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一個農民出身的商業奇才,造出了中國第一臺電動汽車,並且有了中國人自己的品牌,只是可惜時運不佳,眾人鮮有人知,這麼一個有想法有頭腦,也不缺錢的人才就這麼湮沒在了時代的洪流中,實屬可惜!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葉文貴和他的電動汽車

說到電動汽車,一定會想到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他的電動汽車版圖之宏大,讓人們一度認為,他是繼喬布斯之後唯一能改變世界的人。

然而早在30年前,就有一箇中國人已經開始構築電動汽車的版圖

他曾幾乎改變世界——

他從一個初中畢業的農民,一路奮鬥成為千萬富翁的時候,日後的中國首富宗慶後還在紹興鄉下種茶;馬雲正因為高考數學只考了一分而哭著離開考場。

當他投入千萬資產造出自己的電動汽車,開著上路的時候,馬斯克也不過才18歲;

8年後,豐田才把第一輛混合動力汽車推向日本市場。

這個牛逼的中國人叫葉文貴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1950年,葉文貴出生在溫州金鄉的一個小山村,初中剛畢業就輟了學,恰巧趕上文化大革命

葉文貴就到黑龍江七臺河的一個小山村做了個小知青,在七臺河礦務局,他每天跟幾萬工人一起揹著鐵鍬去挖煤。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有一天,他向礦務局打聽用的鍬柄都是從哪兒來的。有人告訴他,全都是從外地買的

葉文貴覺得這是個賺錢的機會啊!於是他拉來八個知青,買來鋸和木旋床就辦起了鍬柄廠

那生產隊的勞動怎麼辦呢?

葉文貴有辦法,他帶著人說服生產隊,每個人每天給生產隊交2元錢,勞動就免了

要知道生產隊每天工資才2毛。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鍬柄廠轟轟烈烈地開張了,剛開始每天產100根,就這麼個小地方,居然供不應求

於是葉文貴根據卷筆刀的原理改進了一下,日產量一下子飆升到1000根,一天就能賣800塊

產量越來越高,他甚至還把鍬柄,賣到了其他省份,在這個窮鄉僻壤,別人一年能吃兩三頓肉

他們居然每天吃一隻雞。

葉文貴還蓋了四間瓦房,戴著全市只有兩塊的二十五鑽梅花表,價格是別人一年的工資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賺夠錢的葉文貴花錢給這個小村修了一條6公里的盤山公路,命名“小金鄉站”,慢慢地這條路的車輛越來越多,在當地越來越重要,政府幹脆把葉文貴所在的小村改名為“金鄉村”

於是浙江溫州的一個小村,就這樣在黑龍江七臺河出了名。

1978年,改革開放的大潮興起。

這時的葉文貴,已經是七臺河市首富。他揹著六七萬現金就回到了溫州老家。

在縣民政局幹了不到一年,葉文貴直接把民政局給炒了魷魚。

他說:民政局的工資就夠抽個煙的,可是我每天還要喝一瓶茅臺得花十一塊七呢

然後葉文貴就樂呵呵回到金鄉開工廠去了,那時的金鄉主要生產徽章銘牌,生產這些東西自然就需要軋鋁啊,但是葉文貴發現金鄉這地方,居然連個軋鋁廠都沒有,人們都是拉到外地軋了再拉回來。這多不方便啊

於是葉文貴說幹就幹,自己跑去開了個軋鋁廠,結果來加工鋁的人在他門前排起了長隊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葉文貴4個月就收回成本,還攢了近20萬現金

看到賺了這麼多錢,一起幹的股東們都要求把這筆錢分掉,如果那樣,還怎麼擴大規模呢?

萬般無奈之下,葉文貴決定放棄這個工廠,另起爐灶

他看到大家生產,文件夾、證件殼什麼的,用的熱合機功率太小了,大尺寸的產品根本就做不了。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這個自小就愛擺弄收音機等電器的孩子,再也坐不住了,他自己去研製高頻熱合機去了

還真給他搞出來了。

物以稀為貴,他收的費用是小熱合機的50倍,

結果還是供不應求,人們甚至得給班組長行賄

才能排到前面。葉文貴乾脆開始賣機器,又狠狠賺了一筆。

接著他看到大家生產飯菜票,需要PVC薄膜,他又去搞了個塑料薄膜廠,買來的舊機器

經他一改裝

產能一躍超過國際水平

每分鐘出產170米

薄膜厚度0.025毫米

在那時

德國的生產線

每分鐘也才出產150米

中國的更是隻有34米

薄膜的厚度也是葉文貴的3倍

他卓越的產能

甚至把國營企業

都給擠了出去

整個溫州市場上

葉文貴一家獨大

兩年間

他的產值達到400萬

每年但是稅都要給國家交18萬

葉文貴說:

