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呆子的改革必然失敗

中國歷史上的改革家,大多都是一些悲劇性人物,比如王安石,張居正等等,大家會覺得他們生不逢時,光有才幹沒有遇到好的環境,得罪的小人太多,所以功虧一簣。但是有一位改革家,西漢末年的王莽,他的評價卻是壞得不能再壞,歷代史學家對他的敘述,是既辱罵又嘲笑。王莽為什麼被徹底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呢?作為一個失敗的統治者,他的經歷又對今天的企業或者行政領導者有什麼借鑑呢?

王莽的一輩子,可以以他稱帝為一個轉折點,分成了黑白分明的兩段。在頭半段,他簡直是一個聖人,完人。王莽,是漢元帝的皇后,王皇后的侄子,老王家出了一個皇后,那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在漢元帝和繼任者漢成帝,兩代皇帝統治時期,王家大富大貴,一口氣出了九個侯爺,五個大司馬,也就是當時的國務總理。

書呆子的改革必然失敗

不過王莽運氣不好,他的父親王曼早死,沒有趕上這波好日子,連累王莽也沒當上貴族。就在堂兄弟們過著聲色犬馬的奢侈生活的時候,王莽自己一個人獨守清貧,不過王莽很有出息,不遊手好閒,不交際娛樂,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學習上,可以說是博覽群書,造就了他身上的書呆子氣質。難得的是,王莽還是個孝子,一個肩膀挑起了贍養老母和嫂子的重擔。皇天不負有心人,王莽的孝順,終於讓他迎來了出人頭地的機會。他的伯父,大將軍王鳳病了,兒子們忙著吃喝玩樂,不管老頭子,可孝順的侄子王莽,日夜陪護在伯父病床前,湯藥都要親自嘗過,連續幾個月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蓬頭垢面的。王鳳一感動,臨死前給漢成帝和已經成為太后的王皇后寫了個條子,說這個侄子人品好,學問高,可以委以重任。

從此,王莽的仕途就好像坐了火箭一樣,一路高升,從這個皇帝辦公室的機要秘書,黃門郎,做到騎都尉,也就是御林軍騎兵總指揮,接著封侯,最後38歲,就當上了大司馬。如果說王莽是個陰謀家,這個時候該暴露他的猙獰面目了,然而並沒有,繼續保持著他謙恭簡樸,忠孝仁義的好人本色。天下一有災荒,王莽就主動吃素,還自掏腰包,捐錢捐地,賑濟災民。王莽的女兒,被漢平帝立為皇后,結果王莽把皇帝給的聘禮,也都捐贈出來了。這還不說,王莽還尤其給知識分子落實政策,接連在首都長安造了全新的辟雍,靈臺。說白了相當於今天的國立最高大學,和國家科學院兼圖書館一類的機構,把全國的知識分子都請進來,鑽研學問,提供免費住宿和就業機會。有人說,王莽會不會是在打小算盤,自己裝清官,讓兒女經商從政,搞雙軌制。也不是,王莽當上大司馬之後,二兒子王獲有一次失手打死了一個奴婢,按說這根本不是事兒,王獲剛想說我爸是李剛,可王莽大怒,逼著王獲自殺了。長子王宇,因為捲入一次叛亂,也被王莽大義滅親,下令處死,全國上下又感動,又震驚,說王莽真是聖人再世。

為什麼就這樣一個有大好前途的新生代國家幹部,最後就謀朝篡位,不得善終了呢?非常可能和早年養成的書呆子氣質有關,漢平帝時期,王莽的名聲和官位,都達到了一個制高點。皇帝封他當了安漢公。公,是最高一級的爵位,再聽聽這名稱“安漢”,那就是說漢朝的安定,就靠你王莽一個人了。這個時候,巨大的責任感和榮譽感,稍微扭曲一下,就會滋生成更進一步的權力慾。這時候,很多對他感恩戴德的儒家知識分子就出來吹風了,按照漢初儒學大師董仲舒的”受命“理論,出現那麼多危機,天災,土地兼併,農民暴動,這說明老天感覺,大漢朝已經沒有德性繼續統治下去了,得找個有德之人取代,改弦更張,這樣才會天下太平。這種理論,身為儒家書呆子的王莽自己就信,大家吹捧之下,他感覺自己就是那個天命所歸的新皇帝。為了進一步印證所謂的天命,讓自己的皇位來的名正言順,王莽可以說是費盡心思。派了不少官員到全國各地去考察,考察回來的官員們都說如今天下風俗淳樸,是盛世之年。然後還偽造了三萬多字歌頌王莽的民歌,還出現了好多自然特異現象,是好兆頭。正好這時候,年輕的漢平帝得急病死了,王莽在萬眾擁戴下,當上了代理皇帝,“攝皇帝”。

書呆子的改革必然失敗

為了讓全體臣民相信,自己一當皇帝,天下就走進了新時代。王莽特地把自己的國號,稱為“新朝”。然後就用他的書呆子熱情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如果把王莽的改革總結一下,就一個特徵,刻舟求劍,全面倒退。向儒家經典中描繪的遠古理想狀態倒退:按照這個遠古的典章《周禮》,王莽下令,把全國行政區劃全部推翻重來,劃分成九個州,爵位也按周朝的制度分為五等。然後不顧生產力發展的實際,宣佈連社會經濟運行也要返回古代。全國的田地,奴僕不許隨意買賣,恢復周朝的井田制;原來的流行貨幣五銖錢也不能用了,改用王莽發行,偷工減料的大錢。更荒誕的是,為了討口彩,王莽下令把天下地名改了個遍,有的地方名字改了一遍王莽嫌不吉利,繼續改,搞得行政紅頭文件上的地名,從官員到老百姓都看不懂。

不僅如此,王莽還嫌周邊少數民族自己稱王,不符合古代儒家經典上的經典。於是勒令他們的首領自己給自己降級,這下週邊的匈奴,朝鮮不幹了,王莽居然為了這種書面稱呼上的繁瑣細節,決定跟他們打仗,一打就是好幾年,勞民傷財。

書呆子的改革必然失敗

作死作到這個地步,西漢王朝所有的社會矛盾一起爆發。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被篡位的劉姓皇室成員,也乘機起兵造反,要奪回失去的權力。可王莽這時候還在搞自己的理論務虛,覺得紙面上的完美,就等於解決了實際問題。公元23年,綠林起義軍已經打到了首都長安市郊,可王莽這時候想出來的對策還是按照古代經典來。有大臣出主意,說古書上說啦,只要向天痛哭祈禱,就可以逢凶化吉。於是王莽帶著整個朝廷就在長安南郊痛哭不停,還在現場設立了救濟站,只要是難民肯來一起哭的,一律給飯吃,哭得投入的,當場升官。為了給朝廷帶來一點兒喜慶氣氛,68歲的王莽還宣佈自己大婚,娶了一個16歲的小皇后新娘,為了跟新娘顯得般配,王莽還特地去染了發。最終,史書記載,王莽被衝進皇宮起義的暴民殺死,連他的三寸長舌,都被大家分著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