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长平之战,为何白起不把赵军降兵致残,而是全部坑杀?

未来命名


我是阳高快乐,这个问题我来答。

一、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卒,是为秦军将士谋“福祉”。

在商鞅变法以后,军队坚守“赏必信,罪必罚”的信条,形成了非常严格的赏罚制度。在当时,还有一个配套措施叫“首功制”,所谓的“首功制”,其实,就是以获取敌人“首级”多少论功的制度。

秦法规定:如果一个士兵能够取得敌国甲士的两颗首级,赐爵位一级,田地一顷,宅地九亩,赏一个仆人供其使唤,或者如果是想要一官半爵的人,可为五十石之官;奴隶斩获敌首者,就可以脱离奴籍,成为一个自由民。

秦法规定:军队攻城围池能够斩杀敌方首级八千的,野战能斩敌首二千的,都可以论功行赏;获得全功的部队,从普通士兵升至大将,则可享受“尽赏”,而赏格是,凡是有爵位的人,从公士至大良造皆赐爵一级;大将、参、御“赐爵三级”

斩首拜爵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斩杀敌人首级的数量必须超过自己队伍死亡的数目,所以,用来计算的不是“毛收入”而是“净收入”。

如果,自己军队的伤亡多于敌方,不但不能论功行赏,反而要依律定罪。如果,自己的队伍战士的伤亡人数与敌人的伤亡数量相等,则功罪相抵,不赏也不罚。如果,是自己的队伍斩杀敌人的数目超过自己队伍的死亡人数,并且,减去了自己队伍的死亡人数之后还多出来人,才能够依照“斩一首者爵一级”的规定来论功行赏。

因为,白起打的是围歼战,士兵是见不到人头的,所以,这么一来,按照“首功制”,如果,不把投降过来的数量庞大的赵国俘虏都杀了,士兵就无功可计。不但无功可计,说不定自己还会被“清算”,自己的士兵就会惨遭杀害,白起也会因此损失自己的兵力与权力。

所以,白起允许战士杀降兵

二、因为粮草问题

古代士兵,并不是不打仗不吃饭,而是打仗的时候消耗很大,可能会缺粮。尤其是像长平之战这样的大战役,两国都会在全国招募新兵,招募来的新兵需要大量的粮草作为补给,仗打得越久,粮草消耗就越大。古代有一句成语叫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兵之前,先准备好粮食和草料。如果,国内粮草补给跟不上军队就会没吃的,军队会因为缺粮而丧失战斗力,最终就将导致战争的失败。

古代打仗,短时间内的战争是不会出现缺粮的情况。除非是打消耗战,比如廉颇长期驻守在长平,几十万军队每天的消耗,不是一般国家财政能够承受的。赵国在当时估计耗不起,没有秦国那么富裕,国内粮草有限,所以赵王要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必须速战速决。于是,他心急火燎的派赵括冒然出兵,结果被秦军拦腰斩断没有了退路,后勤补给断了。最后,40多万的赵军被围困几十天,那40万人没有吃的,可想而知有多惨。其实,赵括最开始就该突围,而不是饿得撑不住了才突围,这是他作为年轻将领没有考虑到的,说他纸上谈兵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打仗死10万人,就少10万人吃饭,更省粮食,这种逻辑不知道是谁说出来的。要知道,古代打仗不是为了节约粮食而打仗,而是取得战争的胜利,始终保持军队的战斗力。死10万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可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国家的士气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所以,一个国家,宁愿损失10万斤粮食,也不愿意损失10万名士兵。如果,在战场上胜利回国的士兵,很多会解甲归田,回家种地,那时粮食的消耗就没有那么大,而打仗的时候损失一点粮食又算得了什么呢?战国中期魏国在“马陵之战”就是被齐国灭掉了10万人,从此霸权衰落,一蹶不振,直到被秦国灭掉,魏国都没有回过神来。

