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难道不怕和珅多年以来背后培养的势力吗?

吹泡泡的大马猴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后,六部官员就直接对皇帝负责,所谓的内阁首辅也只是皇帝与官员之间的一个缓冲而已。明清两朝皇权得到极大的加强,可以说是达到了皇权的顶峰:先秦时代的诸侯坐大,汉朝的外戚干政,唐朝的宦官干政,五代的节度使乱政,宋朝的枢密院独大,到了明清两朝都统统消失了,到了清朝时连明朝最具特色的党争在清朝都基本上消失了。清朝皇帝为什么十分勤政,因为事无巨细皆须皇帝决断,像齐恒公那样披头散发以御女人而天下垂拱而治的情况早就不见了。和珅的权力来源在于皇帝,而不是因为他是”丞相“,因此乾隆皇帝一死,嘉庆皇帝就可以轻易赐死和珅,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没有多大的区别!

和珅乃满洲正红旗出身,是乾隆一朝的重要官员与大商人,他为人精明强干,善于揣摩上意,然后投其所好。乾隆花钱大手大脚,国库却入不敷出,于是乾隆纵容和珅敛财,和珅敛得的财富很大一部分是给了乾隆的,以供乾隆皇帝挥霍。为了方便和珅敛财,乾隆不断的给和珅升官晋爵,说白了和珅的一切贪腐行为都是乾隆默许的,否则不用等到嘉庆出手和珅就死翘翘了。和珅的最高官职是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最高爵位是一等忠襄公,后来乾隆又将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嫁给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

乾隆年间朝中共有四大势力:阿桂为首的武官派、刘墉为首的御史派、钱沣为首的反对派、和珅为首的贪官派。和珅利用乾隆皇帝对他的宠信,他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成为乾隆身边红得发紫的大权臣。不得不说和珅敛财有术,他不仅利用官职之便控制了许多大商家,还亲自经营生意,和珅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因此和珅的财富是日进斗金。和珅还创造性地创立议罪银制度,假如官员犯罪,可通过交纳一定的银两来免罪,而所收银两收入内务府库,供乾隆使用。

嘉庆想杀和珅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搬倒和珅这个二皇帝,使自己能亲掌大权;其二、没收和珅的天文财产,以此弥补国库的空虚。和珅虽然没有先秦的诸侯那样有自己的国家,也没有唐朝节度使那般有军权,但是他位高权重,党羽众多,掌握了官吏的生杀迁贬大权,因此也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人物。嘉庆皇帝通过不断的示弱减轻了和珅的防备,然后让和珅去主持乾隆的葬礼,暗中调兵恢复皇权。掌了实权的嘉庆削去和珅的一切职务,抄家得银八亿两,是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和珅本来被判凌迟处死,后来考虑到他的身份地位,最终改为自缢而死。


大秦铁鹰剑士


和珅在乾隆年间,地位显赫,可以说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贪污的财富可以填满好几个国库。这样一位能臣,背后当然有属于自己的势力,并且势力极其庞大。嘉庆帝当然害怕了,不过嘉庆帝很聪明,巧妙的化解了这一切。

在大家的心目中和珅就是一个大贪官,整日里油嘴滑舌,各种讨好乾隆,背地里却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形象。却往往忽略最初的和珅,他曾经也是个清正廉洁的能臣,出生贫苦,奋发向上。

只可惜他的仕途太顺利了,不会吹灰之力就深受乾隆的喜爱,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一个人的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而和珅却反其道而行之,随着地位和权力的与日俱增,自己的欲望也被无限放大,他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最终走在贪污的道路上无法自拔。

嘉庆元年,乾隆实行禅让,将皇位交于嘉庆,自己退居幕后为太上皇。表面上皇位是嘉庆的,但嘉庆却没有多大的权力,凡是军机要事都是由乾隆和和珅等人裁定,因而嘉庆对和珅的权力有所忌惮,所以必须要想办法打击和珅。

和珅与嘉庆的对决

和珅心里也很清楚,一旦乾隆驾崩,自己的地位也是朝不夕保,所以不仅极力限制嘉庆培养自己的亲信、党羽,还安排自己的亲信在嘉庆身边,观察嘉庆的一举一动。

嘉庆很聪明,城府也很深,他知道,只要自己的父王乾隆在世一天,他就动不了和珅。而且和珅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左右乾隆对嘉庆的旨意,弄不好,有可能失去帝位,于是开始韬光养晦。

嘉庆在政治上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交于和珅打理,每当有人上书说和珅种种不好的时候,嘉庆都当着和珅的亲信面,训斥说和珅不好的大臣。和珅知道以后甚是高兴,他认为这位皇帝在将来也是离不开自己的,渐渐的开始信任嘉庆帝,没有了任何防备之心。

