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在意但不能不瞭解,那些銀行裡的“坑”——開立銀行卡

銀行卡在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金融工具之一,但是在銀行的辦理過程中卻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坑”在等待大家去跳,我們可以不在意,因為不影響使用,但我們不能不瞭解,因為我們是消費者。現在就給大家來挖一挖銀行開卡的那些“坑”。

可以不在意但不能不瞭解,那些銀行裡的“坑”——開立銀行卡

近日,我的一位朋友到某國有銀行開立銀行卡,全程都由大堂經理引導在自助設備上進行辦理,共用時26分鐘,收到17條提示短信。開一張銀行卡真的有這麼難嗎?答案是沒有。

目前,絕大多數銀行開立銀行卡都使用自主開卡機進行辦理,只需掃描身份證填寫相關信息即可,辦理時間大概需要3-5分鐘,那麼26分鐘的辦理時間是如何花費的呢?我們在銀行裡開立的一張銀行卡,其中可能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綁定6-10種其他產品,這些產品雖然對卡片本身的使用並沒有影響,但是銀行也同樣沒有做到如實告知,最可怕的是這些業務都是通過自助渠道由我們自己辦理的。我的這位朋友在開完卡片後,我根據短信內容為他梳理了所有的綁定產品共有6項,分別是:短信提醒、個人網銀、掌上銀行、定活互轉、微信銀行、貴金屬交易。其中僅有掌上銀行是朋友主動要求開辦的。

為什麼銀行會採取這種方式為客戶開辦這麼多不需要的產品或服務呢?主要原因是幾乎所有銀行對於銀行卡綁定產品都有開辦數量和激活數量的任務要求,我們不止花費了時間成本,還沒有得到切實的服務。近半個小時的時間實際上都花費在了為銀行完成任務計劃上面。

下次我將會為大家揭秘幾乎所有銀行都在提倡的“以客戶為中心”背後的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