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張學良都愛玩兒的運動項目,據說沾上就停不下來

梅蘭芳、張學良都愛玩兒的運動項目,據說沾上就停不下來

來源丨喜馬拉雅APP超級製作的精品課《謙道·于謙首檔音頻脫口秀》

春天,一年之內最好的一個季節,樹發芽了,草泛綠了,人的心情也燥動了。一低頭看草坪,想起了高爾夫球,連玩帶運動,還交友的一項活動,好些朋友也約我玩。

梅蘭芳、張學良都愛玩兒的運動項目,據說沾上就停不下來

後來我一琢磨,一直以為高爾夫球是舶來品,查了些資料才發現,其實我們古代也有玩高爾夫!

古代“高爾夫”成就的佳話

講一個北宋年間的小故事:在江南,有倆縣令,一家有個閨女,一家有個少爺,到了合適的年齡,擇良辰,選吉日,準備結成親家。

女方準備嫁妝時,還要買陪嫁丫頭,先培訓她擦桌子掃地,熟悉禮儀。有一天,這陪嫁丫頭掃著地,看著地上的一個小坑就哭了,也是巧,正好被老爺看見,就問這孩子怎麼了。

這孩子在追問下說了實話,這個坑,是我爹在我小時候挖出來當球窩,教我玩兒球的。

梅蘭芳、張學良都愛玩兒的運動項目,據說沾上就停不下來

原來她爹是這個縣的前任縣令,當年死在了任上,家敗落了,這孩子也被賣了,成了丫頭。

老爺很感慨,大發善心。怎麼發善心呢?他女兒先不嫁了,要先給這位前任縣令的女兒找婆家,把準備好的嫁妝給她用。

男方本家也是個縣令,一聽,心說,憑什麼光你做好人,我們也摻一股,前任縣令那女兒,我兒子娶了!

這件事在當時被傳為美談。不過,哪有結婚頭幾天給人換一媳婦的呢?但那個時代就那樣。

這個球,宋朝時叫捶丸。捶打的捶,四喜丸子的丸。

梅蘭芳、張學良都愛玩兒的運動項目,據說沾上就停不下來

再往前追溯,唐朝時叫步打球,步行在地上打的球。它區別於馬球,騎在馬上打的球。

雖然電視劇裡楊貴妃、太平公主都會騎馬打球,但畢竟在全國來說是少。

大多數女孩們看男孩騎著馬打那球挺好,自己就研究出來一種叫步打球,不騎馬,走在地上步行打球,也是拿著球杆,球杆上面彎一點前頭,打這球往門裡打。

這是唐朝女人的專屬運動。

進階的“捶丸”

當時打這種球要用到球杖,還要兩隊比賽,打進坑裡面才算贏。慢慢地,遊戲改名叫捶丸。

從北宋開始,男人也好玩,不願意騎馬的也都加入到捶丸的遊戲中了。

流傳到元朝時,有人還編了一部《丸經》,專門介紹捶丸的玩法。有兩位大名人也愛玩兒捶丸,他們是趙喆和完顏璟。

梅蘭芳、張學良都愛玩兒的運動項目,據說沾上就停不下來

有人猜測,蒙古人西征說不定也把捶丸帶到了西方。高爾夫是在14世紀末15世紀初在荷蘭和英國出現的,比蒙古人西征晚了一二百年。

等蒙古人被打跑了之後,明朝人還是接著玩捶丸。有位玩捶丸的“名家”,他就是明宣宗朱瞻基,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代孫,他玩的是兩根棒兒,這兩根棒兒前端彎曲,像極了高爾夫球杆。

這位皇帝玩球的狀態被人記載了,那就是明朝留下的宮廷畫《明宣宗行樂圖》。

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明朝亡了國,捶丸也跟著消失了。清朝時這個遊戲都斷了。

一直到清末,又有人開始玩這個遊戲了,但不叫捶丸了,叫高爾夫了。這是從國外帶回來的。

我看過一張末代皇帝溥儀的照片,穿著很正規的高爾夫的球衣,戴著帽子,舉著球杆,姿勢還很專業,非常的漂亮。

梅蘭芳、張學良都愛玩兒的運動項目,據說沾上就停不下來

張學良玩入迷,還組織過一個漢卿高爾夫球隊。梅蘭芳先生也有一張打高爾夫球的照片,穿的是西裝,可能也就是擺個姿式。

高爾夫,有人叫它綠色鴉片,一沾上就跑不了,好玩極了。

我們說它是綠色氧氣,陽光友誼,強身健體,古代捶丸也講究這個,貴和君子之風,也講節制。運動量不那麼大,不會呼哧帶喘,很平和的一種玩法。

現在咱們也不敢斷定,高爾夫到底是不是之前的捶丸留傳到歐洲的,但是我覺得這兩種玩法非常像。

我覺得那個挺好,不需要太大的地方,在自己家裡、公司家裡挖一坑,省得出去風吹日曬,也是一種懶的想法。春暖花開,你準備去打高爾夫了嗎?

關於主播和課程:

于謙,你知道的A面: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搭檔,專業捧哏的“謙大爺”;你不知道的B面:動物園園長、搖滾協會副會長、業餘生活裡的“頭號玩兒主”。

《謙道》一檔專門教你玩兒的節目,五十年玩兒的門道和經驗,讓你隨時隨地“玩商”在線!工作有意思,秒變打怪升級小馬達;生活不無聊,化身活力四射情趣王;聚會不沉默,閃耀全場交際小能手。我們的宗旨是:專治各種不開心!我們的目標是:幹掉人生的無聊!

關於喜馬拉雅:

喜馬拉雅,中國知名音頻平臺,4.8億用戶的共同選擇。不用看,聽喜馬拉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