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隱憂,管理層如何應對維護股市穩定?

用戶3117782963


商譽減值問題其實很久之前就存在了,為什麼選擇這個時間來進行爆雷,我覺得好奇怪!!值得深思一下!!底部出現的利空是真利空,還是假利空?同樣的,頂部區域出來的利好,是真利好還是假利好呢??總之好多超跌的績優股並沒有商譽減值,也沒有業績爆雷的,居然也大跌的非常厲害,這就有錯殺嫌疑了!!


有一種套路叫“商譽計提”:利用商譽計提的機會,大幅度計提公司所有的潛在負面開支,順便也把公司老總情人一百年的衛生紙費也計提進去了,做低股價,然後大股東以穩定股價為由拋出增持計劃,再來一次精準的增持抄底。計提10-12億,拿出1-2億增持抄底,拿出1億,做多下一年的業績,造成業績劇增10-100倍,進一步推升股價,3年後公司股價暴漲了5-10倍,然後高位套現,質押,再次套現20-40億。這樣一個來回,3年內,公司啥事不用幹,就可以穩賺10-30億。多好的玩法啊!這就是現在很多公司熱衷於商譽計提的主因了。對於計提過的子公司孫公司,3年後還可以高溢價轉讓出去,再次爆賺10-20億。


所以不排除有些上市公司利用這種“商譽計提”的套路進行誘空,甚至挖坑的行為!而管理層則是應該這樣的情況下,維持市場的穩定,公平,提高投資者的信心,進行一系列更有強度的利好進行維穩市場,預防風險!

如果您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琅琊榜首張大仙


A股這幾天關於“商譽減值”的雷層出不窮,防不勝防,在廣大散戶還在一臉懵逼“什麼是商譽減值”的時候,早已被按在地板上摩擦了,可以說虧得不明不白,那麼,究竟什麼是商譽減值呢?

所謂商譽減值,是指對企業在合併中形成的商譽進行減值測試後,確認相應的減值損失。通俗點來說:假如A公司收購了一家有瑕疵的公司B,那麼B公司被收購過來之後可能會對A公司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商譽減值就是量化這個影響到底有多大,坦白來說,這個可以說是一筆“糊塗賬”,很難給出一個公正、合理的估值,而現在許多上市公司為了給自己的虧損找理由,“商譽減值”就是最好的擋箭牌了,那麼作為管理層,如何才能杜絕上市公司濫用商譽減值的行為呢?我個人認為應該可以這麼辦:

一、合併或收購的公司,12個月內不得做商譽減值!

為什麼要這樣?很簡單的一個道理,作為上市公司,你在收購或合併某家公司之時,肯定會算過B公司收購過來之後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在合併報價上也會做相應的打折,即便是B公司合併過來之後公司業績要大變臉,那也起碼得一年以後才可能顯現出來,而現在很多上市公司可能存在合併不到半年就做商譽減值的情況,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因此,我建議對於合併或收購的公司要做商譽減值起碼要等一年以後。

二、商譽減值的比例不得超過收購價格的30%或更低:

對於已經合併很久的上市公司,如果要做商譽減值,除了要有時間限制,還得控制商譽減值的幅度,如果兩公司的收購價是1個億,你要做1個億的商譽減值,個人認為這顯然是不符合常理的,難道B公司一文不值?即便是出現判斷上的估值偏差,也不會差得那麼離譜,如果是變臉十分嚴重,那隻能說明在合併或收購的時候A公司聘請的資產評估公司有問題,由此產生的損失應該由評估公司承擔,而不是由大小股東買單!

以上是我的一點不太成熟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K濤資本


2019年1月底的這場天雷盛宴又將註定載入中國證券史冊,短短几天,數百家上市公司出現了鉅額的虧損預告,讓廣大股民見識了千股漲停、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的股市奇觀後,又見識了一次千股暴雷的新景象。

之所以這麼多上市公司集中在近期對2018年的財報進行暴雷,源自財政部1月4日的會計準則委員會網站的消息看到,財政部會計司依據“商譽及其減值”議題諮詢了會計準則委員會的意見,意見同意了“商譽攤銷”,即後期上市公司的商譽處理方面將不再是前期的商譽減值測試,而是轉變為商譽攤銷。直白一點就是後期上市公司通過公司併購的舉動累積的商譽值,如果需要計提損失,就需要通過定期攤銷來完成。

這個攤銷準則,導致很多盈利能力不強的公司未雨綢繆,如果攤銷到每年計提損失,那很可能未來多年的業績都是虧損的,中國股市的制度規定,連續虧損3年的上市公司將進行退市處理,於是集中對於2018年度的報表進行一個大洗澡,把所有的計提包袱一次性處理。