掙錢就像印鈔票一樣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接著

微機儀器廠

包裝材料廠

鉛泊廠

。。。

不管什麼廠

葉文貴辦一個火一個

溫州人骨子裡的經商氣質

在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到八十年代初期

當“萬元戶”戴著大紅花

在臺上接受表彰的時候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葉文貴已經經營著

好幾家大工廠

坐擁千萬資產

這位農民企業家

不愛用支票

每次去銀行

無論取多少錢

他都要提現金

拎著個大麻袋

裡面裝著的是一摞摞的鈔票

那時他一手打拼下來的

沉甸甸的商業帝國

葉文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1984年5月

他直接被提拔為金鄉區副區長

既不是黨員

還是個開工廠的個體戶

讓這樣的人當官

在全國都是沒有先例的事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然而

人民日報卻在頭版

刊登了這一重大新聞

如果是一般人

肯定就高興壞了

然而當官卻成為了

葉文貴的一大煩惱

因為他覺得:

開會作報告=浪費時間

去了兩三次後

每次都讓人把材料送過來

人就不去了

再後來

葉文貴乾脆直接不幹了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他照舊在他的商業帝國裡

混的風生水起

甚至成了溫州首富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

跑到他的廠子裡轉了3圈

說他是“新型的企業家”

加拿大一個機電教授

不遠萬里跑到中國

忍不住讚歎:

在中國農村

想不到有你這樣的奇人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在市委書記的親自勸說下

他才勉強去中央黨校

給各省領導們上了節課

最後

他上萬字的演講稿

被當作教材在全國發行

後來,浙江省召開

首屆家庭工業會議

會長只有一個候選人

就是葉文貴

但是他卻死活不幹

理由依然是:

開會作報告=浪費時間

1987年

全國評選出了

100名優秀農民企業家

其餘99位都去北京領獎了

葉文貴卻沒去

理由還是:

開會=浪費時間

不過在那會兒

他的確沒有時間

因為他正在幹一件

驚天動地的大事情

“摘取工業文明皇冠上的明珠”

——造汽車

因為有一天

葉文貴在電視上看到

臺灣和大陸一共16家轎車廠商

居然沒有一個

是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他說

隨便什麼高檔車

我都買得起

可是我不服

於是他下定決心

要造出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葉文貴的眼光極其超前

就像他住的房子

因為擔心汙染

四壁和地板都是原木的一樣

他覺得

汽油車也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於是在他造車的第一天

就決定要造環保節能的電動轎車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從來沒有失敗過的葉文貴

覺得這一次

也一定能行

初中畢業的他

買來了所有他能找到的

汽車機械相關的書籍

開始研究製作轎車模型

然而

汽車那麼大又那麼複雜

本就不是一個人能做成的事情

於是

葉文貴極富創造力的

推出了“星期六工程師

1988年夏初

葉文貴在溫州最好的華僑飯店

租了一個套房

邀請全國各地

各行各業的人才

到溫州跟他一起幹

造船、航天、冶金...

各種專業人才

紛紛湧向溫州那間酒店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國內的轎車配件緊缺

他們就自己造

蓄電瓶功率不夠大

葉文貴乾脆自己辦了個蓄電瓶廠

就連第一輛轎車的外殼

都是他們用榔頭

一錘一錘敲出來的

短短6個月時間

葉文貴的第一輛

電動汽車就造好了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1989年2月10日

他和三個同事一起

開著他們造的第一輛電動汽車

上了溫州最高峰“雪山”

他興奮地一邊喝酒

一邊看夜景

充8個小時的電

可以跑200公里

這是在全世界都領先的水平

葉文貴接著又造了十幾輛

並將這白色小車

命名為“葉豐”牌

第二年

葉文貴的這輛車

就拿到了國家級新產品證書

被評為建國四十年來

溫州的第一重大科研成果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然而

與此同時

葉文貴的葉豐2號

都已經造好了

其實

就在葉豐1號

造出來沒多久

葉文貴就跑到美國去考察了

他發現

電池壽命短

續航能力差

所有廠商都有這問題

肯定會影響電動汽車行業的未來啊

然而

葉文貴有辦法

他決定

研究混合動力汽車

說幹就幹

他買了25畝地

請來清華、復旦、哈工大

等33所高校

還有研究機構的專家們

開始研究中國第一輛

混合動力汽車

同樣,沒有零件就自己做

錢像流水一樣消逝

他們苦心孤詣研究

終於

1990年10月

葉文貴的混合動力汽車

“葉豐2號”誕生了

在中國電動汽車研討會上

葉文貴的混合動力汽車

震驚了國內外的專家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此時的葉文貴

已經投入了上千萬

他知道

要繼續造下去

還要花很多錢

但是他覺得

只要拿到國家專利

就可以得到政府資金扶持

他對自己的技術

信心十足

的確

在深圳研討會上

葉文貴一炮而紅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1992年初

改革開放的先行地

深圳的一個單位

來找葉文貴談合作

他們已經計劃

先給葉文貴五千萬

然而對方要求:

