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梁老师:两个孩子的英语老师,执教15年,想与大家分享教育那些事儿。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让孩子太脆弱----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

“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常有不幸的成年。”

这句话看上去,是那么的别扭……

幸福的童年,有什么不好?

有谁不想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呢?

爸妈疼,老师爱,还有一帮好朋友。

例如《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从小有江南七怪教他武功,有华筝、拖雷相伴,还有哲别教他射箭。

生活富足,有小伙伴,还有良师授业,几乎没有受到一丝的伤害。

呆头呆脑的他,一出大漠,就遇到了黄蓉……

然后,兜里的钱,就这样被黄蓉一顿吃得差不多了。

看这部电视剧时,很多人都在说,如果郭靖没有遇到黄蓉。

在江湖上活不过一集……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的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

我曾教过一个学生,从小成绩优异,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上,都从未受过一丁点委屈。

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

直到,他读高中。

人生中第一次遭到了巨大的打击——还有比他更优秀的人!

他的高考失利,患上了抑郁症……

从小被爸妈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你好厉害啊……”

到后面,看到成绩一点点的下滑,自己不再是父母的骄傲,不再是优等生后。

强大的落差感,让他缓不过来,从未遭受过如此挫折,最后只能选择了逃避。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如今的孩子,在父母的保护下,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失败,总是希望能够一帆风顺,即使自己达不到,也会有家长来帮忙。

所以,久而久之,小孩子就会怕输甚至哭闹,这样对以后的成长非常不利。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被石头绊倒后,哇哇大哭。

这时,我们的长辈,会骂石头不长眼睛绊倒了我们。

有的家长,还会和孩子一起,拿着棍子敲打着石头。

孩子不哭了!

不哭,是每个家长的终极目标!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孩子是不哭了,但他学到了什么呢?

逃避责任!

被石头绊倒了,真的是因为石头吗?

石头表示它也很无辜啊。

然而,家长却告诉孩子,你摔倒了,不是你的错,是石头的错……

这样的后果,在孩子下次遇到了挫折,就会条件反射——

不是我的错,是题太难了……

这样类似安慰孩子的话,还有很多。

“孩子别哭,妈妈来帮你”

有很多母亲,在看到孩子摔倒后,孩子一哭!

第一反应就是跑过去,抱起孩子,并告诉他,有妈妈会帮你的!

这是每个母亲的本能反应。

很多父母是见不得孩子任何的负面情绪,总是习惯地给予孩子过多的帮助。

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

不想让孩子太辛苦,更不想孩子太脆弱,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


殊不知,有些孩子在摔倒后,已经可以自己爬起来。

殊不知,有些孩子在筷子掉在地上后,会自己捡起来。

学不会放手的家长,只会让孩子失去独自面对挫折的能力。

慢慢地就会发现,你们替孩子创造了一个真空免疫的环境。

孩子长大后,遇到一点困难就一蹶不振!

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年幼时,因为积木搭不好,袜子穿不上。

这些在我们大人眼里,觉得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

孩子却因此哭泣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用这句话安慰孩子:

“没关系的,这有什么啊”

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好受点儿,但这句话表达出来的意思,其实是对孩子挫折的不重视。

在孩子受到挫折时,他的感受是非常主观的。我们不能用自己对于这件事的认知,去评估孩子受挫的感受。

看似安慰的话,其实是不认可,不认同孩子的受挫经历,常常会让孩子更加的无助。

原来他最亲密的人,觉得这件事很简单,而我却做不好。

孩子的自信心就会慢慢地被消磨。

鼓励的话,我们都会说,但这泛泛而谈的鼓励话语,并没有教会孩子面对挫折的方法。

有道是“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

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做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

一步步地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

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具体地告诉他们,勇敢是什么?

到底该怎么努力?

抗挫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如何分析挫折。

生活中打倒我们的绝不是挫折本身,而是面对挫折时消极逃避的态度。

在下一次的家庭教育微课堂中,我将与大家分享如何提高孩子的挫折修复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