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管網公司“呼之欲出”,勢必重塑整個市場體系

国家管网公司“呼之欲出”,势必重塑整个市场体系

油氣改革持續推進,備受矚目的中游改革高難度大動作——成立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板上釘釘,腳步漸近。

3月1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實施意見》等八份意見。會議強調,推動石油天然氣管網運營機制改革,要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組建國有資本控股、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氣管網公司,推動形成上游油氣資源多主體多渠道供應、中間統一管網高效集輸、下游銷售市場充分競爭的油氣市場體系,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氣安全穩定供應。

在理順油氣產業鏈的融會貫通的“主動脈”的同時,需要上游不斷放開油氣礦權、逐漸增多投資主體與競爭有序、市場活躍度不斷提升的下游相輔相成,助推中游管網高效運行。

長期以來,我國油氣行業存在很多棘手有待解決的的矛盾和問題,國家也不斷出臺改革意見和多個專項的改革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研究院劉滿平認為,成立國家管網公司無疑是最具影響的改革措施之一,勢必會重塑整個天然氣市場體系

,並對責任和利益重新劃分。成立國家管網公司,對資源市場、消費市場、基礎設施市場和金融市場,以及對市場制度、市場結構、市場運行機制和市場監管都將產生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此前,中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發佈的《2019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就預測今年油氣管網體制改革方案有望落地。國家油氣管網公司將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及中國海油將旗下管道資產及員工剝離,並轉移至新公司,再按各自管道資產的估值釐定新公司的股權比例。隨後,新管網公司獲注入資產後,擬引入約50%社會資本,包括國家投資基金及民營資本,新資金將用於擴建管網。最後新管網公司將尋求上市。

目前,我國已形成橫跨東西、縱貫南北、連通海外的油氣管網格局。長輸油氣管網主要由三大國有石油公司擁有。統計數據顯示,中石油約佔85%,中石化佔8%,中海油佔5%,其他公司佔2%。劉滿平也指出,天然氣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不能指望成立管網公司就能完全能解決,成立管網公司後將面臨諸多可知或未知的問題及困難,例如,如何從現有國有石油公司剝離出來,如何進行資產評估和處置負債?如何保證管網公司持續的現金流入?如何處理好與省管網的關係等,都需要通過改革和創新去面對和解決。

提高油氣資源配置效率,保障油氣安全穩定供應,不僅要成立國家管網公司,還需從上下游著手。

日前通過的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中提到,今年“放開油氣勘查開採准入限制,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加大油氣勘查開採力度”,更大幅度降低上游准入門檻的舉措。

一位從事油氣勘探開採的業內資深人士對記者表示,一直以來,國家都在不斷強調上游礦產資源放開,也進行了一系列礦權“招拍掛”,但目前為止礦權放開停滯不前,僅在個別省市進行試點放開意義不大。“未來,國有、民營和外資企業都應當參與,而油服公司應逐漸脫離母公司獨立運行,讓上游礦權真正放開盤活,注入中游管網中。”該資深人士說。

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下游放開對油氣的儲存、調度和運輸將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得油氣管網的建設和使用更加精準高效。管網運銷分離將加快管網互聯互通的進程,而下游的不斷放開將提升管網運營效率,降低管輸費用,讓更多市場主體享受紅利。

(文丨中國能源報記者 渠沛然)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實況里程嚴重背離廠家宣傳——電動車續航里程“失真”引關注

国家管网公司“呼之欲出”,势必重塑整个市场体系

專家建言:農村清潔取暖慎推“煤改氣”

国家管网公司“呼之欲出”,势必重塑整个市场体系

“泛在電力物聯網”正火,新能源企業爭搶制高點

国家管网公司“呼之欲出”,势必重塑整个市场体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