當然,從本次暴雷的數量和金額來看,有相當多的上市公司存在著貓膩的可能,即將此前大股東挪用資金,利益輸送的相關資本操作,藉此機會也混在商譽減值計提裡通過財務手段進行矇混過關,這種上市公司大股東和實控人的行為是非常惡劣的。

上述怪相的本質還是中國股市的相關交易制度和退市制度的不完善,目前連續虧損3年的退市制度存在重大漏洞,上市公司只要通過財務手段,讓某一財年形成鉅虧,而後一個財年形成微利,即可輕鬆躲開退市制度的紅線,這就屢屢造成大量上市公司”洗一個財務澡又可以混三年“的跡象,而且通過和所謂遊資莊家勾結,大股東和莊家通過財務洗澡的配合,在低位進行增持或籌碼收集,再盈利後拉高股價,從而在股價高位拋籌和質押套現,形成明目張膽的股價操控行為。

管理層核心必須是完善目前的退市制度和處罰制度,對於處罰絕不能是”罰酒三杯“的象徵意義,幾十萬罰金對於獲利幾十億的作惡者,基本上等同於鼓勵;對於退市制度,必須堅決堵住財務洗澡騙取盈利假象的公然操作。只有把違法成本真真切切的落實到高位,才能真正意義上的保護廣大投資者。


千尋謙語


最近幾日的A股上市公司似乎“瘋了”,出現了一個大面積計提商譽減值引發年報鉅虧的潮流,今日盤後到晚間又湧現超過50家企業2018年預虧超過10億元,其中絕大多數都和商譽減值有關,天神娛樂更是預計2018年淨虧損73億元-78億元,其中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65億元。。。

如此這般大批量上市公司集中在2018年進行大幅的商譽減值引發鉅虧實在太不正常,2018年經濟是困難,但是也不至於讓上市公司集體業績大幅倒戈,虧損至此,恐怕是一些上市公司在趁機進行財務洗澡,把過去虧損的、隱匿的、未來可能引發資產減值的統統趕到2018年年報去,方便之後輕裝上陣,實在太不要臉了。而由此也引發了二級市場的恐慌潮。

再不管束下,只怕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會渾水摸魚加入到“財務大洗澡”的浪潮中,出現越來多的2018年報業績炸雷,引發越來越多的股票雪崩,A股市場秩序將陷入更凌亂的格局,局面發展至此,已經不能再簡單採取問詢函,然後等待回覆的模式了,必須規範化商譽減值的可進行範疇和必要性,如果是渾水摸魚的要數倍重罰,以震懾上市公司,維護A股市場穩定。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風生焱起


這幾天商譽地雷爆炸,大家被炸得血肉模糊,南北不分,開始意識到商譽的危害性了。其實這個東西存在了很多年了,只是年年增加,風險越來越大,戲法兒變不下去了,乾脆一次性解決了拉倒。所以大家不約而同把準備提足算了。

商譽的由來大家應該都清楚,就是溢價的併購,多出來的部分。這裡就不做更多解釋了。

管理層如何控制風險?

一是要加強財務知識宣傳,讓大家知道商譽不是好東西。

二是要從源頭上控制商譽的發生,比如商譽在上市公司交易過程中佔比不能超過百分之多少,絕對值不能大於多少。超過的要經過監管部門審批。

三是對高商譽公司實行特別警示,比如ST,同時限制散戶購買。

四是要全面檢查已有商譽,對涉嫌詐騙的要儘快啟動司法程序,該抓人要儘快,省得跑國外難抓。

五是出臺補救措施,比如因計提準備虧損暫不按一般虧損處理。只有當真正損失時再確認虧損等等。穩定市場情緒。

總之這個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下子就解決了,要採取相對穩健的方法處理好。


金色招財貓


商譽是個嘛東東?憑嘛這麼值錢?這個錢是想當然想出來的,還是已經兌現給了某人或某些人(想起了某著名導演)?既然這麼值錢,公司又憑嘛想要就要,不想要就扔?既然這麼多的商譽“雷”爆炸,且炸聲一片炸聲轟鳴,這些恐怕就不是某個公司某個人能解釋清楚的,而是監管層需要回答的問題。長期以來總以為股市對於小民來說、對於小錢來說,是相對公平正義的,你買我賣你情我願,不用參雜其他因素。想不到這個你情我願的背後竟有那麼多的“雷”要趟!明明股指已經跌去2/3,人家仍能通過減持而大賺特賺!明明昨天還是績優,今天就變st!這回好了,一個商譽減值計提,就讓你所有的財富劃歸為0!這讓俺如何響應領導號召,堅持價值投資,奔向幸福的明天呢?


