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失色:被管理毀掉的大白汽車

2018年初,趣店CEO羅敏在“我是羅敏”的微信公眾號上發佈一篇名為《我們的目標:一家千億美金的公司》的文章,他稱未來趣店要成為一家市值1000億美元、擁有團隊超過10000人的公司。

羅敏說這話的時候,趣店的市值在50億美元左右,而一年後的今天,再審視這句話的時候,趣店的市值徘徊在20億美元。相比一年前,羅敏和趣店離當時的目標更遠了。

趣店失色:被管理毀掉的大白汽車

從趣店的重點項目大白汽車的管理失效,我們或許可以一窺趣店市值腰斬的秘密。

為了大白汽車項目,趣店前後總共招募了大概660人左右的管培生,這660人是從全國一萬多人裡挑出來的”。這些管培生中,最差的學歷也是211高校畢業的本科生,其中有不少985的碩士。為了吸引人才,趣店曾給管培生們開出了很有吸引力的薪水,承諾每月1萬元無責底薪,每年18薪。

支撐大手筆投入的是趣店創始人羅敏對大白汽車的信心和期待,作為羅敏親自帶隊孵化出來的項目,趣店希望大白汽車能成為其躍升千億美元市值的發動機。

大白汽車項目上,趣店延續了一貫快速佈局的作風,從2017年10月31日第一家大白汽車門店在廈門落地,兩個月之內就在全國開出了175家門店。

趣店失色:被管理毀掉的大白汽車

從當時來看,大白汽車確實是天時地利人和兼具:就“天時”來說,大白汽車項目站在風口上,項目推出前後,市場上出現了彈個車、毛豆新車等一批類似主打汽車融資租賃模式的新車商;從地利上看,大白汽車深耕三、四線小鎮青年,開闢空白市場;“人和”角度而言,大白汽車招聘了一批高學歷的管培生,不論是學習能力還是執行能力都極強。

但是事情卻沒有按照預期的那樣順利進行,問題逐漸一個個地暴露出來。

第一個暴露出的就是團隊專業度問題。一位趣店離職員工稱,大白汽車最開始是趣店創始人羅敏帶隊,後來由高級副總裁許龍負責,問題是這兩個人都不是汽車行業出身的資深人士。

“項目啟動之初,高管們原話:我們很簡單,我有錢,他有車,我們買來進行分期”,週四維認為,“可是他們不知道汽車相關的太多了,保險,客服,車務,採購等等一系列的部門都沒有(專業人士),趕鴨子上架,都是從0開始的摸索。”

不僅是高層缺乏行業經驗,大白汽車整個團隊在這個領域都是小白,660多名管培生,要麼沒有工作經驗,要麼來自各行各業,“以前做文員的,做編輯的,做教練的,現在去賣車”。他透露,在入職大白汽車之初,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招聘助理,“看了一兩百份簡歷,只發現一個人是汽車相關行業出身,後來負責零採(零時採購)業務。”

趣店失色:被管理毀掉的大白汽車

弊端明顯的賽季制度,在大白汽車項目上,擁抱變化的另一個體現是管培生們每兩到三個月就會調動一次。大白汽車實行的是一種叫“賽季”的制度,一般兩到三個月為一個賽季,對所有人進行考核。排名好的調到業績好的地區門店,排名差的調到業績差的地區門店。

但是一位前管培生表示,賽季制度的弊端也很明顯——一個員工剛呆兩個月對當地熟悉了就要調走了。

讓人眼花繚亂的項目,大白汽車、唯譜家、趣學習、相同,這些讓人眼花繚亂的項目以驚人的速度成立,然後又以驚人的速度被拋棄。

另一位趣店離職員工認為,趣店不一定做不成這些事情,但是很多項目需要行業積累,趣店放棄的太快了,“汽車、家政行業需要挖三米的井才能見到水,趣店才挖一米就放棄了。”