嘉庆也知道自己的这些行为足以麻痹和珅,并在暗中联系自己的老师朱珪,为和珅的倒台出谋划策。

乾隆驾崩,和珅倒台

乾隆在禅位的第四年去世了,嘉庆隐忍了四年,知道时机成熟了,一边为自己的父亲举行葬礼,一边联系老师朱珪进京帮忙主政,另一边架空和珅。

和珅独自来到乾隆的灵堂进行祭拜,就在这时,从门外进来许多侍卫,将和珅押走,和珅临走前也不忘大喊:“我是朝廷重臣,手握免死令牌,谁敢动我。”听到这话的嘉庆大怒,暗里指示大臣上奏弹劾和珅,并为和珅罗列二十大罪状。

狱中和珅知道自己死期将至,感慨不已,并留下绝命诗: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

说完,接过赐死的白绫,自缢而死,享年49岁。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和珅的家就被抄个底朝天,并贬谪和珅党羽数千人。从此那个能说会道,欺上瞒下的和珅就此倒台了,满清王朝也迎来了新的时代。至于和珅的是非功过,后人早已为他安排好了!

作者:安夏丨history。关注不迷路哟!


安夏丨history


很简单,因为到乾隆朝,是皇权的巅峰时期。

我们经常调侃,说乾隆这一生,除了作诗和搞牛皮癣,就只会享乐,把爷爷和老爹两辈人积累下的底子败光了,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如果真是这样,那所谓“康乾盛世”怎么会到乾隆朝达到极盛?

其实乾隆还是作了好些件大事,“十全武功”就不说了,另外他还大兴文字狱,二是打击朋党。这两件事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集权。

纵观历史,上下几千年,几百个皇帝,没有任何一个能像乾隆这把,把所有权力紧紧控制在自己一个人手上。

那么这样一来,就注定了在乾隆的统治时期,不会出现足以乱朝纲权臣,像和珅这种,顶多是宠臣,极宠的那种。

乾隆在打击朋党这件事上,已经达到了病态的地步,大臣们人心惶惶,即使是极宠的和珅,也不敢动朋党的心思。

所以当乾隆死后,权力顺利过渡到嘉庆手上(几千年来,也从来没有过如此平稳的权力过渡,这是乾隆厉害的地方)。手握整个大清帝国权力的嘉庆,要搞死一个没有后台的和珅,毫不夸张地说,真是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简单。

打击朋党

打击朋党,对乾隆来说,是艺术行为,其在位60多年里,一直把这件事当做第一要务。

在乾隆眼里,臣从来不是臣,只是工具,是帝国的一刻螺丝钉。在乾隆朝,全国有几万官员,几亿百姓,面对如此大的帝国,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把权力交给重臣分担,因为权臣和朋党是他防范的重中之重,他认为,只要控制了这两个问题,那么帝国就会正常运行。

鄂尔泰和张廷玉,分别是满、汉重臣的代表,那么满、汉两族的其他臣子,自然就会形成站队,这就是朋党的雏形。

乾隆皇帝嗅觉敏锐,马上对这两人加强防范,他对鄂尔泰出手是在刚刚登记的“苗疆事务”中。张廷玉更是在晚年受到了非人的对待。

你看,像这两位这样位高权重的人,在皇帝打击朋党的手段下,都没好果子吃,正个朝堂里面,还有谁敢搞拉帮结派,既然没有朋党,自然也就不会出现足以与皇权抗衡的权臣。

嘉庆杀和珅

在乾隆的强硬手腕下,朝中无朋党、无权臣,和珅有权,但那是乾隆随时可以收回来的,因为他已经控制了和珅。和珅专宠,那无非是贪点财,骄横一点,就算是新皇帝的嘉庆,他和珅手中无权,又怎么抗衡呢?



也可自话


准确的说,乾隆死后仅仅15天,嘉庆就把和珅给赐死了。

和珅在清朝皇帝面前只是一个奴才,充其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奴才,但是如果皇帝“铁了心”的想要赐死和珅,真的非常的容易。

和珅掌权后培养的势力,有没有用?

和珅确实非常的受宠,并且在朝廷上担任了几十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其中包括内阁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但是对于和珅的处境,都没有什么作用。

要知道和珅是一个大贪官,他麾下的所有的势力,当然也是这些贪官污吏组成的。一旦和珅出事,这些贪官污吏不但不会帮助和珅,反而会将污水全部泼到和珅身上,与和珅划清界限。

甚至和珅死时,刘墉查出来的20多条罪状,哪来的?当然是这些贪官污吏制造出来的。

和珅有没有真正的铁杆势力?

