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 2019年十位“最美農民”:示範推廣免耕技術 荒草灘成了“聚寶盆” —訪周至王興華

聚焦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 2019年十位“最美農民”:示範推廣免耕技術 荒草灘成了“聚寶盆”  —訪周至王興華

示範推廣免耕技術 荒草灘成了“聚寶盆”

——訪周至縣職業農民協會會長王興華

聚焦第二屆大西安農民節 2019年十位“最美農民”:示範推廣免耕技術 荒草灘成了“聚寶盆”  —訪周至王興華

“我相信知識能夠改變命運,務農要講科學。”王興華表示,以後將繼續用農業示範園做好示範帶動作用,帶領周至縣職業農民協會成員致富奔小康,幫助更多農民,為他們解決困難,讓他們過上幸福的日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高中畢業后王興華留在了農村,從此與農業打上了交道,但一年到頭日子過得總是緊緊巴巴。他並不甘於現狀,常常購買農業科技書籍、雜誌、報紙等,通過研讀結合切身生產實踐,領悟出一些省時省力又有效果的實用技術。時間一長,他在當地也成了小有名氣的農業專家,群眾親切地稱他為“莊稼醫生”、“貼心能人”。

付出總有回報,他在服務群眾中發現了商機。2003年,他憑藉自身掌握的農業知識,從事起農藥、肥料等農資產品的銷售服務,陸續承包土地30餘畝,進行水蜜桃和櫻桃栽培,示範推廣果園免耕生產技術,帶動周邊群眾發展果品生產,硬是把田峪河岸的荒草灘變成了“聚寶盆”,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