星輝175307310


最近幾天,A股市場天雷滾滾,現在股民見面已經不問股市漲跌了,而是問:挺好的,沒踩雷吧?目前處於業績預告的密集發佈期,很多上市公司業績出現大變臉,主要就是商譽計提虧損,可以說,商譽計提虧損成為2018年業績變化的殺手鐧,很多公司一夜之間由盈利變為大幅度虧損,甚至包含中國人壽這樣的老牌績優股,真的一時間A股市場雷區遍佈,那麼面對這樣的情況,管理層如何應對穩定股市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清楚的瞭解管理層的職責。管理層的一項核心職責就是:維護市場穩定,保證不發生系統性危險。

從這個表述上就能夠看得出來,股市漲跌有經濟規律,市場交易有股東做主,管理層要做的就是,打架跌倒可以,但如果大面出人命,那就不行了。前段時間曾流傳一則消息,會計準則修改,也許商譽計提分年攤銷,最後這則消息被否認。

從這個事件就可以看得出來,A股市場自2015年到現在已經連續跌了3年多的時間,雖然還沒有到歷史大底,但估值絕對不貴,很多股票價格已經跌去了2/3,在這個時候,再加把勁兒擠一擠,讓商譽虧損這個隱患一股腦的排除,雖然個股上還會有陣痛,但至少股票已經不在高位,在低位上再踹一腳,也無傷大雅,趁這個機會能夠把個股的水分擠一擠,為未來的牛市行情打下基礎,真可謂是一舉兩得。

而且現在科創板塊要上市,科創實行新的交易制度和規定,而且要嚴格的落實退市制度,這個時候利用經濟手段,把一些偽優質的上市公司淘汰出局,淨化一下A股市場的環境,真正的做到優勝劣汰,也符合未來A股市場改革發展的方向。而從管理層的角度來講,只要事關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的國有上市公司不出現重大問題,其他問題都是小問題。

綜上,管理層維護A股市場穩定的決心和手段是有的,防範系統性風險的能力是有的,目前市場的這個狀態是可控的,而對於股民來說,一定要參悟透管理層的意思,否則真的是瞎交易,亂交易。


小散李大鵬


商譽減值不可怕,可怕的是幾十億幾十億的減值,沒有這種計算方法。這不是經營虧損,一年虧多少就是多少。商譽,是歷年積累下來的,只要有併購溢價,就會產生商譽。商譽的減值按理也應該是逐漸攤銷到年、月,而不是到了年底突然之間一錘子把多年的商譽一下計提減值完畢,造成天量的人為的鉅虧。

這種算法,俗稱大洗澡,是為了第二年業績暴漲埋下的棋子,是一個局。所以,對於經營局面還不錯的公司,此時挖下的坑,正是開始中長線佈局的好時機。

管理層維護股市穩定的方法?這幾天的走勢你也看見了,拉大盤股穩定指數,屢試不爽咯。

你指的股市穩定又是什麼呢?是穩定下跌還是穩定上漲?穩定上漲就不要想了吧!穩定下跌還是可以實現的!


春秋大A


你的問題也過於雄大了,真非一兩句話能講清楚。

1.上市公司商譽減值的隱憂? 這是問題嗎? 應該說上市公司部分商譽減值吧,而另一部分是增值的,認同嗎? 另,部分公司減值也是非常正常的,市場總要淘汰一些,更長週期淘汰大部分公司,100年後回頭再看現在的上市公司,你認為會剩下幾個呢?我估計不會超過10家,甚至不到5家。如從這一角度看商譽減值,然後公司死亡,那就非常正常了。不必當心,就如人會老,終會去見馬克思一樣。

2、管理層如何應付維護股市穩定? 我並不知道你到你說的管理層是上市具體某公司的管理層還是證監會的管理層?如我沒有理解錯的話,應該是公司管理層吧。 我想穩定股市是政府的事情與公司管理層沒有關係,公司管理層做好經營管理公司就好,股市升升跌跌很正常,除非你公司也參與炒股或……,不然與管理層和管理公司關係不大。

如上市公司管理層,真想要維護股市?只要做好本職工作就夠,就是讓公司永遠賺錢,賺很多很多的錢,然後分給股東們,而不是畫餅圈錢。


隨心隨拍隨寫


商譽實際是上市公司利益輸送的產物。商譽的存在為上市公司某些人提供了披著合法的外衣幹著違法的狗當。某些上市公司借重組拼購的名義,實際高價收購高估值標的皮包公司,嚴重危害資本市場,損害中小股民利益,監管層如任由此弊端存在下去,實體經濟將嚴重滑坡,嚴重衝擊二級市場,呼籲監管部門關注事態發展而採取有效措施,對重組拼購產生的商譽做出明確規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