战国时期两国交战,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的军队,人要吃饭,马要吃草。没有粮食和草料,军队就会丧失战斗力。从当时六国的财力来看,只有秦国最强,当然东边的齐国也很富有,但是齐国一直是以一种事不关己的高傲姿态,隔岸观火,根本不顾其他国家的死活。不过,曾经被五国讨伐,让齐国也有些心灰意冷,所以不管他国死活。五国在缺少了齐国帮助的情况下,在财力方面无法与秦国抗衡。当然,秦国也不敢在中原打持久战,秦国在西方一隅远离中原。比如在长平之战,他们也想速战速决,因为秦国的战线太长,后勤补给比赵国要困难得多,赵国长期防御对秦国来说非常不利。就是因为秦国在长平消耗太大,需要速战速决。拖得太久,粮草补给也很困难。假如,赵国偷袭秦国,将他们的粮草截断,那么秦国绝对是一场灾难。只是在当时,赵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结果被白起占了先机,白起只用了两千人就把赵括的军队截断了,40万赵军面临没吃没喝的风险,不过他们能坚持几十天也是一个奇迹了。

如果白起把降兵留下,那么双方就有95万人,粮草问题会一下子把秦军拖垮的。

所以,白起把赵国军队坑杀了。

在所有的战争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草打仗是不可能的,士兵的战斗力和士气都会大打折扣的。

这次有名的长平之战,双方


阳高快乐


首先如果白起把赵国士兵弄残了,只会让世人感觉白起甚至是秦国是惨无人道的国家,以后任何国家在对抗赵国的时候只会更加反抗。全杀了的话他们对秦国只有怕,敬畏,屈服。

第二,不能把赵国士兵弄残放回去,那么带回秦国呢。古代人不论是战争还是生存最大的问题是粮食问题。秦国人客场打战,本来就粮草不足。20万的降兵啊,回去的路上能把他们给拖死。这也明显是不现实的

第三,当时的军功都是按人头来升级的,这么大的军功他也要为士兵们争取,这一杀下去不知道有多少亲信能升官了。

第四,以当地秦国在四处征战的情况下真把那20万赵国士兵押回去了,他们也不会马上服从命令的,只会想着反抗,逃跑。为了防止秦国要花多少人力物力来管他们,这么多的士兵如果来个里应外合的话会造成多大影响。

所以说白起坑杀20万赵国士兵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为了秦国情愿背起杀神这一世恶名。


历史杂谭


二千多年来,长平之战让后人有说不完的故事,坑杀40万赵军的结局,成为这次战役的独特的一种战役符号。而传统说法是赵军全军覆没, 战殁者5万,投降被俘者40万,降卒全被秦军坑杀。那么白起为啥要坑杀这么多降卒呢?

先来看看秦赵两国的伤亡情况。长平之战后,赵国在长平的45万兵力尽失。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但是从白起和秦昭王的谈话中就可以看出——白起对昭王说:“邯郸实非易攻,且诸侯若援救,发兵一日即到。诸侯怨秦已久,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伤亡者过半,记的长平之战秦国发兵约65万,伤亡过半则表示至少有30万人以上伤亡。

事情到此就明了了,在战役中赵国只是损失5万人,而秦国却损失了将近一半的兵力。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不难想到,就是赵军的战斗力很强,虽然被白起的部队包围,战斗力却是不减,依然不断消灭秦军的有生力量。而赵军的失败最大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后援一直未到,致使部队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这个原因是致命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白起利用赵军的弹尽粮绝进行诈降,赵括到底是死于秦军还是死于自己的降军,这已经是个谜。这两个原因是直接造成40万赵军的投降。

自古以来,双方交战,只要一方投降,投降者是不会被杀的,因为投降的主要目的就是能保留性命,可是为啥白起要将40万降卒全部坑杀呢?

这就不难想象,整个战役中,虽然赵军被包围了,却只死亡五万人,而作为包围者的白起却死亡一半,大约30来万,这是奇耻大辱啊,白起心头的这股怒火是无法压制下去的,所以将降卒全部坑杀。

此战,成为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同时也成为白起的心头之战,后来白起宁死也不再带兵作战了,他的心里应该有怎样的愧疚呢?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点滴见证


首先,在介绍长平之战之前,应该先了解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诸侯国的情况。

早期的秦国,国小民弱,被魏国封堵在函谷关以内的关中,在其他几个诸侯国看来,属于边陲小国,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代明君的努力,秦孝公采用商鞅变法、秦惠文王采用张仪对外连横策略,自己秦昭襄王采用范睢的远交近攻策略,秦国通过垂沙之战、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等几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大败楚韩魏赵等几个过国家,加快了兼并六国的战争步伐。

