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藥植園遇上二十四節氣:“驚蟄”之梨

驚蟄吃梨

當藥植園遇上二十四節氣:“驚蟄”之梨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鬥指丁為驚蟄,雷鳴動,蟄蟲皆震起而出,故名驚蟄。“驚”就是驚醒;“蟄”是指蟄伏,指的是冬眠的各種動物。也就是說,到了驚蟄節氣以後,氣溫回升,泥土解凍,冬眠的各種動物要被驚醒,植物重發綠芽,萬物復甦。一般在驚蟄時要吃蘆筍、白薯葉、山藥、菠菜、銀耳、蓮藕等能夠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肺補腦的藥食同源的食物,而民間更有“驚蟄吃梨”的習俗。

梨之功效

當藥植園遇上二十四節氣:“驚蟄”之梨

這是因為梨者性寒、味甘,入肺、胃經,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驚蟄時天氣乍暖還寒,氣候仍然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咽痛音啞,同時由於一些細菌開始活動繁殖,更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現為咳嗽咳痰,梨既可以生津潤肺,又可以止咳化痰,且含豐富的果酸、鐵質、維生素A、維生素C等,特別適合這一季節食用。

驚蟄吃梨之起源

驚蟄吃梨源於何時,無跡可尋,但山西祁縣民間卻有這樣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傳說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兩個兒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榮祖”之念。

晉地“驚蟄吃梨”之俗是否由此而出,難以考證,但祁縣明清兩代多有種梨為業,到現在已形成"國家級優質酥梨基地"。祁縣的梨來自上黨,上黨梨最有名者當數高平大黃梨,其中以陳區鎮所產的最為名優,俗稱"鐵爐梨",相傳隋朝時就為皇室貢品,故又稱“鐵爐貢梨”。高平大黃梨現已成為地域性“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此開發的廈普賽爾黃梨汁,亦小有名氣。

驚蟄梨的三種吃法

《本草通玄》中說,吃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的效果。梨,性寒、味甘,歸肺、胃經,不管是生食、蒸熟、榨汁,還是烤熟或是煮水,都有清熱養陰、利咽生津、潤肺止咳化痰等功效。下面簡單介紹一些梨的食用方法:

1. 蒸熟

當藥植園遇上二十四節氣:“驚蟄”之梨

這是一種傳統的食療補品,先把梨從蒂下三分之一處切下當蓋,挖去梨心,掏空梨中間果肉、並切塊;再把川貝母細粉(3克左右配1個梨)及適量冰糖放入梨中,再把梨放在蒸鍋裡,大火蒸45分鐘左右,取出後即可食用。這種吃法不僅潤肺,還有止咳化痰之功效。如果有嗓子不舒服的話,儘可以放心食用。

2. 榨汁

當藥植園遇上二十四節氣:“驚蟄”之梨

把生梨去皮、去核,用榨汁機榨汁後取400毫升左右,再與10克冰糖、1枚胖大海一起煮,20分鐘後即可服用。常飲此汁可以潤肺生津、利咽開音。

3. 煮水

當藥植園遇上二十四節氣:“驚蟄”之梨

這種方法制作簡便,把生梨切片,再與冰糖、銀耳一起放入沸水鍋中熬煮,可以起到健脾、潤肺、止咳的作用。平時也可以把其當做甜點食用。

提醒一點,因梨性寒涼,一次不宜食用過多,否則會造成脾胃不適,尤其是脾胃虛寒或是血糖偏高的人,建議不宜食用生梨。

專家介紹

從事中醫臨床和教學工作20餘年,師承名家,主攻溫病,擅長對老年病、消化系統疾病、男科疾病、皮膚科疾病的診斷及中西醫結合治療。努力鑽研,致力於醫藥知識普及,主持或參與編輯多部醫學專著和健康科普讀物,發表醫學論文數篇。曾在北京電視臺《健康生活》欄目做專題講座,在航天科工大講堂及航天科工各下屬單位做健康養生講座,受到好評。

當藥植園遇上二十四節氣:“驚蟄”之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