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到底有多该死

有一个说法叫“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话出自于《左传》,是齐国的官员仲孙说的,其原话是“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其意思是庆父是鲁国内乱灾难的罪魁祸首,不除掉这个人,鲁国就不得安宁。那么,庆父究竟是什么人,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为什么人家会这么评价他呢?下边阿岔就给大家介绍。

先说庆父是什么人? 庆父是鲁桓公的儿子,鲁庄公的弟弟。他们兄弟一共四个,老大庄公姬同,另外三个分别是庆父、叔牙、季友。其中老大跟老四是同母兄弟,跟另外两个为异母兄弟。

然后说庆父都做了那些特别的事?

按《史记》的相关记载,首先,庆父和他的哥哥、当时的国君鲁庄公的一个叫哀姜的妻子、也就是他的嫂子私通。

其次,他派人杀掉了庄公死后鲁国所立的新国君、他的侄儿姬斑。然后立哀姜妹妹(也是他哥哥庄公的妻子)叔姜的儿子姬开为鲁国国君。

最后,两年后他派人杀掉国君姬开。然后逃跑,自杀。他的嫂子情人哀姜也逃跑,不过跟庆父不是一路,她逃到了另一个地方,最后被齐桓公召回杀死,尸体送回鲁国。

庆父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儿呢?

按《左传》和《史记》的相关记载,有这么几个事儿值得参考——

一、是他的父亲鲁桓公的死。鲁桓公是被齐襄公(齐桓公的哥哥)让一个叫彭生的人杀死的。杀的原因是齐襄公和自己的妹妹、鲁桓公的妻子私通的事儿被发觉,而灌醉并杀死在齐国的。鲁国对此的处理只是要求杀掉凶手彭生而已,襄公的妹妹还因此留在齐国再也没有回到鲁国。这显然是一桩丑闻。而庆父的哥哥鲁庄公和弟弟季友的母亲就是那个跟齐襄公乱伦私通的女人。在庆父,至少庄公和季友的妈妈要对他的父亲死于丑闻负一定的责任。

二、在鲁庄公生前,庄公曾经为了立新国君的事情杀死了庆父的亲弟弟叔牙。因为叔牙在庄公问谁可做太子的时候,明确表示应该是庆父。这与庄公想法矛盾,于是季友就按庄公的意思逼叔牙喝毒酒而死。在庆父,这中间应该有仇恨的因素。

三、鲁庄公、也就是庆父的哥哥姬同怎么样。按《左传》和《史记》的相关记载,这个是国弱而好逞强。其一是欺负弱国,公元前689年伐卫国。其二是不自量力,比如收留齐国公子纠,还想无力支持他回国执政,结果是打了败仗,丢失许多土地,最终还是被逼杀了公子纠。其三是愚蠢,比如管仲事件,齐桓公说要活的,他就送回。其四是不能识人善任,比如曹沫力气大就任用他做将军,在柯地会盟(与齐桓公)靠耍无赖取得土地。

那么,叔牙支持庆父最国君继承人有没有道理?

答案是有道理。按鲁国的继承制度,国君有嫡子,嫡子有继承权;如果没有嫡子,庶子可以继承,其弟弟也可以继承。当时庄公的正夫人是哀姜,哀姜没有儿子。那么谁来继承就要看支持者。在儿子中,姬斑得到了季友的支持,但叔牙庆父哀姜反对;姬开是哀姜妹妹的儿子,哀姜姐妹庆父叔牙应该支持或不反对。在兄弟中,庆父是最大的弟弟,自然排在继承权的第一位,也得到叔牙的支持,但庄公和季友反对。

庆父的罪过到底有多大?

其罪之一是与嫂子私通。这叫淫乱。齐桓公因此杀掉哀姜。但大家注意,齐桓公并没有处理庄公的母亲,就是因为她跟自己的哥哥齐襄公(也是齐桓公的哥哥)淫乱而导致庆父的父亲鲁桓公死于非命——那个女人还在齐国,是齐桓公的妹妹。

其罪之二是派人杀死新国君、也是他的侄儿姬斑。

其罪之三是派人杀死自己拥立的国君、也是他的侄儿姬开。

但是,当季友拥立姬开的弟弟做了新的国君之后,庆父还以为他可以不死—— 在被要求引渡回到鲁国之后,他希望能被允许流亡国外。但这个要求没被答应——季友让人哭着去告诉庆父,庆父听到哭声就明白人家不想让他活,于是自杀。

如果我们把三个罪和后边这个情节结合起来,就会发现——

至少在庆父心里,他自己即使是有罪,那也是罪不至死。不然他也不会还想着能流亡国外。而流亡的想法,客观地说,应该不是有罪,而是有威胁,有过错,可以被容忍的。那么,庆父的三个罪中的后两个——是不是另有隐情,或者在庆父,还有别的说法?我们不知道,庆父死了,这一切也就过去了。

那么,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说法是不是就没有一点问题呢?庆父真的就是罪大恶极的,是罪魁祸首吗?

事件的前因后果,人物关系我都放在这儿,结论大家自己——给。(2019/3/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