但是,公元前270年,秦军越过韩国进攻赵国,被赵将马服君赵奢大败于瘀与,秦国东出的战争受挫。八年后,秦军攻打韩国野王,把韩国上党郡与本土完全隔开,韩恒惠王以让上党郡给秦国,以求息兵,但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所以决定把上党郡交给赵国,以求用赵国力量抗秦。最终赵国接管上党郡,随后秦国大军和赵军以丹河为界对峙三年之久,双方都对这种消耗战无可奈何,尤其是赵孝成王,希望这场对峙战尽快结束,打成平手就行,而后就出现了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长平之战。

秦军出兵50万,赵军出兵45万,在长平之战中,有近二十万士兵香秦军投降,投降之前秦军已损失近一半的军队,也是伤亡惨重。针对降兵,白起认为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恐怕再生事端,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坑杀,只留下年纪比较小的240名赵军放回赵国。

白起的作战思想就是不战而已,一战就要打的对方害怕。长平之战后,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对抗,此战也为秦国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丰读历史


长平之战,赵国士兵不愿意归降秦国,如果不斩草除根的话,将来必会危害到秦国。这40万大军给秦国的粮食补给带来了压力。还有秦国的军功授爵制:士兵只要斩获敌方“甲士”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和田一顷、宅一处以及仆人一个。处于这些考虑,白起和秦国将士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



LHC否极泰来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最为悲惨的一场战役。赵国45万赵卒,被白起活埋在长平,赵国朝野喧哗,差点亡国。当时白起为什么要活埋这45万赵卒,而不是选择留他们一命,致残呢?

为了威慑各国

秦国在战国时期素有“虎狼之国”的称呼,各国都惧怕秦国,特别是堵在秦国枪口上的韩、魏,两国。

到了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国力已经远远超过各国,堵在秦国枪口上的韩、魏只有挨打的份,根本还不了手;南边的楚国被秦国打到迁都,丢失了几乎半壁的江山;

而后方的燕、齐两国,由于前方的韩、魏、赵顶住,只要韩、魏、赵不亡国,燕、齐就能在后方潇洒快活。

虽然燕、齐在后方潇洒快活,秦国的手伸不了那么长。但由于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燕、齐也谈秦色变。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太过霸道,基本不会有国家更招惹秦国,都是秦国主动招惹他国。

长平之战之前,秦国想攻占韩国的军事重镇上党,居天下之中。

以韩国的国力,根本敌不过秦国。在上党快失守的时候,韩国将上党送给赵国镇守,赵国兴奋地接下了上党,在秦国的虎口下夺食,派兵驻守于长平,保卫上党,把秦国气了个半死。

强悍的秦国固然不会退兵示弱。为了报夺食之仇,秦国派遣60多万兵马,摆出一副你死我亡的架子。秦、赵双方僵持三年之后,以秦国胜利告终。面对敢抵抗秦国的赵国降卒,为了威慑各国,白起自然不会让着45万赵卒活着回国。

致残容易引起众怒

如果45万残疾的赵卒回到赵国,赵国人会怎么想?赵人肯定恨不得生吞了秦国。到时候赵国肯定会撮合山东列国,合纵伐秦报仇。恐惧秦国的山东列国(不包括齐国,因为齐国一直对五国伐齐耿耿于怀),肯定会同意合纵伐秦。到时候,秦国虽然亡不了国,但也得麻烦好一阵子。

活埋能震慑住赵国人,给赵国人带来恐惧,而致残则会给赵国人带来愤怒。显然秦国更希望给赵国人带来恐惧。

总结

战争都是残酷的,无论是致残还是活埋,对于当时投降的赵卒来说,都是残酷的。但想在人屠白起手中安然无恙的回国,基本不可能。


永乐解史


首先,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在长平之战中,面对投降的40万赵国大军,白起就和部下商讨处理方式。在一些秦国将领看来,可以将这40万赵军带回秦国,比如将其编入到秦国的农户中,或者将其打散到秦国的军队中。换而言之,一部分秦国将领是主张不杀害这些赵军的。但是,白起提出了反对的意见,在白起看来,之前秦军攻占韩国的上党郡地区,上党郡的白起不愿意归降秦国,从而归顺了赵国。与此相对应的是,赵国士兵自然也不愿意归降秦国。因此,如果不斩草除根的话,将来必会危害到秦国。于是,白起使诈,把赵降卒40万全部坑杀,只留下240个年纪小的士兵回赵国报信。

