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能力是一家企業基業長青的本質

導語:有一句話,真實而又殘酷地說明了大平臺高管們的宿命——他們很難分清楚事情的成功,到底是平臺的作用,還是自己的價值。在沈鵬創業之初,很多人無比看好,天使輪就估值到3個億,融資額度5000萬,也有人持懷疑態度。 兩年半過去了, 1000人的公司規模,市場佔比超過60%,沈鵬和他的水滴,成為了這個時代,越來越多創業者學習的標杆。著重於互聯網下沉力量的水滴集團,是否會重新畫一個拼多多的成長奇蹟? 這也許是一個證明了自己能力,而非離開平臺後就一無是處的離職高管創業的故事。但是沈鵬卻說,他創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延續美團價值觀,訪談當天,剛好是9月20日,美團上市的日子,舵舟也在沈鵬身上感受到了,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業務模型,包括生活節奏,他都在致敬前老闆。

組織能力是一家企業基業長青的本質

水滴籌創始人兼CEO-沈鵬

舵舟:2年多時間,水滴發展近1000名員工,並已經接近盈虧平衡了,這個過程一定不容易,很想聽你說說其中的感受。

沈鵬:挺好的,其實說白了,創業就是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狀態。我是一個追求成就感的人,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奮鬥也挺開心的。今天是美團上市的日子,心裡還挺高興的,但更多的是感慨。

現在美團點評的市值是4000億港幣,我覺得,未來4萬億港幣都不是問題。在這個賽道里,美團是第一玩家,它做的是本地生活服務電子商務,本質上就是中國的第三產業互聯網化。中國第三產業的體量幾年前就超過第二產業了,何況第二產業的這些玩家,阿里、京東體量就已經很大了,美團的想象力,遠比這些做第二產業的電商公司大。

美團在很多領域、很多賽道,都把握住了本地生活服務第一的用戶心智。

舵舟:創業是為了成就感,最近有沒有什麼有成就感的事可以分享一下?

沈鵬:其實隔三差五都會有,比如前段時間廣東發大水,我們凌晨發起的籌款,用10多個小時就為災區籌了200萬;比如今年3月,我們獨立付費用戶還是8000萬,到了8月底就超過了1.6億,也挺有成就感;目前,我們接近盈虧平衡了,這也很有成就感。

這些都是結果,因為說到成就感,說結果可能讓人感覺更清晰,但其實最本質的成就感,還是來自於團隊的成長。前段時間我和朋友聊,很多創業者都關注是否能做出爆品,要漲得非常快。爆品是什麼?可能是你思考了很多年,你在某些點想明白了,突然間創業把握住了機會。

我現在更關注公司是否可持續發展,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或者說基業長青,不應該只關注商業模式,本質還是看你這個團隊的戰略、文化和日常管理的組合拳,讓這個組織有持續把握機會的能力。

我對於這些的理解,更多的還是來自於美團。我在美團內部創業了幾次,第一次是參與做團購,後面做美團會員卡、排隊點餐,再後來做美團外賣。美團的第一個爆品是團購業務,這屬於王興想得很清楚了,我們跟著一起幹,執行力強大,成了。後面接二連三地試錯,才做出了美團外賣。

最後的成果來源於王興、老王(王慧文)、穆榮均、阿乾等眾多創業夥伴的積累、磨合和奮鬥,這個團隊能夠持續地像小強一樣,能夠經歷九敗一勝,能夠一次一次跨越每一個挑戰,是由美團公司的價值觀決定的。

舵舟:所以你現在主要的精力都會放在組織打造上。

沈鵬:回顧我創業兩年半的時間,其實內部的溝通管理佔將近一半的時間。 另外1/3的時間對外,參與各種活動、培訓,和一些優秀創業者交流,去看一些新的思路或做事情的方法,借鑑別人的成功。內部溝通,其實就是把外部獲得的信息在內部傳遞下去,剩下的時間,就是偏公司經營了。

舵舟:團隊管理這件事,屬於無論怎麼盡力,還是會有一些避免不了團隊問題。

沈鵬:首先,公司團隊的發展,是一個在不斷磨合的過程,中間一定會出現不舒服的情況,比如大家在磨合中,會有觀點不一致的情況,因為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我能做的是像一個裁判員或者舵手,我的目標是讓這艘船能夠越走越遠,沿著我們的大目標完成一個一個的里程碑。

在這個過程中,我儘量兼顧到每一個老同事,或不同階段加入同事的個人需求,或一些階段性的需求,但這些需求必須在這艘船的價值觀範圍內。

大家在船上共同努力,去實現目標。過程中可能有些人會暈船,有些人因為開得快而不適應,有些嫌棄開得慢,覺得看的風景太少了,就失望了。但沒辦法,我儘量讓這艘船上的秩序和規則公平,更多的是要保證駛向終點,這樣才是對得起大家的CEO,才能對得起大家的共同努力。

創業就是這樣,在持續給用戶創造真實價值的基礎上,再兼顧公司以及股東、員工等方面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