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葫蘆絲這3大誤區,你知道嗎?

1.不注重樂理學習,為練而練

樂理是所有音樂藝術和樂器學習的基礎,理論偏多,不同的文化水平有不同的理解,常常會忽略樂理學習的重要性。

最常見的只知道吹12345,這些基礎音符,知道了音符,直接吹歌曲,裡面的術語符號基本不知道。氣息的強弱,節奏類型等。樂理不是擺設,想要學好,這些基礎都是要懂才行,日常練習也不是為練而練,所以,我們平時要注重樂理與練習時理論與實踐的關係,需要相互促進一起學習。雙齊並走才能學的好。

學習葫蘆絲這3大誤區,你知道嗎?

2.覺得會了,盲目趕進度吹高級歌曲

很多小孩家長或者成年人,為了讓孩子趕上大部隊的進度,或者趕上別人的進步,常常會規定樂器考級的間隔,比如半年一級,一年跳多少級,而忽略了孩子真正掌握樂器的程度,所以會有很多同樣拿了樂器十級證書,水平卻差很多的現象。

中老年人也是一樣,覺得會很多歌曲了,3級跳6級,6級水平直接吹9級。中間的基礎,一些必學歌曲,基本功根本沒有系統的花時間練習過。或者為了拿個證書,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因為只要練習好考級曲目,就能拿到證書,但這樣的速成。其實每一階段的基礎都沒有打牢固,也就導致了越是到了厚積薄發的時候就越是疲軟。吹到後面高級歌曲,很多人都是有心無力,吐音基礎不過關,後面根本吹不上去。樂器學習不只是證書,演奏能力也不只是考試曲目,綜合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學習葫蘆絲這3大誤區,你知道嗎?

3.聽的多練的少,或者練的多聽的少。

很多人都聽了非常多的歌曲,各種大師風格演奏,不同的演奏家,個個指點江山,誰好誰不好,但自己根本沒有去練習過。耳朵挑,水平演奏低,說的頭頭是道,讓你吹起來,一吹問題一大堆,只有練習過才有發言權。

還有一種就是隻吹自己的,根本不聽優秀的作品,一條路自己走到底。學習者與大師之間水平相差較多,聽的只有自己練習時演奏出的樂曲,沒有多聽,多比較多體會的過程,是無法發現自身的問題,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不能閉門造車。畢竟樂器的學習和掌握是身體各器官的協調運行,還要聽和練,兩者相輔相成,更有益處。

學習葫蘆絲這3大誤區,你知道嗎?

4.手中有樂器,心中無音樂,缺乏發現並解決問題的方法

我想有很多人表面上是有練習,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敷衍完成任務的心裡,吹奏的時候不夠走心。

為了完成時間隨便吹一下就行。根本沒有考慮自己的練習目標和解決方法。

葫蘆絲看起來簡單,但它學習也和其他技能的掌握一樣,有很多的技巧和秘訣,雖不能成為大師,但比之現在的自己會有很多進步。練習中要更多的去鑽研和琢磨技巧,嘗試不同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推薦一些實用的小技巧

第一 學會分段演奏,剛開始放慢吹奏速度,等到適應了手指的變化,速度自然可以跟上,一些超級快的歌曲,都是這麼練習的。

第二 伴奏快,節奏快,吐音吹不好的問題,就是慢練解決問題。

在正常甚至是快速演奏中,手指氣息都跟不上,容易出錯的音符,把速度降到最慢,吹夠10遍以上。

困難不可怕,方法很重要。如果你在學習上出現了非常多的問題,就靜下來思考一下,多看一些文章經驗。

找對方法,合理練習,吹出悠揚動聽的歌曲,也並不是難事!加油,相信自己~~絲絲入語,箏箏向上!想要學習更多更好,可以參考一下音樂示範葫蘆絲伴奏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