扳機,老大一家通吃、壟斷全球。可恰恰公司更迭是由創新力、同理心決定的,這樣的土壤並不能完全依靠金錢培育(當下老大是蘋果,一萬億美金市值,史上第一)。

我們的競對有太多老闆“外包”公司,認為投一筆錢,請個職業經理人,就能把所有工作交給他,自己對接渠道高層,喝酒唱歌打球坐收漁利。然而,職業經理人也只是打一份工,有可能完成的事認真做,沒方向突破的混日子,大不了捲鋪蓋走人,反正工資不少,落袋為安。

所以創造出一支具備優異品質的團隊,遠比跑通商業模式困難。

很多人會問,道理我都懂,可如何帶出這樣的團隊呢?

我認為,這與吸引用戶喜歡產品、喜歡品牌、喜歡公司是一樣的。

即:認知、認同、認購。

員工的想法很純粹,在這家公司幹活,不丟面兒、待遇過的去,辛苦些能學到東西就值。

初時,新人不知道星巴克怎麼樣,瞅瞅門店相貌、員工精氣神,自發感受這是家有活力的企業,有輕鬆愉悅的環境,進而認可工作內容。

可以吸引人投簡歷就是文化認知第一步。

篩選員工,星巴克用了厚厚一本sop手冊,每個人都必須牢牢記住店內工作的任何細節。這個要求讓實習生投入足夠多時間、精力,潛移默化中接受咖啡文化雕琢。有投入就會期望回報,投入越多的員工,愈加認可並維護上述制度,使自己從一名旁觀者代入為文化守護者。背不出標準手冊、考核不合格的,淘汰;足夠投入,考試合格的留下。

依靠厚厚的標準化制度遴選員工,挑出願意付出、願意維護遊戲規則的新人,降低公司選擇成本,挖掘認同文化的優質人才。

最後可以預期的晉升途徑,責權利相匹配的工作崗位,足以穩定思想狀態,將好“士兵”升任“將軍”,使其發自內心維護文化氛圍,進而裂變員工隊伍,打造公司生態圈。

瑞幸有這樣的“軟”環境嗎?我不知道。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大部分老闆都理解並認可文化氛圍的重要性,但實操中往往迫於業務需求和結果壓力導致行動變形,唯有充分意識企業競爭、市場博弈是人、是團隊鬥爭時才會把理論認識上升到戰略高度,而這恰恰是企業家最需要抓緊、抓牢的發展方向。我認為,每一名管理者都應該理解並認同文化氛圍搭建的重要性,並積極維護好它。

11年王興32歲,已經創業了三四次,從五道口搬到知春路再搬到中關村,在團購戰場跟吳波這些人廝殺,同時不斷邀請幹嘉偉加入美團,電影外賣酒旅打車業務都還沒展開。那年3月王興頭一回見到馬雲,王興問:你最強的是什麼?馬雲:你覺得呢?王興:戰略和忽悠。馬雲:其實我最強是管理。 王興:我相信。【摘自《王興的無限遊戲》,文 潘亂】

戰略定的是大方向,忽悠是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與必要性。當企業方向未知時,需要給予夢想灌注行動力;而站住目標時,更需要引領、維繫、剋制住團隊氛圍,管理好每一名船員的意識形態。基於此,我認為馬雲與王興說的是同一件事,只是二者所處的階段與預期各不相同。

可最終,意識形態才是企業與企業間最大區隔,它將直接影響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力,並最終影響企業產品到用戶心智間的距離。不作惡的某歌與食人血饅頭的某度大概就是8418.26億美金與798.90億美金的結果區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