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在文化與旅遊融合的背景下,富有民族特色的旅遊紀念品日漸暢銷,鄉村山居成為遊客的目的地,全新的旅遊體驗項目、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與當地自然環境、古村鎮等相依相存,形成了地域特色鮮明的文化生態區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

作為“文化+旅遊”的一個組成部分,旅遊產品不僅能很好地反映當地的旅遊特色,更能彰顯濃重的歷史文化。在謀求效益的同時,旅遊產品不斷創新,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產品銷售屢見不鮮。日前,記者走訪了黑龍江省黑河市新生鄂倫春族鄉和北京居仁堂京彩瓷陶藝體驗館(以下簡稱“居仁堂體驗館”),感受其獨特之處。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產品現場展示工序提升遊客體驗度

將旅遊產品製作過程呈現給遊客,讓遊客既能體驗當地的文化特色,又能購買心儀的旅遊產品,促進旅遊模式的升級。

樺皮文化是鄂倫春民族固有的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獨特的樹皮加工工藝技巧,樺皮工藝是純手工工藝的種類之一,在文化人類學上素有“活化石”之稱,其品種繁多、工藝精湛。“衣皮禦寒,食肉充飢,獸皮圍帳,樺樹制具”——樺皮製品更是與鄂倫春人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何將樺皮文化融入旅遊產品中?新生鄂倫春族鄉利用樺皮工藝探索出一條“文化+旅遊”的新路子。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沒有文化的旅遊就不能稱之為旅遊,在旅遊的過程中感受文化的力量,發現不同的文化內涵。將樺皮文化融入旅遊產業是我們發展當地旅遊業的一種方式,樺皮工藝是鄂倫春民族發展和智慧的結晶,需要我們去傳承和發掘。”新生鄂倫春族鄉副鄉長張佳鑫表示,為更好地將樺皮文化融入旅遊產業,2006年,鄉政府扶持辦起了瑟爾魄烏娜吉樺皮手工藝廠,組織樺樹皮手工藝人向青年人傳授製作技藝,傳承鄂倫春樺皮文化。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工藝廠內的空間並不大,各種精緻可愛的樺皮製品或錯落有致地懸掛在白牆上,或看似隨意地擺放在同色系的木製展臺上,畫面十分溫馨。據瞭解,該樺皮手工藝廠以鄂倫春族樺皮製作藝人張玉霞為主體,吸納了本民族的其他婦女加盟,主要生產樺皮手工飾品,如花瓶、嫁妝盒、茶具、樺皮船、搖籃、煙盒、果盤、筆筒等,應有盡有。每個小物件上都刻有美麗的圖案和花紋,並就地取材被塗上了各種顏色。據張玉霞介紹,這些樺皮工藝品很受遊客喜愛,目前年產量達2萬件,成為當地居民就業增收的新路徑。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工藝廠內,正在用樺樹皮進行製作的匠人向遊客展示每一個製作細節——剝取樹皮、浸煮、剪裁縫合、裝飾圖案……井井有條。心靈手巧的鄂倫春人用雙手豐富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更用精湛的技藝為遊客詮釋了匠人精神。

打造文化體驗場景加大文化傳播力度

當今的遊客在旅行過程中不再是單純購物和參觀那麼簡單,而是追求旅行中的體驗和回憶,因此打造體驗場景、讓文化在細節處體現成為一種新風尚。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南有廣彩,北有京彩”,“北京仿古瓷”由“京彩瓷”或“京彩宮瓷”衍化而來,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仿古瓷制瓷和繪瓷的工藝都源於宮廷,該技藝已是北京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一件瓷器,體會“坐遊名山勝景,極目千里”,在居仁堂體驗館有實現的可能。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居仁堂體驗館成立於2014年5月,內設拉坯間、利坯區、泥塑區、彩繪間、窯爐房、設計創意室、茶藝室、小型會議室,體驗館空間環境優雅,獨具藝術特色。這裡聚集了一批傳承京彩瓷制瓷技藝的能工巧匠,遊客可以在這裡進行一次豐富多彩的藝術體驗之旅。

京彩瓷的傳統工藝流程複雜,有設計、作圖、繪瓷、配色、設色、題款、質檢、燒製、定級等近30道之多。一件瓷器的產生,無論粉彩、古彩、墨彩,還是新彩,都有一個操作規範和先後次序的生產工藝流程,京彩瓷的生產工藝繁雜、工藝嚴謹,整個流程都是純手工製作。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在體驗館內,記者看到有些體驗者正在聚精會神地製作包含自己創意的小作品,其中一位體驗者告訴記者:“節假日可以和家人、朋友一同感受陶藝樂趣,把自己的創意變成陶藝作品,同時也可以瞭解京彩瓷的歷史和文化,喜歡的人士可以前往觀看和體驗,既是藝術的薰陶,更是文化的體驗。”

“一件陶藝製作出來需要3至4天時間,目前當地遊客比較多,我們會在線上設置一些活動,外地遊客可以提前看到。‘十一’期間是旅遊出行高峰期,通過提前預約可以在幾天之內完成一次體驗。”居仁堂京瓷文化有限公司經理史琴說。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據史琴介紹,由於京彩瓷博物館初期的展覽只是展示成品,很多人對瓷器並不瞭解,只是進來看一圈就走了,後來,為了讓觀眾更加了解瓷器的製作過程和瓷器文化,這才開設了體驗館。“這樣一來,觀眾可以通過參觀各個環節,瞭解製作過程,同時,也可讓遊客自己體驗一下製作一件瓷器的難度。”史琴告訴記者,居仁堂體驗館成立後,其收入逐年增長,從第一年的15萬元,到第三年已增至90萬元。“截至今年9月,收入已突破100多萬元,其實,收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人群參與度。”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據瞭解,京瓷陶藝體驗項目已經成為北京很多中小學及北京聯合大學的自主選修課程。此外,京彩瓷博物館和居仁堂體驗館是很多社區在黨日、團日、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等重要節日組織體驗活動的重要場所,“我們現在平均每個月都要進行二三十場活動,根據學校的需求,開設繪畫、拉坯、泥塑等不同的課程。”史琴說。

“創新+傳承”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通過創新創造,使最新的開發技術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既保護有形文化資源,又傳承非物質文化,吸引更多旅遊者,實現產業發展和文化保護的雙贏。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中國科學院旅遊研究與規劃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認為,文化首先是人類在生產和生活過程當中創造的,人們應該探索旅遊產品背後的文化元素,這樣旅遊產品才具有真正的地域性、差異性和民族性。國際休閒產業協會執行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休閒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廷表示,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遊的創新基因,文化與旅遊融合的意義集中體現在當地打造的旅遊產品中,融合出創新、融合出發展、融合出效益。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旅遊產品離不開文化的積澱,文化也需要旅遊產品做載體。史琴表示,居仁堂體驗館未來會不斷完善陶藝體驗項目,讓更多遊客來了解陶瓷文化、體驗和傳承陶瓷文化。


文化+旅遊:通過增加遊客體驗促進旅遊產品銷售


新生鄂倫春族鄉鄉長張慧曾在瑟爾魄烏娜吉樺樹皮手工藝廠參觀時說:“家鄉民族文化積澱豐厚、非遺資源豐富,要大力開發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項目,為發展民族文化產業奠定堅實基礎。”她表示,在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方面,要主動發力。一方面,要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加大非遺產品的開發和打造,增加遊客的體驗感與獲得感。另一方面,打造學習和體驗項目,讓更多人瞭解少數民族地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將品牌做大、做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