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加繆《局外人》(原創)

讀加繆《局外人》(原創)

剛剛讀完了加繆的《局外人》,我發現我喜歡他的小說勝過其他人的小說,包括《尤利西斯》、《追憶似水年華》、《喧譁與騷動》等等。我覺得《局外人》的寫法是最接近我心目中好小說的一個世界名著——所有閱讀過的世界名著都讓我失望,首先都覺得過分囉嗦,過分的胡說八道,而缺乏一種自始至終籠罩文本的意味,或者說氛圍。

自始至終主人公莫爾索表現都顯得無可無不可的樣子,只有大海、肉慾能夠提起他的精神來,慵慵懶懶,什麼都可以,什麼都不可以。一切都無所謂,因為現實世界裡的一切都不能觸動他靈魂深處的東西。加繆將這種無可無不可的意味寫的精彩之極,用一種貌似平淡的近乎素描式的筆觸,一點一滴的事無鉅細的刻畫出來,幾無破綻。

評論家們說《局外人》是一篇荒誕小說,好像有點道理,但我不知道這個“荒誕”一詞是否字面的意思,如果是,那麼只能說這個荒誕是指現實人生,而《局外人》其實是寫一個與現實社會不相容的人,在現實中隨波逐流,卻又極端的堅持自我,這樣的人並不荒誕。

不過閱讀過程中,我還是不斷的發現加繆的寫法中還是存在不能讓我滿意的地方,雖然《局外人》的寫法我認為是最接近我喜歡的寫法的小說。很多段落裡的細節描述還不夠細,還沒有達到我理想中的那種細節對於場景的貢獻水準,還是顯得粗糙,意味的挖掘還不夠叫人沉溺。有些部分主人公的激情爆發,我覺得不好,至少不喜歡,所以對這些偶然的激情段落,我就只能存疑或者說困惑,難道放入一些這樣的激情就能夠讓人物或者小說更豐滿嗎?尤其是最後,我覺得結尾如果放在宣判死刑之後即可,後面就算要加入主人公與神父對立的場景,其實也大可不必如此激烈,對於上帝的或者現實的蔑視,大可不必如此非要“說出來”,尤其是放在最後說出來,似乎痕跡過重,讓它們仍然出現在主人公的“生前”,若隱若現,比現在這樣的效果更好。

那麼,是文化差異,還是我的閱讀能力還遜色一籌,所以終究沒能讀到評論家的境界?

誰知道,我還是堅持,我讀到的,就是最有價值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