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到底是"江南"還是"江北"?

無論從自然地理區域來劃分,還是以人們普遍認知的傳統江南區域範圍來看,靖江,這座位於江蘇省蘇北平原南部、長江北岸的城市,都與“江南”無緣。但外界宣傳中的“蘇中小江南”,以及當地人素來“親江南”的自然流露,總是讓“江南”與靖江密切關聯起來。這並非全然是靖江人的牽強附會,而是與這座城市的地理成因和長期以來形成的歷史文化有深刻淵源。

追溯到五六千年前,古長江流域還未有廣泛的人類活動,由於水量豐富,徑流含沙量少,很長一段歷史時期,也未造成河口三角洲的發育。此時,長江河口還處在鎮江、揚州一帶,靖江更是未見雛形,它處在海灣當中,僅有孤山這座小島懸於其中。隨著長江本身徑流、風浪、潮汐等自然條件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江中的沙洲得到發育,它們有的聚沙成洲,有的則湮沒江底,江岸也在長江主流的南北擺動中此淤彼坍。

靖江,到底是

圖片來自:靖江日報社

據《靖江縣誌》載,三國時期揚子江海口“百里之洲隆起”,靖江的雛形——馬馱沙才出現在長江之中,並開始了作為江中沙洲坍淤無常的變化過程。至明成化七年(1471),靖江獨立成縣,這塊沙洲仍居於江中,與長江北岸隔江相望。一直到明末清初,靖江向北並岸,才從地理區域上真正歸屬於“江北”。

從江中孤島的彈丸之地,到今日六百餘平方公里的土地,靖江的形成受長江所限,也拜長江所賜。江水滔滔千萬年,從未劃分過南北,而被長江育成的靖江,與北岸連接後,也並未就此切斷與江南的聯繫。隋唐至明初,靖江屬北岸泰州、泰興等地管轄。至明洪武二年(1369),全境隸南岸江陰,建縣後,更有四百餘年隸常州。行政區劃上長期與江南同屬,讓靖江保持並沿襲了江南諸多文化特徵。

靖江,到底是

攝影:繆自永

水汽瀲灩的水鄉澤國,是靖江常見的江南式景觀,靖江人稱“活水繞城”。來自長江的水,通過縱橫密佈的河港通向靖江各個村落,流向每家每戶的房前屋後。臨水而居的靖江人,過去用這水淘米、洗菜、洗衣、養魚,也用這水灌溉出眼前的萬畝良田。如果倒回去幾十年,靖江的淡竹還豐富,除了平行分佈的農田、房舍、河流,還有細而密的竹林清瘦又輕盈地立在屋後。清風颯然而至,怕是沒有比靖江鄉村更具詩意的田園生活圖景了。

吳儂軟語常被視作惹人留戀的江南音色,殊不知,作為現代吳語在長江以北僅存的幾處“飛地”之一,靖江常有吳語在耳畔迴響。消遣娛樂時,人們聽的是發源於無錫、常州等地以吳語唱就的錫劇唱段;祈願祝禱時,佛頭說唱的是傳承數代以吳語編就的講經寶卷……非江南人到了這裡,反倒要失了不少樂趣。

靖江,到底是

攝影:黃彬彬

最能體現一地風味的美食,在靖江也帶有江南的精緻與細膩。

“江南水國也,魚為夥,亦為珍。”清朝陳鑑在《江南魚鮮品》中細數了江南魚類的品種與性味。坐擁52.3 公里優質長江岸線,讓靖江天然享有“中國江鮮之鄉”的美譽。至今我仍記得在斜橋鎮一家路邊小館喝到的一碗魚湯。做法簡單,但一口下去,那股“鮮”如有穿透力,從味蕾沁入五臟六腑,無一處不服帖。更別提長江三鮮——鰣魚、刀魚、河豚帶來的誘惑力了。聽當地人回憶,過去村子裡誰家煮河豚,全村人都能知道。不消口耳傳送,河豚只要一下鍋,“鮮”味就自動散逸到村子各個角落了。刀魚的鮮,在靖江同樣名聲在外,尤值得一提的還有處理刀魚時的精細。刀魚鮮美異常,但魚刺極多。靖江人想出來一個辦法:將刀魚攤放在一張豬皮上,用刀背一拍,魚刺便全部粘在了豬皮上,如此便可無憂地享用刀魚的鮮美!

極具江南特色的小籠包,到了靖江,也有更豐富的做法——蟹黃湯包,以豬皮、老母雞等熬好的高湯冷卻後成透明皮凍,再取手工拆出的當季蟹肉、蟹黃攪拌做成肉餡,包好後上屜蒸。熟了的湯包,皮凍裹起來的肉餡化開成湯,蟹肉的鮮、高湯的醇,全在這一“碗”用來喝的湯包裡了。

靖江,到底是

攝影:龍馬

從自然地理來區分,人們常以長江為界,講述南北差異。但其實在靖江,江南江北的差異並不顯著,這是我在靖江八圩港乘坐汽渡時深刻感受到的一點。八圩港位於靖江中部,自清代時便是從靖江去往江南的重要渡口。百年來,渡船的材質從木質變為鋼質,動力從人工過渡到機械,功用也從渡人到人和汽車皆可……八圩渡口見證了過去人群等待的喧囂、怒吼江濤中的危急、水手搏命救人的英勇,也參與了數代靖江人從這裡前往江南時或躊躇忐忑、或意氣風發的心事。而當今日,我和諸多下班的人們一同乘坐輪渡去江對岸時,夕陽正緩緩沉入寬闊的江面,餘暉均勻地給長江兩岸抹上一層金黃的暖意,人們就在落日和江水濤聲中,完成了南來北往。

這一刻,江水沉浮眼前,南和北已然沒有分別。

文字根據線上傳播方式對原作有部分刪改。

撰文:賀靚。內容來自:《風物中國.靖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