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一考生《不恨古人吾不见》

优秀作文|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一考生《不恨古人吾不见》

不恨古人吾不见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一考生

以前看朱耷的荷石水禽图,每每觉得很稀奇。他画的鸟、鱼,无一例外都是体貌怪诞,神情奇特,冷冷地翻着一对不悲不喜的白眼珠。但后来细看,自觉有一种生僻苦涩的美感足以触人,自有满怀愤懑耿介藏焉。

朱耷怪诞奇特的画风明显不符合历代对中规中矩的花鸟画的偏爱。他变古法而为今法,拒绝循规蹈矩地走前人已铺好的旧路,开一代之先河,即使别人都认为这条路远而崎岖,但是,不恨古人吾不见,只有自己用脚走出来的路,才是真正的近路。

当代艺术家韩小东曾说过:“我们表面在看现实,心里其实是在眯着眼睛看历史,审美全在古人的一撇一捺里,你都不敢睁开眼睛看。”的确,我们当今仍应对历史怀揣着温情和敬意。那些古人啃食自身的经验,经过分析提取历练所得的见解,也不应简单地被视为僵死的文化遗产,粗暴地被主流价值观所否定。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照搬古人的思想。我们过分地依赖前人的见解,不过是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把远年的红肿溃烂,都视之为艳若桃花”,这所能反映的只是当代人正在痛恨思考,甚至是在痛恨人生。

照搬他人的人生经验,用一套毫无想象力的唯利的价值体系去判断对错,渴望一劳永逸地以前人思想解决问题,这条毫无前途可言的路,看上去很近,实际上可能比你想象的更远。

优秀作文|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一考生《不恨古人吾不见》

无论如何,运用前人之经验,都需要我们自己的思想作为根性的支撑,才会使古人的想法焕发出新的生机。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文化作为铺垫背景,那所谓的个人的思想,也不过是一具保存得十分完美的木乃伊。

我之为我,自有我在。古之须眉不能生于我之眉目,古之肺腑不能发于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我自揭我之须眉。

事实上,真正的精英,如朱耷,如鲁迅,他们大概都是不会为此生吾终不得见古人而感到遗憾的,因为他们自己思想驰骋所至之处,直欲唤醒古人,也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真正的路,是要从自己脚下走出来的。

不恨古人吾不见,因为这条看似远而坎坷的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近很多。(指导教师:吴建兴)

——————————

本文刊登于《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9年1期

邮箱:[email protected]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邮发代号:12-77

淘宝搜索店铺名: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