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分成东魏与西魏,都是魏国,那他们互相怎么称呼?

澹奕


北魏王朝在经历了孝文帝太和改制以后,迁都来到河洛之地的鲜卑贵族迅速的腐化了。

北魏朝廷与北方的汉族大姓们相互政治合作,汉族的大户们也加入了北魏的上层政治中去,从而形成了以鲜卑族皇族为主、汉族等共同参与的政权。这个政权由于有了大量汉人的参与,民族矛盾得到了一定的缓和,然而由于改制用力过猛,在鲜卑内部出现了裂痕,乃至于分裂 !鲜卑贵族中的保守派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他们拒绝汉化。此时北魏朝廷由来已久的民族矛盾已经转化为阶级矛盾,此时种姓不再是主要的矛盾,政治地位才是斗争的根源。在强势皇帝孝文帝在位时,反汉化势力就蛊惑太子发动北逃时间,孝文帝只好以斩杀太子来震慑各方!由此可见,鲜卑贵族的内部冲突程度。

孝文帝死后的二十多年里,这种矛盾进一步的发展、酝酿。终于在孝明帝正光六年,在北魏的后方,阴山草原一线发生了改写历史走向的六镇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引发了关陇与河北的大起义!这三股势力,共同向洛阳朝廷发难,北魏朝廷用尽了全部国力,勉强与各方打成平手,相互僵持在一起。就在六镇起义的同时,坐镇晋阳的契胡族酋长尔朱荣广纳英才,将六镇的中下级政治势力全部纳入麾下。尔朱荣带领着这些英才以及契胡族部曲起兵,直插洛阳朝廷,一举攻克了北魏政权,诛杀胡太后和小皇帝,并且发动了“河阴之变”,将洛阳朝廷的高层官员和洛阳显贵全部诛杀,死者两千余人!

尔朱荣取代了洛阳朝廷,然后再立北魏宗室为傀儡皇帝。自己带领着亲兵将河北的葛荣起义剿灭,派遣族侄尔朱天光和贺拔岳、侯莫陈悦、宇文泰等降平定了关陇起义。尔朱荣的权威达到了顶峰,他把尔朱家族的重要成员全部安排在朝廷要职和地方要害。尔朱家族从朝廷到地方彻底控制了北魏的天下!

然而,随着尔朱荣的跋扈擅权,傀儡的魏帝越发不能容忍,利用尔朱荣朝见的机会,猛下杀手,一举将尔朱荣诛杀!此举虽然干净利落,然而却真正将北魏朝廷推向了万劫不复!尔朱家族的势力不能善罢甘休,立即组成联军向洛阳朝廷发难,踏平了朝廷,诛杀了魏帝。但是由于尔朱家族人多势杂,内部斗争倾轧不断,又没有主心骨笼络各方人才。因此,当年追随尔朱荣的人就纷纷自谋出路。

首先是高欢以出镇河北为由,打算慢慢脱离尔朱氏。随后,一大批人才由聚集在高欢手下,最后,高欢彻底与尔朱氏决裂,并联合各方剿灭了尔朱氏,取得了北魏的实际控制权。就在同时,关陇尔朱天光集团中,由于尔朱天光本人东归后,参与尔朱氏之争,脱离了关陇集团。而关陇势力就由贺拔岳接管,不久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宇文泰又全盘接收了关陇势力。

从而,形成了以宇文泰为首的关陇势力与高欢为首的山东势力的对立态势!北魏朝廷从六镇起义开始,到此时的宇文泰与高欢的对立,形势才基本固定下来。

高欢取代了尔朱荣,把持着北魏朝廷,立元修为皇帝,是为北魏孝武帝(宇文泰集团称孝武帝,高欢集团称出帝)。孝武帝不满高欢的专政,公开与高欢决裂,高欢当机立断,从晋阳打到洛阳,孝武帝只好带着众人逃到关中,去投奔宇文泰。

宇文泰也接收了孝武帝,不久就鸩杀了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这个被后世史学家认为是西魏。

孝武帝的出逃,高欢另立了新的北魏皇帝,后世史学家认为是东魏。

从此,北魏彻底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但是掌权的分别是高欢和宇文泰。鲜卑皇族彻底丧失了实际统治权。

对东魏而言,认为元修抛弃了朝廷、抛弃了百姓,根据儒家的理论“为百姓而设天子,非为天子而设百姓”,高欢的东魏集团认为自己是北魏的真正继承者,而贬称西魏为‘’僭伪‘’。

对西魏而言,自己的法理来源于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修,故而关陇集团是北魏的继承者,宇文泰集团贬称东魏为‘’僭伪‘’。

但是由于《北齐书》、《周书》、《北史》都是唐朝人编纂的,而隋唐的政权来源于宇文泰集团,因而,这些史书称西魏为“魏”,而称东魏为“东魏”,以示区别。虽然没有对东魏以‘’僭伪‘’相称呼,但明显的认为西魏是北魏的继承者。


历史细细说


东魏和西魏都是“后人”的说法,站在东魏和西魏两家自己的立场上,题目的问题是当时他们互相怎么称呼对方,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魏国,没有什么东魏或西魏!”