要把電動汽車項目

變成溫州和深圳

共同開發的項目

此時的葉文貴

是真的很需要這筆錢

因為他已經決定

改良一下性能

就先小批量試生產

這意味著需要大量資金

然而

這筆投資卻吹了

因為溫州市領導說:

這是四十年來

我們溫州最重大的科技項目

不能這樣賣給你

就這樣

葉文貴的第一次投資吹了

他只得默默硬扛

堅持研究“葉豐3號”

還真給他做出來了

消息上了報紙後

美國加州的電動汽車專家

羅耶·凱勒

不遠萬里來到金鄉找葉文貴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葉文貴和凱勒

一路從溫州開到海口

葉豐3號良好的性能

讓凱勒深深地折服了

他立馬提出要和葉文貴合作

葉文貴當然也樂意

一切都很順利

然而凱勒卻要求

車必須放棄“葉豐”牌

轉而掛他的牌子

不然進不了美國市場

葉文貴辛辛苦苦創辦的

中國人自己的電動汽車品牌

要是掛了他們的牌子

不就是為他人做嫁衣裳了嗎

葉文貴自然不幹

就這樣

第二次投資又沒了

政府扶持更是杳無蹤影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此時此刻

他開工廠賺的兩千多萬

已經全部投入電動車的研究

葉文貴就那麼

苦苦地支撐著

1994年秋天

葉豐概念型混合動力汽車

終於誕生了

最高時速達109公里

充電3小時

就可以續航200公里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左邊是車模,車內是葉文貴

紅色的外表

流線型的車身

向上翻的車蓋

這輛時尚的汽車

一經問世

就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

然而

為了造汽車

他的資產早已被全部耗盡

工廠、房產、果園

被一個接一個的賣掉

他甚至還負債一千多萬

然而

電動汽車的商品化

需要幾個億資金的投入

他一個人怎麼可能負擔得起

1995年5月

資金鍊徹底斷裂的葉文貴

默默送走了最後一名工程師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他把所有的葉豐車

鎖進倉庫

把所有的造車資料

存在兩臺筆記本電腦裡

然後把除包裝廠之外的

所有工廠賣掉

還了欠下的千萬債務

就連最後的包裝廠

也交給表弟打理

一年能賺個幾十萬

媒體採訪他的時候

葉文貴說:

到處賣也沒關係了

也不是祖先傳給我的

我又不是什麼敗家子

他也說:

我花自己賺的錢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值了

而在那之後

他拿自己的大哥大

換了一頭毛驢

悄悄地淡出人們視線

過起了隱居生活

種花養魚,研究建築

學習錫器製作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彷彿曾經的那場造車傳奇

和他毫無關係

就連工廠裡賺的錢

他也幾乎都捐給了

金鄉的文化教育事業

修建中小學校舍

重建金鄉葉氏宗祠

的確

初中畢業的葉文貴

深深地明白

教育的重要性

他把兒子培養到了清華畢業

兩個女兒都曾海外留學

逢年過節的時候

所有鄉里剛考上大學的孩子

他都會叫到家裡吃飯

問他們有沒有啥困難

需不需要幫助

只是

直到1997年

豐田第一款量產

混合動力車普銳斯

才推向日本市場

當年售出18000輛

轟動世界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之後的葉文貴

會偶爾翻看

曾存在電腦裡的汽車資料

他熟知國家

關於電動汽車的所有政策

他會忍不住每天關注國際油價

油價上漲的時候

便默默感慨:

電動車的發展時機到了

他也會為20年前

就已經存在的充電樁問題

感到擔憂

2017年3月

葉文貴因病去世

這一年他只有67歲

他的妻子陳星初說:

他的一生比誰都精彩

相當於別人活了十輩子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然而

這位傳奇人物的離世

沒有驚起任何波瀾

因為除了那一代人

已經很少有人

知道他的故事

更少有人知道

葉文貴要造中國人

自己的汽車品牌的雄心壯志

還有那場轟轟烈烈地

世界聞名的造車傳奇

只是幾年前

有人找到葉文貴

拍攝紀錄片的時候

擺在垃圾堆裡的葉豐號汽車

已經鏽跡斑斑

葉文貴臉色凝重

輕輕拍去

車頂厚厚的灰塵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他緩緩打開車門

幾株綠油油的草

在車座上茁壯生長

有一株甚至還開出了鮮豔的花

比特斯拉早20年造車的溫州農民,馬雲還在讀書時,他就身價千萬

那是在他背後

氣喘吁吁的時代

留給他的唯一紀念

也是他這位理想主義者的最後光輝

在這個世界上

成功的人千篇一律

失敗的人各有不同

只是,歷史向來

只會為成功者做傳

又有誰會為失敗者唱讚歌

這個沉迷茅臺

成為首富的瘋子

這個瘋狂造車

花光積蓄的傻子

他一無所有

卻沒有人比他更富足

我相信他說的:

再給我一千萬

我一定把我的電動汽車

開上高速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