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葫芦丝这3大误区,你知道吗?

1.不注重乐理学习,为练而练

乐理是所有音乐艺术和乐器学习的基础,理论偏多,不同的文化水平有不同的理解,常常会忽略乐理学习的重要性。

最常见的只知道吹12345,这些基础音符,知道了音符,直接吹歌曲,里面的术语符号基本不知道。气息的强弱,节奏类型等。乐理不是摆设,想要学好,这些基础都是要懂才行,日常练习也不是为练而练,所以,我们平时要注重乐理与练习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需要相互促进一起学习。双齐并走才能学的好。

学习葫芦丝这3大误区,你知道吗?

2.觉得会了,盲目赶进度吹高级歌曲

很多小孩家长或者成年人,为了让孩子赶上大部队的进度,或者赶上别人的进步,常常会规定乐器考级的间隔,比如半年一级,一年跳多少级,而忽略了孩子真正掌握乐器的程度,所以会有很多同样拿了乐器十级证书,水平却差很多的现象。

中老年人也是一样,觉得会很多歌曲了,3级跳6级,6级水平直接吹9级。中间的基础,一些必学歌曲,基本功根本没有系统的花时间练习过。或者为了拿个证书,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因为只要练习好考级曲目,就能拿到证书,但这样的速成。其实每一阶段的基础都没有打牢固,也就导致了越是到了厚积薄发的时候就越是疲软。吹到后面高级歌曲,很多人都是有心无力,吐音基础不过关,后面根本吹不上去。乐器学习不只是证书,演奏能力也不只是考试曲目,综合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

学习葫芦丝这3大误区,你知道吗?

3.听的多练的少,或者练的多听的少。

很多人都听了非常多的歌曲,各种大师风格演奏,不同的演奏家,个个指点江山,谁好谁不好,但自己根本没有去练习过。耳朵挑,水平演奏低,说的头头是道,让你吹起来,一吹问题一大堆,只有练习过才有发言权。

还有一种就是只吹自己的,根本不听优秀的作品,一条路自己走到底。学习者与大师之间水平相差较多,听的只有自己练习时演奏出的乐曲,没有多听,多比较多体会的过程,是无法发现自身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不能闭门造车。毕竟乐器的学习和掌握是身体各器官的协调运行,还要听和练,两者相辅相成,更有益处。

学习葫芦丝这3大误区,你知道吗?

4.手中有乐器,心中无音乐,缺乏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想有很多人表面上是有练习,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敷衍完成任务的心里,吹奏的时候不够走心。

为了完成时间随便吹一下就行。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练习目标和解决方法。

葫芦丝看起来简单,但它学习也和其他技能的掌握一样,有很多的技巧和秘诀,虽不能成为大师,但比之现在的自己会有很多进步。练习中要更多的去钻研和琢磨技巧,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推荐一些实用的小技巧

第一 学会分段演奏,刚开始放慢吹奏速度,等到适应了手指的变化,速度自然可以跟上,一些超级快的歌曲,都是这么练习的。

第二 伴奏快,节奏快,吐音吹不好的问题,就是慢练解决问题。

在正常甚至是快速演奏中,手指气息都跟不上,容易出错的音符,把速度降到最慢,吹够10遍以上。

困难不可怕,方法很重要。如果你在学习上出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就静下来思考一下,多看一些文章经验。

找对方法,合理练习,吹出悠扬动听的歌曲,也并不是难事!加油,相信自己~~丝丝入语,筝筝向上!想要学习更多更好,可以参考一下音乐示范葫芦丝伴奏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