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第一人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

時代第一人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

如果說有一種人生華麗而不刺眼,鉛華洗盡,返璞歸真,歷盡世間的奢華百態仍清澈如水,那麼這種人生非李叔同大師莫屬。他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他享年63歲,在這63年當中,有39年在俗世中漂泊,後24年一心向佛。

1880年(光緒六年庚辰)10月23日(農曆九月二十日)辰時,李叔同生於天津河北區地藏前故居李宅,學名文濤,字叔同。

時代第一人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

少年時,他是上海灘有名的翩翩公子,風流儒雅,氣度不凡,“二十文章驚海內”;留學日本,李叔同以敏銳的藝術靈感創造了很多中國藝術史上的第一;學成歸來,先後在天津、上海、浙江教書。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教授圖畫音樂課期間,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藝術、淵博的學識和認真負責的態度,開啟了中國近代藝術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學生,著名畫家豐子愷,曾形象地稱“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師在留學日本期間創辦了我國第一部音樂刊物《音樂小雜誌》。他竭力提倡音樂“琢磨道德,促社會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會教育功能。一首《送別》意蘊無限,最後傳唱於大江南北,家喻戶曉,那含意深邃、意境悠遠的歌詞,那恬靜典雅、抒情流暢的曲調,傳唱了一個世紀,潤澤了幾代人的心靈。淡雅的笛音吹出了離愁,悽美的歌詞寫出了別緒。

時代第一人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

在近現代美術史上,大師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執教一師期間,為了改革中國美術課歷來只授臨摹畫帖的狀況,他開設了室內室外寫生課,以訓練學生繪畫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課時採用了男性裸體模特寫生,具有歷史性的開創意義。

提到中國近代戲劇史的發展,人們也不會忘記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留學日本期間,他在東京組織成立了藝術團體“春柳社”。1907年該劇社演出了法國小仲馬編劇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飾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戲劇家松居,他對李叔同的演技極為欣賞。他說看了這個戲,他想起在法國蒙馬得爾小劇場那個女優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時代第一人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

李叔同年輕時,即以才華橫溢而矚目文壇。出家前夕,他將清光緒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間的20多首詩詞編成書卷。其中就有《留別祖國並呈同學諸子》《哀國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稱道的佳作,表現了他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間,他還有30餘首歌詞問世。詞家寇夢碧在《讀李叔同先生詩詞》中說:“叔同先生詞,則兼婉約豪放之長,而題材之博大,內容之深廣,實為突起異軍,超越鄉賢。”

李先生嚴謹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經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個特點,他說:“做一樣,像一樣。”執教一師,他脫下西裝,穿上黑馬褂、布鞋,戴上金絲邊框眼鏡,為人師表,他一絲不苟。

時代第一人弘一法師李叔同的傳奇人生

他1942年10月13日,他寫下這副字成為絕筆,“悲欣交集”四個字。這樣隨意地寫在一張用過的紙上,小巧拙樸,毫無雕飾。“悲欣交集”的旁邊寫了三個略小的字,“見觀經”。三天後,弘一大師沐浴更衣完畢,在唸佛聲中保持吉祥臥姿,安詳圓寂,留下舍利子500多粒。

他的藝術成就為古老而禁錮的中國藝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此中國藝術融入了世界文化,他嚴謹而美學化的教育精神為這個浮華的社會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