北魏末年权臣高欢控制朝政,末代皇帝孝武帝不甘心受制于权臣,想要摆脱高欢的控制,当时占领关中的军阀宇文泰对孝武帝表现得很忠心,孝武帝于是天真地以为跟着宇文泰会比跟着高欢的日子要好过。

当时高欢的大本营在晋阳,而魏国的首都在洛阳,534年夏,魏孝武帝趁高欢不在洛阳,自己导演了一场跑路的大戏,他先是下诏南征,声称要去讨伐梁朝,暗地里准备人马,实际上趁机带着亲信从洛阳西逃去长安。孝武帝跑路后,高欢曾派人去劝孝武帝回洛阳,孝武帝当然不理他。

534年10月,高欢派人给孝武帝送去最后通牒,说只要陛下回来,一切如旧,你还当你的皇帝,如果不肯回来,国不可一日无君,我就只有另立新皇帝了。于是高欢召集群臣,拥立清河王世子为新皇帝,是为孝静帝。

高欢拥立孝静帝,造成北魏同时出现了两个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北魏变成东魏和西魏,可是站在东魏高欢一派的立场,孝武帝的跑路,是抛弃自己的群臣投靠割据关中的军阀,高欢拥立孝静帝登基,意味着孝武帝依靠宇文泰建立的西魏是地方割据政权,孝武帝的皇位已经被孝静帝取代,西魏不过是北魏的军阀拥立孝武帝非法割据一方罢了。


孝武帝死后,高欢跟大臣们商议要不要为孝武帝服丧,大家都说皇上都不要我们了,我们还跟他服什么丧啊,现在全国跟孝武帝有关系的,就是前皇后高氏(高欢的女儿,孝武帝曾娶高欢的女儿为皇帝,孝武帝跑了以后,高欢的女儿没有跑)跟他有关系,让前皇后高氏为孝武帝服丧就行了。最后东魏也没给孝武帝举行国丧,只让高欢的女儿以前皇后的身份给孝武帝服了丧而已 。可见,站在东魏立场上,已经不承认孝武帝是合法的皇帝了。

但站在西魏宇文泰一方的立场,孝武帝是你高欢自己拥立的北魏的惟一合法的皇帝,现在孝武帝跑到我这里来了,意味着北魏的首都从洛阳迁到了长安,这只是迁都,不是改朝换代,孝武帝到长安得到宇文泰的拥戴重建朝廷,可是,皇帝还是以前的皇帝,朝廷还是以前的朝廷,反倒是高欢,是逼迫孝武帝这个惟一合法的皇帝逃亡的逆贼啊!高欢拥立孝静帝,就是谋反篡位,孝武帝和宇文泰一方自然不承认孝静帝是合法的皇帝。


本来从合法性上讲,宇文泰有了孝武帝,比高欢是更占理的,可是孝武帝到了长安,跟宇文泰也搞不好,宇文泰一气之下,让人送毒酒,居然把孝武帝给做掉了,重新拥立了新皇帝,这样宇文泰跟高欢就没什么两样了,你俩大哥莫说二哥,都是逆贼了!

有意思的是,孝武帝死后的第二年东、魏双方开战,在宣战诏书中,西魏说打东魏是要“扫除凶丑”,东魏说打西魏是要“讨伐逆徒”,所以东魏是不会叫西魏为西魏的,只会叫逆徒,西魏也不会叫东魏为东魏,只能叫凶丑,也就是双方都不承认对方就是了。北魏实质上是分裂了,但在法理上并没有分裂,因为双方互相视对方为谋反,并不承认北魏已经是两个国家。


只爱潘多拉


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的正式国号正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一样,前面是不加方位词的。之所以加方位词,是因为后来的史学家为了精确定位和区分相同国号而加的前缀。今天福垊就讲讲东魏西魏怎么称呼对方吧。



话说北魏权臣高欢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控制着北魏皇帝元修。可人元修不甘心、不认命,坚决不向汉献帝学习,凭什么要我做汉献帝啊?但为君子能屈能伸,更何况是皇帝。在洛阳的元修就一直假装是汉献帝,而高欢也很满意很欢乐。元修趁高欢欢乐疏于防备之际。以伐梁朝的名义,三十六计,就走为上了。一路向西,喊着泰泰救朕一路狂奔,就到了长安。



