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BAT,中国平安蕴藏的潜力平分秋色

新年伊始,地产行业最大传闻终于尘埃落定:华夏幸福对外发布公告称,郭绍增辞去华夏幸福董事及战略委员会委员等职务,华夏幸福董事会选举吴向东为董事,同时聘任吴向东担任华夏幸福首席执行官暨总裁,正式任命宣议将在3月7日的临时股东大会批准吴向东担任华夏幸福董事以及其他职务任命事宜。

比起BAT,中国平安蕴藏的潜力平分秋色

有关吴向东担任华夏幸福副董事长一职的传言由来已久。在平安资管受让华夏幸福股份两个月后,华夏幸福发布《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该议案提出董事会增设副董事长一职,当王文学不能履行董事长职务时,副董事长将代行董事长职权。彼时,"吴向东将加盟平安集团并出任华夏幸福副董事长"的传言就开始流传。

但华夏幸福方面表示:吴向东担任华夏幸福董事是由大股东华夏控股推荐,和平安无关,也不代表平安集团。

伴随着吴向东加盟的落实,华夏幸福迎来一次重大的业务转变和团队蜕变,建立南北总部双中心运作模式,并加快企业创新业务和发展转型。

其实,通过吴向东加盟华夏辛福一事,背后却折射出平安集团不动产业务发展的野心和庞大地产布局策略,从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两个国民生活基础指标逐渐渗透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命脉。

中国平安不动产业务的野心和发展步伐

中国平安入局华夏辛福并不是单独的个案,几乎全国top20的房地产都离不开中国的身影。

2014年5月,保监会开始实施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对险资的投资范围持续放宽,理论上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的比例提高至30%。由此,保险企业在不动产的投资获得大幅度松绑。

中国平安设立为发展不动产投资业务的子公司,简称平安不动产,注册资本100亿元,截至2014年8月,资产管理规模近500亿元。自2014年7月以来,这家公司便在中国土地市场上掀起一轮旋风。

比起BAT,中国平安蕴藏的潜力平分秋色

从2014年8月至2015年2月,实际已经投入超过300亿元进行扩充土储,一举成为2014年杭州土地市场拿地最多的企业。

2015年4月1日,平安不动产母公司中国平安还通过认购碧桂园9.90%股本的方式,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不完全统计,2015年前十个月,平安不动产陆续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苏州等城市单独或联合房企拿下至少14宗地,涉及土地出让金额高达477.32亿元;2015年10月份以来,绿城九龙仓平安联合体还数次出现在北京的土地竞拍现场。

据相关资料可知,平安不动产的业务拓展迅速,范围已覆盖商业地产、旅游养老地产、工业地产和住宅股权投资等,仅在股权合作的房企就超过20家,包括招商、金地、保利、华润、绿城、九龙仓、碧桂园、协信、旭辉等龙头地产企业。

比起BAT,中国平安蕴藏的潜力平分秋色

从巨资入股数十家优质房企,到上百宗联合拍地,中国平安以一连串大手笔投资案例,成为房地产市场中举足轻重的资本力量。中国平安正在构建一个宏大的地产金融帝国,以地产金融的运作模式挖掘更大的消费市场。

频繁巨资并购背后逻辑是保险市场的突破

根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2004-2015年间,保险行业引来飞速发展,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突破1.61万亿,业务得到飞速增长。受益于保费的高速增长,四作为大保险公司之一中国平安资产规模也得到快速增长。

比起BAT,中国平安蕴藏的潜力平分秋色

尽管过去保险行业获得了不错的发展,但受到监管的影响,险资的投资渠道基本局限在银行存款、证券、信托等金融产品,但伴随着业务渗透率深入,保险企业的收益率也面临回落的压力。

由于资本市场整体收益率的下行,险资更加注重资产配置的多元化的拓展。其中,银行存款、债券配置比例持续下降,债券投资计划和长期股权投资成为保险企业的投资选择。其中,不动产、证券市场等投资收益较高的领域成为发展的突破口最佳路径。

据内部人士说,中国平安精心筹划准备了5年的时间,为不动产投资培养了"很好的项目和团队"。可见中国平安对于入局房地产领域的决心和毅力。

2010年9月,中国保监会正式公布《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允许险资投资不动产。

果不其然,新规仅颁布一个月,中国平安便从瑞安建业手中收购成都中汇广场,成为险资投资地产的首宗个案。2011年,平安寿险获得PE与不动产双牌照。

新帝国逐步撬动着中国经济的命脉

基于中国平安多领域业务板块的布局,如寿险、产险等保险业务、银行业务、信托、证劵、资产管理等投资业务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其业务协同效应愈见明显。通过布局与把控金融和地产这两个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维度撬动中国经济的命脉。据保险企业的人士表示,金融、地产两大行业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未来模式中保险企业确实会尝试在房地产的场景下打通其它业务入口。

比起BAT,中国平安蕴藏的潜力平分秋色

以长租公寓为例,平安不动产在2017年开启这项业务,并提出"重资产+中资产+轻资产"的发展模式,但平安扮演的角色并非开发商或运营者,而是发挥金融和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

2018年,平安不动产在上海、广州、北京、南京等城市投资的长租公寓总房间数近7000余间。未来十年,平安不动产计划发展200万间、总面积约8000万平米的长租公寓,总资产管理规模达到2000亿元。

同时,中国平安投资华夏幸福南方总部业务也将聚焦在长租公寓、康养服务、汽车服务产业集群以及智慧城市几大板块上。前期启动业务可能与平安集团已有业务基础上开展广泛的拓展协同发展。

同时,平安集团基于自身不动产资源和金融实力,依托集团综合金融优势,携手平安证劵、信托、不动产、基金等各子公司,推进房生态战略实施,为各大房企提供从项目获取、开发建设、销售自营到业主服务等全周期投融资以及对应配套服务。

对于一家完整的金融控股体系而言,中国平安投资房地产不仅仅是为险资寻找投资出口,以及充当财务投资者。或许平安还会打通旗下多项金融业务,尤其是资金信贷服务、住宅社区金融服务等进行协同发展。

更重要的是,中国平安希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其核心金融业务产生协同效应。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平安的互联网金融总用户规模达1.67亿。该公司表示,这为核心金融业务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以中国平安入股碧桂园为例,看中的或许正是碧桂园在二三线城市有大量的项目,且这些项目辐射人群达几百万。"中国完全可以依靠自身金融资源在社区内进行社区金融服务、企业和个人信贷等。

总体而言,平安好房基本和房地产50强中30多家企业都有合作,包括万科、绿地、招商、金地、雅居乐、越秀、协信等等,其中确实有部分和平安好房有相应的合作。"

从中国平安官网介绍,公司致力成为"国际领先的个人金融生活服务提供商",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已布局陆金所、万里通、平安好房、平安好车、平安壹钱包等平台,计划将金融服务融入"衣食住行玩"各项生活场景,实现无缝链接。

围绕广大用户"医、食、住、行、玩"生活场景,形成"一扇门、两个聚焦、四个市场"的战略体系;通过"任意门"衔接起丰富的应用场景,聚焦于资产管理和健康管理,推动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及应用,搭建起资产交易市场、积分交易市场、汽车交易市场以及房产金融市场,为广大用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生活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