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傷害叫:你的雙休,根本沒得休

"五一"放四天假的消息剛發出時,朋友圈一片興奮的嚎叫。

真的,我們太缺假期了。兩會上所有關於增加假期的提案也都受到了熱烈歡迎。每週放2.5天假、增加七夕、六一假期等提案都在產生了禮花炮般的反響。

但很快大家就回過味:五一多放的一天假,還不是要用週末時間補回來?


有一種傷害叫:你的雙休,根本沒得休


如果這樣,這假我不要了,保證我的週末雙休就好。

正如大實話所言:“晚上不加班,就是小長假。週末能雙休,就是黃金週。”能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輕鬆週末,已經成為當代人的迫切需求。

”我從不加班,因為我從不下班”

—90後的雙休日

原則上講,雙休日的幸福會從週五下午就開始蔓延。即將下班的騷動、興奮夾雜著忙著做完手頭工作的倉促,以及充滿對週末充滿喝酒飯局看電影聚會的各種幻想……

直到下班前10分鐘——喜提新的工作任務。雙休日成為偽命題。

“我從不加班,因為從不下班” ——人民日報2018年的微博調查顯示,能徹底雙休的人不足11.9%,兩天都要加班的佔到32.7%。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人每天工作10小時,甚至休息日也要工作7小時42分鐘。



有一種傷害叫:你的雙休,根本沒得休



對於成千上萬的“隱性加班人口”來說,他們的週末只不過是在copy工作日的自己。

老闆不會逼誰來公司加班,畢竟手機在人就在,任務隨時隨地可能被扔到每個人頭上。就算沒有被指派任務,依然躲不過軟性“被加班”。週六晚上群裡討論業務,要不要一起參與?領導深夜@人,立即回覆還是第二天早晨再說?

微信群裡,跳動的信息不斷翻湧,對於裹挾在工作的浪潮里社畜青年來說,週末=在家辦公。擁有一個純潔無瑕的週末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有一種傷害叫:你的雙休,根本沒得休



《過勞時代》一書中把這種導致過勞的因素稱為“信息資本主義”。

技術的發展和信息革命並沒有把人從社會勞動中解放出來。相反,手機、電郵、微信加速了時間競爭,工作出現24小時化的趨勢。手機把員工職場捆綁在一起,所有時間其實都是職場時間。週末不必去公司打卡,但人依舊坐在家裡辦公。

羅振宇甚至提出996(早上9點上班,晚9點下班,一週工作六天)已經過去,247(一天24小時,上7天班)才是未來。

在鄙視互聯網公司的剝削時,90後小員工白很慶幸週五下班時自己沒有接到新活兒,然而這種愉悅在看到微信工作群【有人@你】時戛然而止

他心一沉:是不是隻有我當上了李總那樣的領導,才會有屬於自己的週末?


圍著娃團團轉,漸崩式輔導

—80後的雙休日


此刻,李總正焦急地站在校門口,從蜂擁而出的孩子中尋找自己的娃。

週六的他起床時間比工作日還早。公司早會可以推遲到10點開,但娃要上的課外班8點就開課了。

這可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小升初啊!馬不停蹄地送小孩上各種補習班,是成千上萬爸媽的週末常態。就算是爛天氣,也要頂風冒雪出門,整個人都處於崩潰狀態。

平時要在客戶的飯局上週旋,要在領導的辦公室中賠笑。雙休日還要在接送孩子上課外班,以及令人崩潰的陪寫作業中,耗盡一箇中年人最後的精力。

99%的爸媽,都被輔導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掐住了咽喉。


有一種傷害叫:你的雙休,根本沒得休



《中國中小學寫作業壓力報告》顯示,75.79%的中國家長和孩子因寫作業發生過矛盾。

而週末長時間的相處,更是將這種矛盾推向風口浪尖。

孩子寫作業,親人兩行淚。講了180遍的雞兔同籠問題,最終是雞同鴨講。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的作業本依舊一片空白,只多了一片委屈的眼淚。李總腦筋打結、急火攻心,吼啞了嗓子甚至氣到腦淤血……即使知道不是所有孩子生來就要做第一,但為什麼偏偏是自家孩子考試不及格?

”漸崩式輔導作業“所帶來的雞飛狗跳一直延續到週日深夜,他心生感慨:還是當小孩好,只需要學學習背背書,週末哪會搞得一地雞毛。


00後的雙休日……


疲憊了兩天的李總漸漸入睡,而李總兒子房間的燈還亮著。


有一種傷害叫:你的雙休,根本沒得休



“是不是我的12歲,就註定要為作業流眼淚?”他把數學強化練習冊和其他20本練習冊摞到一起,邊收拾書包邊擦眼淚,總覺得自己承擔了太多這個年紀不該承擔的煩惱,唯一的心願只想飛快長大:

真羨慕上班的哥哥姐姐,他們的週末一定都在玩!

頭圖設計:嬌嬌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