“我們在業務上擁有的是C羅級別的轉身速度”,羅敏也以此為傲,他稱,趣店時刻準備著做一些新項目,公司裡面,永遠都在測試三、五個項目,凡是能跟互聯網相結合、高成長率的項目都在做測試。在他看來,“創業是孤獨的,這種孤獨在於,創業永遠在不停做產品,不停的放棄產品,然後重新做新的產品。”

管理之殤,2018年1月初,網絡在線答題正火爆網絡,羅敏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動,趣店旗下大白汽車以1億元廣告費贊助映客旗下的“芝士超人”。

根據一位映客人士透露,這一個億的談判過程只有一個通宵。面對別人的驚歎,羅敏表現鎮定,表示只是“正常廣告投放”。

“保守估計,通過這樣的渠道,1億投放可以獲得約500萬用戶,這個量級可能是傳統投放渠道的10倍。”在之後的媒體採訪中,羅敏認為這次投放很划算。

大白汽車的億元廣告費實際上只是聽了響,對用戶拉新基本沒什麼幫助。

出手大方,敢拿重金砸市場,是外界對羅敏和趣店的印象。

趣店失色:被管理毀掉的大白汽車

在趣店孵化的各個項目上,出手闊綽也是常態。李默舉例稱,在“唯譜家”項目上,為了讓家政公司介紹阿姨,趣店給出了高額的中介費,介紹一個阿姨給四、五千元,他見過最高的甚至高達九千。李默感慨,“介紹一個阿姨賺的中介費快趕上我們一個月工資了。”

為了推廣項目打開市場,“唯譜家”也曾不計成本地贊助一些高端小區物業的活動,“一個200平方米的場地租一回多少錢,任由對方開,五千?行,一萬?行,兩萬?也行。”

在離職員工眼裡,趣店對待員工也很大方,除了用18萬高額年薪僱傭管培生和以百萬年薪招聘18名90後CEO助理之外,大白汽車各地招聘的普通店員的薪資也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一般城市招聘的底薪是7000元左右,外加提成,其他城市也能給出四、五千的底薪”,李默稱,這種薪資水平遠超當地平均薪資水平。

除了薪資之外,趣店在吃住行福利方面都讓員工感到滿意:每個管培生每個月有1000到1500元的餐補,出差住酒店公司可以報銷,出差的動車票和飛機票都可以報銷。

2018年2月,趣店集團在廈門舉行上市後的第一次公司年會,近兩千名趣店員工從全國各地飛抵廈門,三天的年會過後,他們拿著公司為他們買好的機票飛回家鄉過年。

這種大方也催生了資源浪費。

到了後期,財務對員工打車報銷的要求稍微嚴格了一些,要求他們提供打車時間和打車原因,“但也不怎麼查,只要不是太囂張就行”。

三流的企業管理靠人,二流的企業管理靠制度,一流的企業管理靠文化。管理的目的不是管理人,而是激發人;能夠達到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不是制度,而是企業文化。人可以逃避和鑽制度的漏洞,但卻無法擺脫企業文化和氛圍的制約。

小微公司要發展,要壯大,必須重視管理,這也是企業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當一個小企業只有10多個人的時候,老闆還能管的過來,當企業幾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時候,就要靠制度,甚至企業文化來進行管理了。然而如何塑造企業文化?我認為如下幾點是比較重要的:

1、確立企業文化內容,如價值觀(核心)、企業精神、發展願景與使命,社會責任等;

2、建立公司規章制度,將企業文化理念融入到經營過程中,依靠制度執行逐步落實企業文化建設;

3、不斷宣傳佈道,如建立企業文化宣傳欄,公司內部刊物制度等;

4、充分利用典型案例強化,如海爾砸冰箱事件、這麼多年仍然刻骨銘心,體現了海爾質量管理的決心;

管理是沒有定式的,管理的終極形式就是沒有管理了。

人管人,管死人,唯有制度健全、文化落地,企業才有希望。希望跟大家一起來探討企業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