由此,对于白起来说,之所以背负骂名,去坑杀赵国的40万降卒,自然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也即担心这位士兵会危害到秦国。进一步来说,秦国和赵国之间的激烈交战,促使两国的士兵自然是非常敌视的。因此,这40万赵国大军,只是迫于形势才投降秦国,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难保不会在秦国内部起事。而这,无疑会影响到秦国一统天下的步伐。当然,这只是白起坑杀40万赵国士兵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粮食问题,也是白起痛下杀手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在长平之战中,赵国之所以用赵括取代廉颇,以此速战速决,就是因为粮草跟不上了。

同时,就秦国来说,虽然在粮草供给能力上要强于赵国,但是,长平之战中,秦国前后共投入了60万大军,加上赵国的40万降卒,这就是百万大军了。而这,无疑会给秦国的后勤补给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换而言之,白起之所以对赵国大军痛下杀手,直接原因就是秦国的粮草无法养活这40万大军。另外,秦国的军功授爵,也决定了赵国40万降卒被坑杀的结局。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秦法执行二十级军爵制,规定凭敌人一个人头升一级。也即在秦国和山东六国的交战中,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方“甲士”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和田一顷、宅一处以及仆人一个。

最后,进一步来说,秦国士兵斩杀的敌方首级越多,自然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因此,在秦赵长平之战中,秦国士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以此符合商鞅变法中的军功授爵规定。因为斩杀的敌人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越高,所以,如果白起要放回这40万赵国士兵,或者将其带回到秦国的话,自然得不到手下士兵的支持。就白起来说,之所以在秦国将领中不断升迁,也是因为其在伊阙之战、华阳之战等战役中持续剪灭魏国、韩国、赵国、楚国等诸侯国的大军,以此获得了更高的爵位和地位。综上,基于以上几点的考虑,白起和秦国将士坑杀了40万赵国降卒。


地主家也没余粮


1、赵人性格刚毅不易驯服,正所谓“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历史记载,白起说:“赵国士兵反复无常,如果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再生事端。”

2、人数太多,粮草不足。秦国客场打战,粮草本就供应不足。赵国20万降卒(赵国总伤亡才45万)就更加养不起了。

3、怕报复。如果放回赵国,则是养虎为患。战场离赵国较近,赵国军士如果卷土重来,秦军恐怕又要死伤无数。

4、使赵国元气大伤。杀死赵国20万降卒,赵国一时恢复不了军事实力,有利于秦军后期额战略部署。



御前带刀侍卫


题主比白起还要凶残!但我(秦王)喜欢

历史上,出现“使敌人致残比击毙敌人更有效”的理论,是在近代才开始出现的。

主要原因是医学的发展,使得战场伤兵的存活率大为提高。

再则就是热武器的使用,避免的冷兵器时期的过多接触,最终伤兵在战场上获得救治、撤离的概率比冷兵器时代高(冷兵器时是打完仗才收拾战场,热兵器是还没见到敌人就可以抬走了)。

所以西方在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术学家就通过总结战场经验,得出了该结论——“使敌人致残比击毙敌人更有效”。

因为这样一个断手断脚的士兵、或者是轻伤的伤兵,都需要2-3个人的看护,同时伤兵的哀嚎、惨状也可以降低敌人的士气,恐惧战争。

回归正题。

其实长平之战后,白起坑杀的赵降卒,不足四十万。这四十万其实是后来者(司马迁)根据赵国的出兵的总人数,不管战死与否,全算在秦军头上的。另外一个因素是,秦军那套“人头换军功”,所以秦国也相对承认了斩杀四十万赵军。

那么若是不坑杀“四十万赵降卒”,而是致残再放回赵国,会怎么样呢?可能题主当初提议之后,白起会感谢题主这一冒死提议,免除了他的一生唯一的黑点、恶名。事后秦王第一时间必杀题主。

