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王晨 祝珂)3月22日,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的教师们举行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书交流活动。体育、音乐、美术、英语、科学、书法、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师参与了活动,分享读书心得,畅谈在教学过程中的尝试与改变。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祝珂主任主持活动,他说,这几年教育的流行语排行榜,“核心素养”一定榜上有名。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新一轮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正式启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如何从理念走向行动,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真正落到实处?这是每个教师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挑战。我们认为“核心素养”落地有赖于不可或缺的四根支柱:课程是灵魂,评价是关键,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中心,教师素养及培养是保障。正是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决定采取课题引领、课例支撑、评价跟进、整合探索的实施路径和策略,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在分享环节开始之前,老师们先提出想要了解或解决的问题。希望带着问题倾听每个人的分享,最终找到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关于核心素养,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有哪些特征”“现在的教学方式哪些是符合核心素养的培养指向,哪些又是阻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的”“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等。

接着,音乐教师王霞分享自己的感悟,她说,当今社会,科技和信息的高速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向音乐教育发出新的挑战。小学的音乐教育对小学生的人格的塑造、思维、创造力的开发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音乐教学应该在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的基础上,通过情感交流、评价激励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获得乐趣,并在音乐学习的实践中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和表现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和提高。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苏冬红老师分享了美术组教师在教学中的尝试,她说,人文底蕴是学生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具有广泛性概念的词,所承载的知识维度和技能维度都无法由某一个学科单独涵盖。小学美术是一个带着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一方面,它需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它也要能带着学生了解和掌握其他地域的文化,以及学科知识。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例如,在教学《我设计的卡通形象》这个单元,首先给学生介绍我们国家卡通画的历史,让学生对这方面的历史有所了解;之后再根据小学语文中的童话故事,构建出符合童话故事情节的卡通形象,注重学科之间的有效连接。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书法教师李梦雨说,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要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让学生获得精神建构的动力。作为传统文化之一的书法艺术,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结晶,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的文字形成到书法艺术日臻完善,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写字教育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从某种程度上说,写字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就如核心素养的根本特质不在于量的积累,而在于生命个体品质与气质的变化和提升。具有主动学习与探索的品质,便属于那些一经习得便与个体生活、生命不可剥离,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的,可能伴其一生的素养。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英语教师孙敬说,英语学科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实现途径,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在语用知识传授与整合式学习中发展语言能力;在中外文化认知与跨文化沟通中发展文化品格;通过课堂提问设计促进思维品质发展;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方式促进学习能力发展。素养的形成并不是靠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实现,而是以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经验和思考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落地的根本和关键,还是每个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在英语教育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需要比以前看得更远、做得更细。

体育教师黄晓鹏分享了体育教研组的尝试和改变,首先是提高体育教师的核心素养,深化体育品格、体育能力以及体育理论知识等专业素养,用积极的态度认识自身的不足。体育教师可借助多种方法、不同手段完善与充实自己,并且发挥榜样的作用。二是夯实学生的体育文化基础,唯有学习全面、系统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才能对体育的理念与认知才能更准确、更深刻,从而培养参与体育的兴趣。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积极地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把握科学锻炼的技巧,从而培育学生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四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例如,在篮球知识教学过程中,先教授篮球的运球、持球、传接球等技术动作,待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后,继续引导学生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练习。最后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爱玩、求胜心强是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小学生享受、体验运动的乐趣,满足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是小学体育教师现阶段需要研究的重点。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科学教师张尽红分享说,若干年前,我看过一则报道,题目叫《他们为什么不鼓掌》。说的是美国的一个教育代表团到上海希望听一节中国特色的科学教育的公开课,下课时听课的中国同行禁不住掌声雷动,而听课的美国同行却面无表情。事后美国同行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这堂课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没有带着一个问题进课堂,也没有带着一个问题出课堂,学生更没有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堂课还有上的价值和必要吗?这些都告诉我们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应该是基于问题的探究性教学,教学的中心是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例如《摆的研究》一课,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问:看到这些摆,同学们有什么想要提问或者想要了解的?让学生自主发问,从而提出问题。针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假设。(预设:与摆锤重量有关、与摆绳长度有关。)这就是探究的过程。最后围绕“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和“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这两个实验,熟悉其实验步骤,并熟练操作,利用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聚焦核心素养落地-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小学科任学科读书交流活动

信息技术教师王梦媛则是以合作学习为切入点,谈到课堂教学方式改变后,自己感受的点点滴滴。她说,在给四年级学生上《奇妙灵活的文本框》这节课时,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利用Word制作一个标准的信封。走了几圈,发现了这些情况,有的学生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学生始终做不出来。一时间找不到两全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发现其他学科的课堂,学生会成立学习小组。信息技术课堂是不是也应该这样试试呢?于是,她让同桌或同排学生成为合作小组来协同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抽取之前格外留心的那几个不能完成任务同学来回答问题,发现抽到的学生中大部分同学都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了,有的小组甚至发现了不同的解决办法,这着实让老师一惊,当众表扬了这些善于动脑,且会相互合作的学习小组,鼓励其他小组的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也积极发散思维。最重要的是她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了,操作能力强的同学也不会在完成任务之后无事可做,找不到解决办法的同学也有了愿意求助的对象。小组合作,让小组中每个学生学会相互帮助,让这些能力有差异的孩子找到一个平衡点,学生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也增加了团队合作的意识,让核心素养也实实在在的落地。

活动最后,老师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重新讨论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通过相互交流分享,梳理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学科教师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条件,要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教师必须从知识型教师转变成素养型教师。学科核心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载体,而学科活动则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能力只有在需要能力的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素养只有在需要素养的活动中才能形成。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拥有什么,才能够给予学生什么。教师只拥有知识,就只能给学生知识。唯有智慧启迪智慧,唯有素养才能培育素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