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唐太宗生吃蝗蟲、出宮女、遣美人

武德九年,一場預謀已久的玄武門之變改變了大唐,自此,開國皇帝李淵退休,被拘於一方小天地裡繼續他的造娃事業;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魂歸西天,留下孤女寡妻淒涼生活;而秦王李世民,成為帝國第二位皇帝,即將開啟貞觀之治。

「貞觀二年」唐太宗生吃蝗蟲、出宮女、遣美人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貞觀初年,其實李世民面對的麻煩並不少,用內憂外患來形容毫不為過,外有四夷(突厥、土谷渾等)不斷侵犯,內有各方勢力頻頻造反起事,還有很多在觀望,畢竟李世民是暴力奪權,即便再怎麼粉飾,其政權的合法性也大打折扣。

所以李世民不僅需要穩定局勢,獲得民心,得到百官的支持,而且他史無前例的關注自己在後世人眼中的形象,也就是青史中的形象。為此,他的一言一行都要斟酌再三,有時甚至免不了政治作秀。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上畏皇天之監臨,下憚群臣之瞻仰,兢兢業業,猶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

「貞觀二年」唐太宗生吃蝗蟲、出宮女、遣美人

這裡就選取貞觀二年發生的三件事來說明一下:

生吞蝗蟲

貞觀元年就曾有山東大旱,到了貞觀二年,關內出現旱蝗災害,百姓甚至到了賣兒賣女換取糧食的地步,李世民下令賑災,並且大赦天下。在詔書中表示:倘若能夠五穀豐登、天下太平,他願意“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願也,甘心無吝。”也就是說希望災難加諸在自己身上,以換取國泰民安。

不久之後,李世民真就做了這麼一件事,嚇壞了跟隨的官員。當時在長安地區也出現了蝗蟲,六月的一天,李世民在禁苑中視察的時候發現了蝗蟲,就隨手逮住了幾隻。

祝之曰:“民以谷為命,而汝食之,寧食吾之肺腸。”舉手欲吞之,左右諫曰:“惡物或成疾。”上曰:“朕為民受災,何疾之避!”遂吞之。是歲,蝗不為災。

李世民對著蝗蟲說起來話,說:“穀物就是百姓的生命,現在你們卻在吃這些穀物,朕寧願你們來吃我的肺腑。”

說罷就往嘴裡送,隨行的官員可嚇壞了,忙阻止李世民,說:“陛下,龍體要緊,這些東西生吃了會得病的。”李世民不以為然,說:“我為了百姓才承受這個災難,為什麼要躲避疾病呢?”說完就吞了下去。

「貞觀二年」唐太宗生吃蝗蟲、出宮女、遣美人

這件事的最終結果就是這一年的長安並沒有鬧成蝗災。期間的過程我們不得而知,或許蝗蟲本就不多,不足以構成災害,而且應對及時,李世民這麼一帶頭,百姓們也開始抓蝗蟲吃,當然這裡的吃應該就是吃熟的了。所以在皇帝、官員和百姓的齊心協力之下,蝗蟲最終沒能形成災難。

出宮女

九月,乾旱少雨,中書舍人李百藥上書請求李世民出宮女。他認為太極宮和掖庭中的宮女太多,很多都是浪費衣食,而且陰氣聚集也容易導致乾旱少雨。不得不說這理論真是強大。說起李百藥來,還有一樁可能為野史的趣聞,說是李百藥和楊素的小妾勾搭在一起,楊素捉姦在床之後,看到李百藥相貌俊朗又文采斐然,遂將那小妾送給了李百藥,又是贈銀子又是舉薦的,可謂是成人之美。

李世民對李百藥的上書很滿意,他也認為宮女多了無益,還不如放出宮去自行婚配的好。

上曰:“婦人幽閉深宮,誠為可愍。灑掃之餘,亦何所用,宜皆出之,任求伉儷。”

於是戴胄和杜正倫就負責遴選出宮的宮女,先後送出了三千餘人。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三千人中的大部分屬於太上皇李淵所在的太極宮。由此導致服侍在李淵身邊的宮女數量急劇減少。

「貞觀二年」唐太宗生吃蝗蟲、出宮女、遣美人

遣美人

十二月,閒來無事,李世民和守侍中王珪閒話,當時李世民身邊正有一名美女在服侍,王珪是認識這名女子的,只是他一直沒有找到機會向李世民進諫,沒想到,李世民倒是主動和王珪提到了這名女子。

李世民對王珪說:“她就是廬江王李瑗的姬妾,當時李瑗是通過殺了她的丈夫才擁有他的。”

這裡簡單說一下廬江王李瑗,李瑗是李世民的堂哥,曾和太子李建成關係緊密,後來玄武門之變後,李瑗害怕受到牽連,問計於王君廓,結果被王君廓攛掇著造反,還沒有行動就被王君廓殺死用來邀功,李瑗的姬妾也大都沒入掖庭為奴。

李世民剛剛說完這句話,王珪迅速離席,對李世民說:“陛下認為李瑗這種殺人奪妻的做法對嗎?”李世民自然並不認為這是對的。

上曰:“殺人而取其妻,卿何問是非!”

接著王珪就說了:

“那為何這名女子還陪在陛下身邊呢?”李世民恍然大悟,遂將這名女子遣送回她的孃家生活。

「貞觀二年」唐太宗生吃蝗蟲、出宮女、遣美人

這是四姑娘從貞觀二年選取的三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是怎樣努力的在塑造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玄武門之變的確是李世民一生的汙點,他為此不斷努力,以期能在後世留下好的名聲。不得不承認,他在治國的過程中,確實堪稱一代明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