因为题主忽略了赵国和其他五国的反应等大环境了,以及当时的医疗环境。

设身处地思考一下,

大环境因素

赵国在长平之战前,可是压着秦国、燕国、齐国等打的,而秦国在长平之战时,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了。长平之战前的两年,秦国突发旱灾,也就意味着秦国刚稳定下来收取到新粮,就面对了与赵国抢夺上党。

而赵国早期,廉颇是直接迁移走了上党的人口,等于上党是坚壁清野状态,同时由于地势因素秦国运粮到上党区域,比赵国更加困难,所以秦王以赐河内郡全部军民爵位时,已经是秦国孤注一掷的一场豪赌了,等于放弃了与长平接壤的河内郡。

先秦时期,《周礼》成为了各国王室的行为准则(虽然战国一成为废纸一般),在《周礼》的规矩中,诸侯王室在打猎时,有着明确的规定:

“春搜”,春天搜捕搜索猎取没有怀孕的飞禽野兽,如果是怀孕的动物不可猎杀。

“夏苗”,夏天庄稼禾苗长得正盛,主要猎取吃庄稼的野兽。

“秋狝”,秋天主要猎杀吃家禽的动物。

“冬狩”,飞禽走兽正肥,动物一般也不在冬天怀孕,正是猎捕的好时间。

所以,若是题主提出致残赵降卒的意见,不管什么理由,也不管秦王是否采纳与否,题主必死。

若是秦王真的采纳了,并将“四十万赵降卒”全部致残放回。那赵王肯定会在宫殿内室中发出猪一般的笑声,这个理由足够调动其他五国的愤怒,甚至本国根本就无须动员,老少妇孺必将与秦国同归于尽。

医疗环境:

其实冷兵器时代的战争,造成的死亡,很多并非是第一时间致死的,更多的士兵是死于流血过多、破伤风、坏疽等外伤,以及战后因内伤、营养等因素。

因此如何能保证这“四十万赵降卒”活着走出“致伤营”是一件很严重的问题。

为什么秦军选择坑杀?就因为需要掩埋尸体,防止瘟疫。

若是这“四十万赵降卒”带着伤走回去时,是一路尸横遍野、倒毙于山野、道路,秦军还敢通过上党攻打赵国?搞不好,秦军染上瘟疫,全军覆灭。

小环境中的秦、赵

赵国惨败了,可秦军也不好过,因为缺粮,根本无法养活这“四十万人口”,同时由于战争的残酷,也致使当时的秦军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来看守这“四十万人口”,并安全转移到后方(做奴隶,同时转化掉)。

另外当时的白起在坑杀了“四十万赵降卒“后,确实有过一举灭亡赵国的想法,只是当时范雎被韩、赵两国的说客说服了,劝说秦王罢兵休整,才让后来的赵国缓了口气。

秦王难道这么容易软耳朵,应该是因为秦国确实已经难于继续发动后续的战争了,秦国也在害怕其他五国,只要有一方援助赵国,秦国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因此回归正题,题主哪里还有兵力来负责致残”四十万赵降卒“?特别是致残时,又如何确保“四十万愤怒之火”不会暴起反抗?

根据考古发掘,人们发现秦军在坑杀赵降卒时,并非是活人坑杀,而是大量使用了弓弩,甚至有个坑内的就有60多具尸骸是断首断躯的,且该坑道中有大量的箭镞存在。

这也就意味着,坑杀时,秦军也不敢过多接触到“愤怒的赵降卒”。

所以,若题主向“本王”提出该建议时,“本王”会考虑,是留着题主继续为大秦效力,还是一道坑了……另外,这次不要尔等看官打钱了,点个赞总可以了吧?

图片均来源网络


史之为用


四十多万人,如何转运?如何养活?不掌握行政部门和钱袋子的白起根本无法解决。放回去?那更加不可能,放回去这一仗不是白打了?而且平白无故让赵国重新拥有了四十多万大军!白起不傻,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这么干的。那么,白起只剩一个办法可选,那就是杀光这四十多万赵军降族。否则,时间一久,难保不生出什么乱子。而且,彼时的白起也根本没有“余粮”养活如此庞大的战俘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