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國企掌門人,聚焦“三大難題”精準施策發力

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穩中求進的總基調,圓滿完成了省國資委下達的全年目標任務。2018年全口徑實現營業收入522.2億元,同比增長9.96%;實現利潤總額159.4億元,同比增長27.28%;經濟效益居國內同類企業首位、省屬國企第一。今年1-2月,主要經營指標特別是經濟效益指標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對話國企掌門人,聚焦“三大難題”精準施策發力

面對驕人業績,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蔡任傑卻並不輕鬆。3月中旬,他在接受新華日報經濟週刊記者專訪時坦言,當前特別要破解“錢從哪裡來,人往哪裡去,險從哪裡防”三大難題。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創新找出路,黨建作保障。”蔡任傑表示,要通過主動作為、系統思維、改革創新、整合資源四大抓手,爭當交通強省的主力軍、國企改革的先鋒隊、“強富美高”的排頭兵。

“錢從哪裡來”

【目 標】 投資端、融資端良性平衡,收入端、成本端穩健向好,公司總資產、淨資產、利潤總額等各項指標繼續保持省屬企業領先,重點基礎設施投資資金保障率保持100%。

經濟週刊:春節後江蘇第一個全省性的重大會議就是交通強省建設推進會。會議提出,要發揮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在江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的投融資主渠道作用,您如何理解“主渠道”這個關鍵詞?

蔡任傑:作為主渠道,公司堅持服從和服務於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圍繞“交通強省”戰略實施,未來幾年公司年均投資任務超過600億元,強度是以往年均投資任務的4倍。這裡還必須考慮幾個因素:新建和改擴建高速公路成本高,鐵路港口投資相當一段時間沒有回報;通行費收費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營收和利潤增長速度可能會同步放慢;公司絕大部分投資任務必須通過債券融資方式來完成,伴隨著投資金額大幅提升,還本付息、收支平衡壓力顯著加大。因此“錢從哪裡來”,是公司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破解的難題。

經濟週刊:打算如何破解呢?

蔡任傑:首先是構建大交通資本投資運營佈局,加快推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建,構建高速公路、金融、“交通+”三大板塊資本和產業協同來支持鐵路、機場、港口、航空四大板塊發展的“3帶4”模式。

同時,要積極爭取國家和省裡政策性資金支持,充分利用政策紅利投資符合條件的交通類項目,降低建設成本,積極爭取將省級持有的優質股權和資產整合注入公司,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和投融資能力,強化財務公司資金融控功能,降低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融資成本。

下一步,還要融社會資本,加快資產證券化步伐,多途徑、多方式打造重點板塊上市平臺。比如充分利用寧滬高速上市公司平臺,整合集團優質路橋資產,逐步實現路橋板塊整體證券化。通過參與定向增發、舉牌、換股等市場化併購方式,增加集團控股或參股上市公司數量。擇機加大對一級及一級半市場中擬上市企業的投資,儲備一批證券化資產。

此外,我們還將不斷創新投資模式。比如,完善高速公路以市為主建設的模式,以鹽射高速為試點,並將該模式在徐州、南通等地項目中推廣運用;選擇部分高速公路採取政府收費還貸模式投資建設,減輕地方壓力;繼續推進交通+能源、傳媒、物流、旅遊、大數據等產業拓展。

對話國企掌門人,聚焦“三大難題”精準施策發力

不僅要開源還需要節流,全面推動路橋管理實現新提升,研究超大流量路段通行保暢,不斷降低耗費成本。

“人往哪裡去”

【目 標】 實現“一進一退”人員合理流動,科學構建收費類崗位轉型調整的有效機制,平穩有序完成省界高速主線收費站人員分流退出,切實提高全系統人才匹配度,合理優化幹部結構。

經濟週刊: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未來兩年要陸續取消省界收費站。今年江蘇將率先撤除取消全部省界高速公路主線收費站,成為全國首個高速公路“無障礙出省”省份。這意味著一批收費員將失去工作崗位。對此,公司有什麼計劃?

蔡任傑:事實上,伴隨著高清車牌識別、無感支付技術、5G通信等高速公路營運管理信息化技術的迭代發展,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已經是大勢所趨,未來三到五年即可全面實現。交通控股傳統收費類員工現有10600人,女職工比例過高,平均年齡偏高,家庭負擔壓力較高,無論是轉崗還是調整,對公司來講涉及人員面廣量大,時間緊迫,任務艱鉅,安置收費人員確實是一大難題。但我們的目標是“不讓一個人掉隊”。去年底,5個蘇魯省界收費站和5座跨江大橋撤銷,600多名原收費站員工已成功分流。

對這些職工,首先是優化內部轉崗調整,探索建立內部勞動力市場。優先從收費崗位員工中選拔到道路養護、清排障、服務區經營等其他崗位。其次,注重新興產業吸納。在加強綜合大交通資本投資運營的同時,積極推動提供人力資源支持,特別是新建高鐵、機場、港口、航空公司等服務類、保障類崗位,爭取大交通產業融通吸納。“交通+”產業也優先支持能有效整合內部資源和引入外部資源的項目。

同時,我們還將出臺支持創業政策,設立創業基金支持員工自行創業。要求服務區外包經營的承包商吸收一定數量的轉崗人員。進一步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分流培訓先行一步、技能拓展先行一步”,滿足員工技能提升訴求,幫助員工提升適崗能力,引導員工挖掘自身價值。

“險從哪裡防”

【目 標】 全面風險防控體系有效運行,資產負債率控制在60%以內,全系統新增融資成本力爭控制在4.5%以內,有效保證公司高質量發展持續穩中有進。

經濟週刊:交通控股對外投資項目日益增多、規模快速擴張,資金債務規模巨大,整體風險管控現狀和能力如何?

蔡任傑:從公司巡察和審計情況來看,一些單位在公司治理、合同管理、重大決策、內部控制、糾紛處理、招投採購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患。一流企業必須有健全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才能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提供基礎保障。我們正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確保將風險控制在與公司總體目標相適應並可承受的範圍內。

防範資金風險,將利用併購融資、永續債券、優先股、債轉股等方式積極策劃資本金融資方案,有效放大直接融資規模。著力應對基礎設施項目步入還款和投資高峰期形成的雙重壓力,通過整合、替換、縮短或延長期限等措施,進一步優化債務結構,控制槓桿水平。

防範採購風險,將細化招標與採購全流程配套管理規定,形成健全有效的採購管控閉環。防範法律風險,將不斷完善法人治理機制,建立法治國企建設標準體系,構建科學的、可量化、可比較的標準化指標體系和考核標準。防範廉潔風險,將不斷強化多位一體、多級聯動的監督體系,整合全系統紀檢力量,實現“同頻共振”。

我們時刻高度關注改革調整過程中的員工思想動態、繁重工作壓力下的員工身心健康和快速發展進程中的員工利益訴求,特別是變革過程中對收費員這一群體的影響,在做好妥善安置的同時,主動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運用多種方式營造“快樂工作、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圍。

最後要強調的是,破解三大難題、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總書記對江蘇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通過加強黨建來聚合力、提士氣、作保障,跑出江蘇交通控股高質量發展加速度,用奮鬥書寫交通強省建設新篇章,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作出新貢獻。

記者: 杭春燕 梅劍飛 實習生 雙 爽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新華經濟369”。

頭條號關注“新華經濟分析師”,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