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铤而走险,杀人的勾当干多了,有的很会保命,有的则越发作死。

戴笠的四大杀手中,像陈恭澍这种就是极会保命的那种,退出江湖后,你连人影都寻不见,从黑暗中来回黑暗中去。沈醉呢,则是用识时务的方式保命,国民党大势已去后,先弄了个起义将领的待遇,跟着又以披露军统内幕的方式换来了所谓的改过自新。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但赵理君却属于另外一个极端,手上沾的血越多,越嚣张跋扈,无法无天,典型的獠牙越龇越凶的恶棍,最终落得个犯众怒,被处决的下场。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军统的四大杀手都不是简单的亡命徒,都是有头脑、有胆量、有手段的狠人,赵理君算是其中的佼佼者。早期的时候,这家伙还是个文化人,教书的,因为不甘现状,敢闯荡,他加入过共产党,干过民团,1931年叛离共产党后,最终投奔了戴笠的军统。赵理君的军统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在上海搞暗杀,对颇有能力的恶棍来说,这阶段赵理君很是如鱼得水,也正是靠着这一阶段的出色表现,他渐渐地成了戴笠的心腹干将。

轰动上海滩的三桩暗杀,桩桩艺高人胆大。

杀民盟大同盟领导人杨杏佛,赵理君执行的是当街射杀的方案。1933年6月18日早上6点多,赵理君带领四名特务前往选定的暗杀地点——亚尔培路、马斯南路拐角处。赵理君负责在车上指挥,其他特务则分别埋伏在四周。约8时左右,杨杏佛带着长子杨小佛坐车进入暗杀范围,杀手迅速开枪,杨杏佛当场遇害。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杀上海滩报业大亨史量才,赵理君是在史量才回上海的长途中下的手。早早地等在途中,乘其不备果断下手,又是一个当场索命。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杀北洋老资格,争议汉奸唐绍仪很惊心动魄。赵理君利用唐绍仪痴迷古董的特点,事先买通了一位跟唐绍仪相熟的掮客,然后以上门卖古董的名义伙同这位掮客进了唐绍仪的客厅。这次暗杀没有动枪,用的斧头,而那把劈死唐绍仪的斧头就藏在古董花瓶里。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跟制裁标准汉奸还不一样,赵理君的这三次暗杀都算是见不得光的脏活,前两位是社会进步人士,第三位有资格、存争议。这意味着什么?功劳内部能讲,但绝不能拿出来晒。据说老蒋要处决赵理君的时候,这家伙还试图向老蒋报功,这功能报嘛,越报死的越快。从这个角度讲,这是个真嚣张,假聪明的主。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赵理君军统生涯的第二段,是1941年后帮老蒋封锁晋南到河南洛阳的通道,为的是控制阎锡山以及阻止进步人士、青年学生渡黄河,取道晋南去延安。这等于是成了地方的军统实权人物。但从事后看,戴笠对赵理君的器重,最后直接把这恶棍器重到阎王爷那里去了。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在黄河渡口,赵理君以检查为名,敲诈勒索,胡作非为,打砸抢杀无恶不作,更夸张的是,他不仅杀老百姓,连军统的对头,中统的过路特务也杀。在洛阳,赵理君还兼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华北战地督导团督导专员一职。利用这个实权身份,这家伙居然勾结当地的土豪、帮会流氓,肆无忌惮地做起了鸦片生意。1941年底,赵理君的督导团公然用枪支土匪换鸦片,数量有几船之巨,结果被河南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韦孝儒的部队查获扣押,赵理君的手下被处决。敢杀赵某人的人!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1942年3月15日,趁着韦孝儒来洛阳出席省府会议,赵理君居然直接来了个先绑架,再杀害。光天化日之下,还是军政要员开大会的时候,敢这么干,如此嚣张,犯众怒,谁救得了。得知手下要员失踪后,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要求迅速彻查,几天后,调查结果出来了,凶手直指赵理君。这家伙嚣张到何种程度?居然毫不在乎地承认了,军统杀个人有什么了不起。可嚣张跋扈的恶棍也不想想,得罪了封疆大吏,重庆还有想搞死你的中统,罪证把柄这么明显,还能有活路。

他是戴笠手下的四大金刚之一,没想到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

大概这家伙是觉得戴笠这位江湖大哥能罩着他。但戴笠怎能大过“众怒”吗?最终赵理君被老蒋下令处决。没能救下自己的心腹干将,戴笠很惋惜,他说,赵理君是一位勇于冲锋的同志,是组织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