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都”——印度不為人知的勒克瑙

到印度旅遊的外國人一般只知道德里、阿格拉和齋浦爾這個旅遊“金三角”,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地區還有個叫勒克瑙的城市。我最早知道這個名字是閱讀了印度著名作家普列姆昌德的小說之後,因為他筆下的那個朝歌暮宴、紙醉金迷的勒克瑙實在給人印象太深了。他把18世紀勒克瑙城裡的那些怯弱無能但揮霍無度的納瓦布(即貴族)們描寫得如此逼真,以至今日,人們還用“勒克瑙的納瓦布”來譏諷那些趕時髦的人們。據說,當時的王公貴族們整天沉溺於吃喝玩樂、鬥鳥下棋、尋花問柳,完全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因此,勒克瑙也逐漸變成了一座詩文多、園林多、花卉多、香水多和娼妓多的城市。

“文化之都”——印度不為人知的勒克瑙

這個印度最大的北方邦的首府位於恆河平原的中心,恆河的支流戈默蒂河從這裡流過。據印度神話傳說,勒克瑙為印度史詩《羅摩衍那》中的英雄羅摩的弟弟拉克希曼所建。它最早時叫曲女城,公元7世紀戒日王執政時,曲女城一度曾是京城。據說1256年時,一批穆斯林謝克人來到這裡居住。他們請一位名叫勒克那·巴斯的工程師為他們修建一座城堡,並以他的名字命名。久而久之,勒克瑙成了穆斯林聚居的地方,而城市也隨城堡的名字由勒克那變成了勒克瑙。實際上,勒克瑙在歷史上出名還是莫臥兒王朝後期的事。當時,印度北部的一些軍官擁兵自立,割據稱王,勒克瑙成了阿瓦德土邦的首府。1819年,它被英國總督說服,宣佈脫離莫臥兒王朝而獨立成了阿瓦德國。由於國王昏庸無能,英國於1856年將他驅逐,併吞並了阿瓦德國。但事與願違,這一事件竟然成了印度反英大起義的導火線。1857年,起義者在這裡與英軍進行了英勇的鬥爭,並圍困英國總督府達87天之久。現在,英國總督府遺址已成了觀光之處,廢墟牆上的彈孔和槍炮轟擊的痕跡依稀可辨。

“文化之都”——印度不為人知的勒克瑙

勒克瑙在印度歷史上並不十分煊赫,但它在過去200年中留下的名勝古蹟有其獨特的風格和魅力。這些18、19世紀的建築與德里的紅堡、阿格拉的阿格拉堡和齋浦爾的琥珀堡同以莫臥兒時代的作品為藍本,只是華麗和輝煌更勝一籌。著名的巴拉·伊芒巴拉墓宮建於1748年,其最大的特點是用石磚和灰泥代替了傳統的紅砂石料,大門兩側山牆上眾多波斯式的圓頂和莫臥兒式的小亭令人耳目一新。中央大廳長50米、高15米,是世界上拱頂式長廊大廳中最長的。宏偉的圓形拱頂大廳裝飾得富麗堂皇,這在印度同類大廳中也是最顯著的。附近的喬塔·伊芒巴拉墓宮建於1837年,其特色也是不同凡響。白色的主體建築上面是一個金色的圓頂,前面的草地和花圃中間是一個長方形的水池,水池兩邊則是兩個相對而立的白色小陵。三座陵墓遙相呼應,與中間的草地、水池、花圃組成了一個偌大的莫臥兒式的花園。兩大建築群之間是著名的魯米門,建於1784年。高20米的拱門雕刻和裝飾得華美而繁密,拜佔廷式的拱門上再豎3個莫臥兒式的小亭,這在同類建築中是十分突出的,因而成了勒克瑙標誌性的建築。拱門西面是一座1881年建造的67米高的鐘樓,鐘樓明顯是英國和印度式建築的混合物。莫臥兒式建築群中矗立著一座有點歐式的鐘樓,這在印度也是罕見的。

寬闊的馬路,繁忙的車流,優美的公園,高聳的建築,現在的勒克瑙無疑已經步入了現代城市的行列。只要稍加註意,人們還可以發現,在這裡,不僅傳統的得到了保護,而且現代與傳統的結合又是如此完美地得到了體現。乘火車到達勒克瑙時,人們會驚異於拉賈斯坦宮殿般的建築可以成為現代火車站大樓的主體;在綠草如茵的提拉克公園散步時,人們會感嘆於幾個世紀前的瑪克巴拉陵墓竟然與落成不久的古姆提旅館大樓在城市的中心相對而立;到東郊參觀法國人在200多年前建造的馬丁學校大樓時,人們會驚喜於這座南亞地區最大最美的歐式建築仍然沒有失去當年的風韻。傳統文化與藝術的發展與弘揚在這個城市裡到處可見。在那個號稱印度最佳購物場所的“阿密納巴德”區迷宮似的小巷裡,我們不僅可以購買從金銀首飾到絲綢織品的一切手工製品,而且可以觀賞從白銀鑲嵌到玩具製造等傳統工藝的現場製作。在這個充滿流光溢彩的工藝品和五花八門的藝術造型的街市中穿行時,我們似乎觸摸到了印度民間藝術的精髓,強烈感受到了勒克瑙這個“文化之都”的文化氣息。

注:這篇內容作者為人民日報駐印度記者趙章雲,在此表示感謝。

-------------------

立即訂閱:微信搜「不可思議的印度」或 indiasee

新浪微博:@不可思議的印度 (每日更新)

每日原創更新,告訴你印度的點點滴滴,旅行經歷、奇聞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