其实在和珅背后真的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后盾,那就是和珅的亲弟弟和琳。

和珅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才的人,但是没有走正路,一直依靠乾隆的信任,崛起的一个贪官、佞臣。

但是和珅的这个亲弟弟和琳,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和琳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兄弟二人一文一武、一内一外,相互扶持之下,都迅速崛起。

和珅可是说是走的捷径,但是和琳确实是依靠自己的本领,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实打实的将军。只可惜和琳在镇压农民起义时,“受瘴气”而死,和珅失去了一大臂助。

相反,嘉庆是非常高兴,终于不用担心诛杀和珅以后,引起和琳叛乱。

受和珅的连累,本来配享太庙的何琳,所有的功绩都被嘉庆抹杀,连世袭的“一等公爵”都丢了。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历史人物。想了解历史人物,学习历史知识的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怕什么?和珅只不过是乾隆的宠臣,并不是权臣。

他虽然受宠几十年,成为乾隆跟前的第一红人,富可敌国。

但是他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权臣。他只是乾隆玩弄权术的一个工具罢了。他的一切权势,都是依附于至高无上的皇权之上,乾隆可以给他,也可以随时收回。因为和珅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军权。


我们可以看一看和珅的官职。

和珅的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清朝中央政府的关键要。

完全是一个文官。唯一军职,是步兵统领。主要负责京城的防守、稽查、门禁、缉捕,以及断狱、编查保甲等。这支部队大概有两万多人。它只是半军事组织。数量和战斗力完全不足以造反。


而且,和珅与武将关系非常糟糕。

和珅与大将阿桂势同水火。他高发阿桂之子阿迪斯贪赃枉法。又趁机陷害近半数武官。

和珅的主要敌人阿桂和福康安都是长年在外的统兵大将。

可见和珅在军界人脉极差、毫无痕迹。

其实阿桂、福康安与和珅,都是乾隆的宠臣,但是却彼此争斗不休。我们由此也可以知道,这是乾隆的帝王之术。让三个宠臣相互争斗、彼此制约。确保没有一个人可以一家独大。而权力最大的和珅,偏偏没有军权,没有造反的资本。


不得不说,乾隆很高明。

讲到这里,就很清楚了。和珅,只不过是乾隆的一枚棋子,始终被皇帝牢牢的捏在手里。所以嘉庆可以轻轻松松一纸诏书就逼得和珅自尽。因为他别无选择。


上将嗳福斯


和珅为乾隆重臣。19岁入宫、26岁升任户部侍郎、30岁升任御前大臣兼都统。是乾隆最为信任的一员宠臣。他对皇上唯命是从,对内培植拉拢亲信、结党营私、贪汚受贿。他在任期间,独揽:官员任免、财政、司法、文书等大权。他心狠手辣,先后收受各方巨额贿赂。直到乾隆驾崩后的第三天,才被嘉庆帝罢免治罪。从他家抄出的一部分财产,即折2亿2仟余万两白银了。

和珅在朝几十年,培植了那么多亲信。治他罪,嘉庆就不怕他手下的势力了吗?不怕。因为:

1.嘉庆为乾隆的十五子,也是最小的一个皇子。从小乖巧聪明、扱有心机。从乾隆三十八年开始,直到乾隆六十年止,他从未出过一点差错,终于取得父皇的信任登上皇位。

2.嘉庆治罪和珅,实际早有准备。他熟知和珅为父皇的宠臣,父皇在世时他一直忍着不轻举妄动。直至父皇死的第三天才动手,那是算准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的,不怕和珅的亲信反扑。

3.抓捕和珅时,经过精心布置。对他的一批铁杆亲信也同时下手。多数从者见大势已去,反而纷纷倒戈起来揭发和珅,站到皇上一边。

所以和珅倒了,百官和民众都很高兴。当时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


福荣


乾隆薨后两天,和珅就被抓进了地牢,三天后抄家,十天后被刺自刎。看这雷厉风行的操作,哪有一点顾及。

别看和珅看上去官职很大,皇帝一句话,就能让他下地狱,清朝时,权利都是集中在皇帝手里的,这也是为什么,乾隆时没有一个在朝大臣敢造反的原因。

和珅虽然做了三年二皇帝,但他没有拉拢大臣,他手下的贪官们看他落难,都恨不得和他撇清关系,离和珅越远越好,来摆脱嫌疑,没人敢跳出来,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第一把火就是烧和珅,谁敢跳出来找事?最关键的还是实权在嘉庆手里,他没有顾忌。

如果和珅的弟弟和琳还活着,嘉庆就有所顾忌了,和琳的官职是打仗,打出来的,与福康安又是好友,在军中威望很高,但在围攻平陇战役中染病身亡了,也就没办法了。

和珅还牵连了和琳,让他失去了配享太庙的资格,(这一点,我觉着嘉庆不厚道了)这也看出,嘉庆铲除和珅,私仇大于公。

乾隆想退位时,因和珅的劝阻,嘉庆晚了好几年才当上皇帝。

在他当太子时,和珅还给他穿过小鞋,让他差点被废。

乾隆做太上皇时,和珅是二皇帝,嘉庆当了三年的憋屈皇帝。这怎么能不让他恨和珅!

