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塊,毀了我兩年

文|八命先生

3000塊,毀了我兩年

· 認識好久的女孩,跟我說終於把剩下那8萬塊錢還清了。我不自覺鬆了口氣,比我預想中快了很多,不知道她這將近兩年裡經歷了什麼。

感慨現階段對我而言,攢錢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生活費、護膚品、買衣服、社交應酬都需要花錢。朋友說,沒辦法,我只能逼著自己多掙錢,什麼累啊苦啊我都不怕,因為我要還錢。

一切都始於一個3000塊錢,她自卑到認為那並不屬於自己身份的包。去年夏天,她陷在一段感情裡,越陷越深。男生家裡有錢,虛榮心作祟,不想被對方看不起,於是回請同等價位的晚餐,回送同等價位的奢侈品。

普通家庭的女大學生哪來得這麼多錢,走投無路選擇了網貸。一步錯步步錯,最後父母替她還了賬,8萬是他們的存款,外加管親戚借了8萬。

8萬塊,是她爸媽一年的薪水。

3000塊,毀了我兩年



· 一起走過青春期的朋友過年聚會。桃子說起,你們還記得小莉嗎,就是之前跟我關係挺好的姑娘。那誰能不記得,初中時候跟她形影不離。

她說她跑路了。

小莉唸完高中沒有再讀書,工作第五年,用自己和父母的積蓄交了首付。大家都以為她的後半生會越過越安穩,卻不知道為什麼在APP上借了15萬,可能是做生意吧。

總之沒有按時歸還,並且消失半年了。第三方的電話打給桃子時,我小閨蜜一臉懵,啥情況?誰欠錢?手機空號?不能吧?

不知道後續如何,但終歸覺得她信譽有些問題。或許也有難言之隱吧,但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只是利滾利,她最少要額外還給對方3萬塊。還清了也還好,如果還不清,可能就是法院傳票,或者用房子抵押了吧。

3000塊,毀了我兩年


· 微博上看見一個新聞,男子網貸1500後裝250個APP以貸還貸,欠款55萬。Cream感慨怎麼這麼蠢,五十多萬呢,連摸都摸不到就沒了,蠢死了。

· 讀者留言說,覺得自己做了一件沒有辦法原諒的事,也深知不值得同情,可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說身邊很多人也包括自己,都陷進網貸裡面,本想著只借幾千塊,沒想到越來越多,到了十幾萬,超出自己的承受範圍。

這種感覺太可怕了,慌。

最後,他決定跟家裡人坦白,不想事態更加嚴重以後無力迴天。不敢跟爸爸說,媽媽知道以後既震驚又生氣,放了狠話,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

男生說,不知道怎麼辦了。

3000塊,毀了我兩年



其實剛開始,誰也沒想過事情會慢慢發酵到不能承受的地步。人們總是對自己將要做出的決定相當自信,有把握可以還清,一定能翻倍賺錢。

《孟子》裡講,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另,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這世上哪有那麼多100%不出岔的事呢?

前些天我寫過一篇關於失控感的文章,只是提到了在感情裡的患得患失。可實際上,成年人更多的失控,來自於錢包,來自於經濟能力。

貸款不可怕,做生意資金週轉不開屬於常事,不少人會拿房、車做抵押。其實正規借貸也並不會有很高的利率,所謂的利滾利,多數是以貸還貸,或者高利貸。

說到底,與金錢和精力有關的任何事,還是要看你能不能負擔得起。

所以借錢之前,希望大家能掂量清楚,自己能不能還得起。太多一時衝動,之後要家人為自己買單的案例,輕則兩年辛苦白費,重則傾家蕩產。

多數時候,我會認為花唄、借唄這類產品挺好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年輕人的負擔,至少段時間內留有緩衝的餘地,應個急。

但控制不了自己慾望的人,尤其暫時還沒有經濟能力的弟弟妹妹,真心想多嘮叨一句,少碰。並不是因為你沒錢瞧不起你,而是習慣養成之後,嚐到了它的好,在未來某個困難時刻,你很可能會做出錯誤預判。

還是那句話,別過高估計自己的賺錢能力和自律程度。試著給自己兜底,誰賺錢都不容易,別讓父母太操心。真的缺錢,找父母,別作;父母不借給你,那就真的應該冷靜地想想,這錢花的應該不應該了。

還不起的錢,別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