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禮儀,做客用餐八個注意事項,做個讓人尊重的客人

中國古今餐桌禮儀屬民俗文化的一種,餐飲禮儀可謂源遠流長。

民俗文化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人們認為,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所以用餐禮儀也是我們的必修課。特別是到親友家做客時,懂得用餐禮儀才能給對方留下好的印象。那麼,到親友家用餐時要注意什麼禮儀呢? 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民俗禮儀,做客用餐八個注意事項,做個讓人尊重的客人

1、打消多要食物的念頭

節假日到親朋好友家去做客,難免會被邀請留下用餐。對方也會展示自己最好的廚藝,我們也經常會吃得忘乎所以。但是對於特別愛吃的“好菜”,千萬要打消想多要一份的念頭,因為如果有多餘的一份,當然不成問題。如果沒有的話,徒然造成主客雙方都不好意思。

2、吃東西時不要發出聲

吃東西時要小口小口的吃,吞嚥時嘴巴要合攏,如此才不會製造聲響,干擾別人。喝湯十分容易發出聲響。用湯匙舀湯,若入口前要吹涼湯匙裡的湯,也請小聲吹氣。

3、勤用餐巾紙擦淨手指和嘴巴

吃魚、蝦或者蟹的時候,經常需要動手,嘴巴上也難免會留下一些痕跡。這時,千萬要勤用餐巾紙擦拭嘴巴和手指,否則看起來實在不太雅觀,有時甚至會倒胃口。

民俗禮儀,做客用餐八個注意事項,做個讓人尊重的客人

4、不要探身去拿對面的飯菜

做客的時候,往往人會很多,桌子也會比較大,吃飯時難免會有菜在對面而夠不著,這時千萬不要探起身子去夾。最好的辦法是請最靠近你的人幫你傳遞過來,接到東西后,不要忘了說聲謝謝。取菜時,分量要適中,即使是你最喜歡的食物。

5、不要講述噁心段子

為了調節用餐氣氛,有人經常會說一些笑話,比如啤酒是馬尿、屎殼郎搬家等,讓就餐者聽了倒胃口的噁心內容。尤其一些愛開玩笑的人,這時還喜歡說或者讀一些噁心的段子。不僅影響用餐者的食慾,而且是一個人不文明的表現。

就餐時因為是親密朋友,往往會無所顧忌地談論別人的隱私或缺點,其實這是最不禮貌的行為,因為對方會覺得“你會不會在其他聚會時也談論自己的特別之處”。因此,做客吃飯的時候,多說一些輕鬆的話題,或者說一些過去的趣事,不僅增加就餐氣氛,還能因此加深彼此的交情。

6、不要在餐桌前剔牙

食物屑塞進牙縫,不要徑自在餐桌上就用起牙籤,即使你覺得嘴裡好像塞了一塊大石頭也不要這樣做。喝口水,試試看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如果還是覺得牙縫塞得緊,暫時告退餐桌到洗手間。在這裡你可以好好漱一漱口,或者用牙籤好好剔一剔。

民俗禮儀,做客用餐八個注意事項,做個讓人尊重的客人

7、菜餚中發現異物時安靜地要挑出

菜餚內發現異物:菜裡赫然爬出一隻小蟲時,不要做聲,趕緊用餐巾把它挑出來,然後棄之。不要興高采烈或者大驚失色指與鄰座的人看,因為這種舉動可能破壞別人用餐的心情。

8、餐後去除口中異味

蒜蔥異味襲人:吃多了大蒜或洋蔥,你可能會發覺自己在家裡、辦公室或約會時成為別人躲避的對象。以下幾種方法可以幫你解決問題,也讓別人鬆一口氣:咀嚼併吞食芹菜;用一片檸檬塗抹舌頭和口腔內部;馬上漱口,多漱兩遍;喝少許制酸劑。

民俗禮儀,做客用餐八個注意事項,做個讓人尊重的客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