总结:实权都在嘉庆手里,他没有顾忌。他只会考虑,应该先斩哪一个和珅的余党。




超越爱电影


嘉庆皇帝很善于伪装,他在乾隆皇帝还在世的时候对和珅是很恭顺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和珅。

嘉庆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和珅主动示好,送了嘉庆一枚玉如意。暗示自己的拥立之功,希望嘉庆不要忘记。当时乾隆皇帝尚在人间,为了不得罪和珅,进一步麻痹和珅,嘉庆还做了一首诗来赞扬这个玉如意。

在嘉庆四年的时候,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招和珅进宫为乾隆守灵,作为乾隆皇帝生前的红人,和珅对此没有一丝感到有什么不正常。

和珅进宫后,嘉庆皇帝就软禁了和珅,隔绝了他与外界的联系,这样一来和珅就不能和外面的党羽串通联系了。可以说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当时的和珅已经无力反抗了。

当时嘉庆皇帝处理这个事情也考虑到和珅党羽的问题,为了避免人心浮动,他只处理了和珅,并宣布不再对此事进行后续调查了。如此,和珅已经被处置,皇帝只会处理他和珅一人,与众人无关,这样和珅党羽自然不会再出来兴风作浪。

封建社会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和珅才会送玉如意向嘉庆皇帝示好。和珅权势再高,他都是皇帝的奴才,他的一切都是皇帝所赐。一朝君主一朝臣,乾隆的时代结束了,和珅的好日子也到头了,那些党羽也是知道这些的。所谓树倒猢狲散,他们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和珅和皇帝作对呢!


静静时光


嘉庆为什么要怕?

嘉庆才是一国之君

乾隆在1796年正月就举行了退位大典,传位于十五阿哥永琰就是嘉庆皇帝。



虽然退位之后朝政大权仍然掌握在太上皇与和珅的手里,但是嘉庆皇帝也是名义上的国君,在法律地位上他也有权处置下臣和珅。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封建王朝也是有它的道理的。

嘉庆师出有名

和珅罪名林林总总大多二十款,我总结了一下大致分为五类:对太上皇大不敬、揽权专擅、贪污腐败、延搁军报、泄漏国家机密。

以上罪名条条皆是大罪,要是真按《大清律例》来,判他个满门抄斩都不为过,因此这样看来嘉庆帝最后判和珅上吊自尽已经是很宽容了。

嘉庆处理手段迅速老练,和珅猝不及防

在乾隆去世的第二天嘉庆就命令和珅给太上皇守灵,不得离开灵堂半步,这就相当于切断了他与外界的联系。

和珅本来已经意识到太上皇这颗大树一倒,嘉庆皇帝可能会拿自己开刀,但是嘉庆的动作实在太快,和珅还没有来得及做任何的布置就被软禁在了宫里,

这样一来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施展,只得任人宰割了。

评价

其实在乾隆、嘉庆、和珅“三足鼎立”的时候,和珅采取的措施就是死死地抱住太上皇的大腿,对嘉庆皇帝则是监视和打压。这一切嘉庆自然看在眼里,长此以往,嘉庆必然怀恨在心。

乾隆在的时候嘉庆还顾忌三分,三方还能维持平静,他要一旦不在了嘉庆于公于私能不“干”他吗?

所以说和珅的悲剧早已注定!


晓史才能明事


和珅,

乾隆的后勤、财政部长!多次出游江南的财务负责人!乾隆当然知道和珅很贪,但是他需要和珅,没有和珅他就没有办法继续旅游了,继续到江南去玩去找美女了!所以乾隆是非常依赖和珅的,和珅能给他解决很多私欲问题!

但是,乾隆很明白,决不能给兵权,所以,和珅始终是乾隆的红人,让他红他才红,用不到的时候,立马就不红了!

所以,乾隆老的时候,动不了的时候,就不怎么用的到和珅了!

而且,乾隆本身也是在在位六十年的时候,做太上皇了,皇帝禅让给儿子嘉庆了!

他也知道,和珅不能留,是个祸害!他要给儿子一个大礼,就是和珅!他也知道和珅这些年祸害很大,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自己!自己可以留,儿子绝对不能留!自己一死就可以让儿子马上干掉和珅,给国家少一点祸害!

赢得一些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