皇帝跑了,高欢哭笑不得,就定他个“叛国罪”,然后昭告天下废除元修,重立新君——还是傀儡。后来这个傀儡还想学元修逃跑,被高欢的儿子高澄发现了。就问皇帝你为什么早饭,傀儡当时就激动地说:“从来都是权臣早饭,哪有皇帝早饭?”高澄当时就哭了,不是怕是很尴尬,才假装是怕。高欢立的皇帝我们称之为东魏。



这个泰泰不是太太的通假字,而是一世英雄宇文泰。就是那个建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体系的哪位。元修以为解放了,谁知道却是逃了狼窝又入虎穴。原来高欢是董卓,宇文泰是曹操。本来正统皇帝在手,他完全可以这个理由打高欢,但他弄死了元修。因为愤怒的元修不做汉献帝,也就落了个曹魏高贵乡公的下场。宇文泰就立了个听话的新君,他也要好好过过曹操的瘾。这个政权就是我们所说的西魏。

上段说了,宇文泰不以正统天子的名义,号令天下讨伐高欢是有原因的。第一、皇帝得不到臣民的拥护了。第二、他宇文泰也打不过高欢啊!何必找打!高欢的地盘是当时三国(西魏、东魏、梁)中最小的,但是却是三国中,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实力最强。于是高欢就搞起来你不打我,我也打你,我要统一魏国。这样两方都以魏国的名义开始拉锯战了。



元修刚到宇文泰那里,就大骂高欢(东魏)是凶丑,还要跟他的丞相泰哥(tiger,宇文泰)灭了他。高欢回骂宇文泰(西魏)是逆徒。他们都以魏国正统自居,高欢实力强就打宇文泰,结局竟然是宇文泰胜多败少。有一次宇文泰差点被高欢大将彭乐活捉,宇文泰说:我活着你才能活得更好。我死了,你就是韩信的下场。彭乐也就拿了宇文泰的钱,听了他的话,放了他的人。究其原因高欢太骄傲、太大意,关键是彭乐太容易被忽悠了。550年高欢的次子高洋逼皇帝禅让,建立齐国,史称北齐。七年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支持下逼皇帝禅让,建立周国,史称北周。北周后来灭北齐,从而统一北方。而后北周被隋朝取代,灭了陈朝,于是天下重归一统。


福垊


二者皆自认为自己是正统,天授人权,而对方是乱臣贼子。王莽复生。二者肯定是互不承认的,具体称呼应该“逆贼”“伪逆”。私下也可能喊宇文贼,高逆。南北朝时期第一个有资格统一天下的国家就是北魏,但由于尔朱荣叛乱和胡太后乱政,引发宇文泰和高欢崛起,最终引发北魏分裂,成为东魏和西魏。后来二人儿子篡位,成立北周和北齐。宇文泰小字黑獭,汉化鲜卑人。西魏权臣。绝对是南北朝第一武将,第一军事家。而且还是隋唐两代的奠基者,最大的功绩是创立府兵制,鲜卑旧八部制为基础,立八柱国。高欢,字贺六浑,河北人,是鲜卑化汉人。东魏权臣。高欢和宇文泰都是尔朱荣麾下出身。后来平定尔朱氏叛乱,成为一代枭雄。

在公元532年,在邺城驻守高欢已经是羽翼丰满了,公然责骂尔朱兆是乱臣贼子,尔朱兆大怒,领兵与与高欢首次交兵,被高欢杀的大败。尔朱家族立即联合起来对付忘恩负义的高欢。兵分四路二十万大军讨伐乱臣贼子的贺六浑。高欢临危不惧,自己带领3万人马对抗20万大军。高欢带着500敢死队直逼中军,一场鏖战,尔朱兆大败而回,全军覆没。高欢尽显名将风范。随机,高欢进兵洛阳。诛杀尔朱氏满门,从新立北魏宗室元修为皇帝,也就是北魏孝武帝,从此以后北魏的皇帝和宗室彻底沦为权臣的木偶。高欢也不拿自己当外人,见元修的女儿漂亮,立即娶为大老婆,这样又成为元修的女婿。

