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交銀國際:發力新經濟,把握科創機遇


【現場直擊】交銀國際:發力新經濟,把握科創機遇


交通銀行(03328-HK)於香港設立的證券及證券相關金融服務綜合平臺交銀國際(03329-HK),近年著力從以手續費收入為主的輕資產業務轉向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業務。

2018年,交銀國際總收入同比增長21.6%,至14.84億港元,受市況不佳影響,經紀、企業融資及承銷、資產管理及顧問業務收入均有所下降,但保證金融資、投資及貸款等業務收入強勁增長,抵消了上述業務之業績下降,由此可見傳統券商業務受市況波動影響較大。

受融資成本大幅增加及經營開支增加影響,營業利潤同比下降2.9%,至4.22億港元,該公司解釋融資成本大幅增長是由2017年期末貸款額大增以及期內資金成本增加所致,由於2018年末的貸款額已有所下降,今年的融資成本或有所改善。

2018年稅後盈利同比增長0.9%,至4.08億港元。該公司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8港元,全年股息為0.15港元。

截至2018年末,槓桿比率由2017年的174%,下降至118.3%。

該公司表示將積極尋找非港股交易增長點,提速傳統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轉型步伐,打造覆蓋全資產類別的跨境資產管理平臺,除此以外,該公司表示,2018年的股權投資重點佈局在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零售等領域,固收方面減少了債券投資,重點配置優質資產抵押結構性融資,以降低市場和信用風險。

2018年,收入佔比最大的為保證金融資和投資及貸款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5.1%和70.6%,佔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1%和46.6%;稅前盈利分別同比增長13.3%和1.4%,佔合計稅前盈利的比重分別為51.4%和62.3%,抵消了經紀、企業融資和承銷以及資產管理和顧問業務的虧損。

業務收入佔比(百萬港元)


【現場直擊】交銀國際:發力新經濟,把握科創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從融資成本的上升可以看出,轉型會增加該公司對資金成本的敏感性,不過與此同時也降低了傳統券商業務所面對的市場波動風險。

在業績發佈會上,管理層回答了財華社等媒體的提問:

Q:粵港澳大灣區打造科創中心,同時科創板也正式設立,交銀國際在這方面有哪些佈局?

董事長譚嶽衡答:交銀國際作為交通銀行的跨境綜合化金融服務平臺,在這方面當然有考慮,有一些措施正在推進當中。就粵港澳大灣區而言,我們專門在前海成立了交銀國際股權投資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主體業務就是拓展跨境金融產品建設,目前該公司已經取得了相應的牌照,並在去年發行了第一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科創項目。

此外,我們將聯動交通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兄弟金融機構,和客戶資源為灣區的跨境融資、跨境投資、跨境資金流動、跨境財富管理提供上市平臺的金融服務

至於即將開板的科創板,交銀國際在數年以前就非常重視科創投資方面的業務發展,我們提前佈局了對於創新技術的投資。近兩年,我們著力提升了科技創新業務在交銀國際整體業務中的比重,我們專門成立了科創投資部,來應對上海科創板的建設。同時也要求各項業務,在收入結構中提升來自創新經濟的比重。

實際上去年來自創新經濟的收入比重可能在70%以上。同時,我們還著力發揮交銀國際(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在長三角地區交通銀行網絡機構的聯動功能,重點佈局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零售等領域的股權投資項目。我們希望在科創板開板後不久,交銀國際在跟交通銀行聯動的框架下,有在可預見將來上市的項目。

Q:香港市場的佣金持續走低,香港證監會也在推在線開戶,推出後佣金戰可能打得特別厲害,目前交銀國際已經在進行轉型,交銀國際在財富管理轉型方面具體有哪些措施?

副首席執行官席絢樺:降低對於交易佣金的依賴是公司戰略的問題,我們前幾年就已經降低了二級市場交易佣金對於整個公司收入的佔比,而且從業績來看,這個佔比是持續下降。

確實券商也在業務轉型,我們在轉型上更多是利用債券和結構性私募去做核心產品。在面對全球性趨勢時,我們需要做一些定製化的私募基金、債券組合,還有我們的波動基金。我們在股票和期權方面也有專門的團隊,與交易所一起推廣股票和期權,這個市場的增長空間在香港還是比較大。

Q:去年交銀國際在探索非港股業務的增長點,非港股業務會面向哪些地區?

譚嶽衡:我們走出去將基於幾個原則:1)優先考慮成本和效益的關係;2)優先考慮近的地方,優先考慮「一帶一路」跟香港連線比較強的地區;3)優先考慮跟交通銀行當地分行聯動的方式把香港業務帶到海外市場,在聯動方式比較充分,並且獲得相當的業務基礎時,才考慮去設立機構。這是我們近期的路徑。

Q:關於「一帶一路」的問題,交銀國際除了2017年替馬爾代夫作為全球協調人發行了兩億美元的主權債,以及2018年完成了一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質企業赴港上市項目,2019年交銀國際還有哪些計劃與探索。

譚嶽衡:我們對「一帶一路」非常重視,這幾年我們都在實踐「一帶一路」國際版的實踐,從條件的成熟程度來看,在近幾年裡優先考慮建設好「一帶一路」債券版會更合適。在香港發行債券,市場空間還是很大。此外,實際上國內的西南西北地區,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地段,這些地段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到香港發行債券,也應該包括在香港「一帶一路」債券國際版平臺上,如果能將沿線國家的債券以及國內段的債券引到這裡來,香港債券市場還是大有可為。

Q:交銀國際提到打造覆蓋全資產類別的跨境資產管理平臺,交銀國際在經營財富管理和資產類業務方面的策略?

譚嶽衡:在做好財富管理業務的前提下,要拓展資產配置,我們的策略是財富管理的持牌中介業務和資產配置的投資業務要平衡發展。以持牌業務為基礎,適當擴展資產業務,反過來又通過資產配置的投資業務來支持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所以今年我們在拓展資產業務的時候,會專注於能夠帶來持牌業務機會的項目,以這些項目為重點,同時在資產配置上,專注於以自有資金和募集資金形成的產品為主的模式,這樣既擴大了資產規模的配置,又增加了財富管理的費用。

我們的資產規模小,資產質量非常好,槓桿率長期偏低,所以今年、明年都有很好的增長空間。

Q:2018年融資成本增長了1.8倍,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投資及貸款這項業務,融資成本增速比收入增速還高,為什麼?

首席執行官程傳閣與財務總監蔡雪燕答:融資成本增加主要是因為銀行的借款餘額增加,第二個原因是基準利率增加,還有就是資金流動性問題(資金成本方面),這符合市場的整體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