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世者告诉你:佛经应该这样读

有人说:佛经很难读,读不懂。

也有人说:佛经不是靠读的,是靠悟的。

可是佛经究竟该怎么读呢?下面由觉世者带你走进佛经的世界。

觉世者告诉你:佛经应该这样读

以《金刚经》第一章为例。

《金刚经》第一章是这样的:

法会因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我们应该读什么呢?答案是读标题:“法会因由”

整部金刚经的精华都在标题当中,不但要读,还要牢牢记在心里。

觉世者告诉你:佛经应该这样读

那下面的小字要读吗?心中要是有信,自然可以不读;心中若无信,还是要读的。这段话意思在告诉我们,佛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与什么人说过这句话。告诉由来,请你相信:法会因由,这是我佛亲言,毋庸置疑。即小字皆是加“信”之语。

佛语的简单就像我们中国的成语一样,精简,却蕴含大道理。佛语简单,是为方便我们在生活中体会的。我们每个都在生活中,衣食住行少不了,不说挑水砍柴,我们每天谁不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呢?精简的佛语,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之余有时间细细体会它的禅意,而不必抱着经书诵读。

觉世者告诉你:佛经应该这样读

佛教有句话:开悟之前,挑水劈柴;开悟之后,挑水劈柴。佛教也是很注重生活的呀,天天抱着经书读而远离生活劳动的中,是无法体会到佛的真意的。

四字成语,可以为语也。语言文字,后于生活而诞生,却为接下来的生活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法会因由,法,方法的法,法子的法,会,会逢,体会,因,原因,由因由。

每一个字都是灵活机动的,四个字组在一起:方法在体会事物因何而起,便是无上妙法。

觉世者告诉你:佛经应该这样读

在你与朋友产生误会的时候,法会因由,他为什么这么做呢?他是怎样的人呢?溯本追源你会明白他行为的动机和为人怎样。

在你与父母产生争执的时候,父母为何这么做的?是不是出于好心呢?法会因由,让你看到父母慈爱的内心与难以表达的关心之情。

在你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我哪一步做错了吗?法会因由,带你一步一步找到问题根本。

。。。。。。

佛语有限,智慧无穷,要想明白还需在生活中多多体会。

佛经的真谛正是生活的真谛,且行且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