孝武帝不甘心为傀儡,孝文帝在亲信王思政的劝说下,想投靠在关中的大军阀宇文泰,让宇文泰与高欢互斗,自己好坐收渔利。于是趁高欢领兵在外的时候,孝文帝加封宇文泰为尚书左仆射,把自己女儿给宇文泰当媳妇,(真下本)又下诏,罢免高欢职务,至此,孝武帝与高欢彻底公开决裂。孝武帝罢免高欢的职务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就是一张废纸。而那边得到孝武帝支持的宇文泰在长安传檄天下,说高欢如何上压天子,下压群臣,实属曹操再世。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逃到了宇文泰的关中地区。

孝武帝一路狼狈。好不容易逃掉长安附近。一代奸雄在长安附近把孝文帝接到自己的根据地,孝文帝本来以为到了长安就算胜利,实际上呢,就是才出狼窝,又入虎穴。皇帝一旦没有了权力。实际上连百姓都不如。高欢数次写奏折。让孝武帝回来(也知道他回不来)样子做完以后,高欢回洛阳立北魏宗师元善见为北魏皇帝。从此北魏分裂成为高欢实际控制的东魏和宇文泰实际控制的西魏。两个活曹操第一回合打个平手。孝武帝在高欢那里起码还有些人身自由,在宇文泰这里还不如在高欢那里,孝武帝天天抱怨,天天在宫里画小人诅咒宇文泰,宇文泰一杯毒酒把孝武帝毒死了,随记立宗室元宝炬为皇帝。和高欢一个样。

东西二魏的宇文泰和高欢都骂对方是乱臣贼子,是曹阿瞒(应该说,在攻击对方时候,他们自己大概自己都想笑)二人一生一共打了五次会战,二人各胜两场,但在最关键的第五次会战玉臂之战里。高欢败北,不久就去世了。后来其子高洋登基以后,高欢被追尊为神武皇帝。公元557年宇文觉称帝。追其父宇文泰为太祖文皇帝。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清水空流


东西魏时期,彼此称为贼,或称姓名小字。

高欢说:“今诸将家眷多在关西,宇文黑獭常相招诱。” 就用宇文黑獭来骂宇文泰。

孝武帝西奔后,宇文泰发布的的檄文里骂高欢说:“贼臣高欢,器识庸下,出自舆皂,罕闻礼义。”

而两魏五战中,西魏贺拔胜单枪匹马追击高欢时,则在身后破口骂道:“贺六浑,贺拔破胡必杀汝也!”就是骂高欢的鲜卑小名“贺六浑”。

但等到北齐和北周相继篡弑自立,彼此就说话语气就好多了。只是一开始互不承认正同性与合法性。

北周武帝宇文邕说:“高氏因时放命,据有汾、漳,擅假名器,历年永久。”

而越到后面,反而说话越客气。

首先是宇文护掌权的时候,才知道生母落在北齐手里,老太太在北齐的控制下写了一封信给宇文护。宇文护为了保护母亲,回信的时候首次态度放软,他说:

“ 太祖(宇文泰)乘时,齐朝(北齐)抚运,两河三辅, 各值神机。原其事迹,非相负背。”

直接称对方为“齐朝”,还说两国之间“并非负背”,这几乎是以北周最高掌权者的身份,承认了北齐和北周具有相同的合法性。

而北齐武成帝驾崩,北周武帝宇文邕还为他辍朝举哀。

到了宇文邕灭北齐的时候,俘虏了以北齐皇帝(众臣推举)身份作最后抵抗的高延宗。史书是这么说的:

周武帝自投下马,执其(高延宗)手。延宗辞曰:“死人手何敢迫至尊。”(周武)帝曰:“两国天子,有何怨恶,直为百姓来耳。勿怖,终不相害。”便复衣帽,礼之。

你称我为“至尊”,我称你为天子。


喷子都是玻璃心


1、查了几本史书,上面记载那个时代人物提到对方时常用”贼“或者”东贼“、”西贼“之类来代指,原文太长就不照抄了。不过,即使是史书上的记载,也不可能是当事人的原话。最可靠的称谓还是要依据出土的文献,楼主真想知道的话可以花时间去查查看。

2、东魏和西魏都是从北魏衍生出来的政权,双方皆认为自己是正统,对对方的全部地盘拥有主权,而对方是叛乱分子,所以自然不可能互相承认的。

3、既然互相之间不承认政权的合法性,那也就不太可能用”国“来称呼对方。


白衣流觞


都自称魏国。称对方伪。

所谓西魏,北魏什么的都是后人为区分方便而加上的。


超级无敌小草


他们自称什么比较简单,大魏。

称呼对方就不好说了,不过可以肯定,没好词,多半是伪什么什么,叛贼之类的。


白露为霜65799235


国共都以孙文继承人自居,他们相互怎么称呼?对方是“匪帮”、“伪政权”啊!


小旺知道


就像中国大陆与台湾,谁都说自己代表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