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设计三号坦克时,为何采用的是37毫米火炮而不是更大口径的火炮?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德军设计坦克的思路有过很大的变动,早年古德里安认为轻型坦克生存力不佳,无力承担敌后大纵深穿插的任务,而重型坦克机动性太差不符合闪电战速度取胜的标准。因此,西班牙内战之后古德里安大将主张发展各方面性能中庸的“中型坦克”,其实在当时德国人的眼中三号坦克就是中型坦克,尽管古德里安大将要求坦克重量可以放宽到24吨,但是设计部门并没有研发如此体重的坦克,早期型的三号坦克都在20吨上下,这个体重足以承担37mm反坦克炮的重量了。

古德里安大将是否同意三号坦克使用36mm炮呢?他当然是不同意的!大将的原意是使用50mm主炮使得三号坦克获得足以击穿当时重型坦克装甲的能力,但是当时德国反坦克兵使用的就是36mm反坦克炮,新研制一款50mm炮需要时间准备,而三号坦克的小批量生产直到1939年10月才100多辆,此时德军已经开始闪击波兰了!军工部门根本没有时间来满足古德里安大将的需要。况且波兰那点装甲兵力还停留在一战的水平,装备37mm炮的三号坦克对付它们还是绰绰有余的,就这样德国装甲部队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忙为元首的理想而战了。

当然了,真正开打之后没有谁敢怠慢装甲兵器的研发!三号坦克很快就等到了古德里安大将要求的50mm主炮,此时它的搭档四号坦克使用的是短身管的75m炮用于反步兵作战,而三号坦克也是有空间加装75mm炮的,只不过需要对车体进行加长,这种伤筋动骨的大改造对整个系列的生产线很不利,因此实际生产并不多,反而是车体较大的四号坦克改进型号更多,火炮威力也越来越大。


利刃军事


关于这个问题德国装甲部队的创始人古德里安大将在他的回忆录中曾经提到过,当时他们设想的德军装甲师的坦克应该是两种型号,一种是装备穿甲炮的轻型坦克,另一种是装备大口径火炮的中型坦克,为轻型坦克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其中轻型坦克就是指德军的三号坦克。



关于应该为三号坦克安装什么口径德国,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古德里安提出的安装50毫米口径火炮,另一种是由兵器局主管和炮兵总监提出的37毫米口径火炮。兵器局和炮兵总监认为37毫米口径火炮对于轻型坦克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现在步兵的标准反坦克武器就是37毫米反坦克炮,只需要稍加改装就能当做坦克的坦克炮,可以加快坦克的生产。而古德里安将军则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这个问题,他认为考虑到国外坦克装甲会越来越厚的趋势,为轻型坦克安装50毫米口径火炮可以使其在今后占据火力上的较大优势,毕竟轻型坦克依靠的就是机动性和火力性。



最终出于简化生产的考虑,德国军方还是决定采用有现成生产线的37毫米口径火炮作为新型轻型坦克的坦克炮,不过古德里安大将提出的另一个建议得到了采纳,就是轻型坦克的炮塔直径要以能安装50毫米口径火炮为宜,以便日后可以不需要大的改动就可以为轻型坦克换装50毫米口径坦克炮。


事实证明,古德里安的建议是正确的,当时的法国、英国以及苏联都已经加厚了坦克的装甲并安装了更大口径的坦克炮,尤其以苏联为甚,新型的T-34坦克安装了75口径的火炮,该采用了创造性的倾斜装甲,在坦克性能上大大超过了德军手里的任何一款坦克。在不久的苏德战争中,3号坦克的37毫米口径火炮根本无法胜任前线的要求,多亏古德里安的建议使得三号坦克可以快速改装50毫米口径火炮,才勉强能适应当时的装甲战环境。


战略论


三号坦克是根据德国1934年的主力坦克计划而开发的,当时德棍陆军武器部决定用37mm炮,而我头像这位大佬觉得37mm可能对付坦克不大靠谱。不过因为当时37mm炮已经比较成熟(20年代莱茵金属就开发了37mm L45炮)。所以最后还是先上了37炮

而且100米34mm、500米29mm的穿深对于早期撑死了20多mm装甲的坦克确实够了。

既然能打穿,自然是能省则省,能减重就减重咯。


疯狗的轻武


当时主要考虑还停留在底盘上。坦克火炮口径大小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底盘。二,负荷。三,稳定性。坦克属于进攻性武器,主要特点是机动性。克星是反坦克武器。因而必须保持强大的火力,同时又能保护自己。前者增加火炮口径,后者增加装甲厚度。要解决上述问题,只有增加坦克重量。坦克前后左右可以用厚实的装甲保护,但履带是弱点,易受攻击,如果将履带部分也用装甲保护,可能吗?只能使坦克自重更重,一旦超重,坦克就失去机动性,无疑只是固定的火炮。


枫丹白露211735932


第一当时坦克底盘没办法承受那么大的重量,第二当时德国人把大口径炮装上测试后发觉炮管越大后坐力越大第三就是炮管大使得底盘得机动灵活性不够好第四炮管大装填炮弹速度太慢


用户104948488249


短视的结果。三号坦克完全可以在1939年底装备L42 50mm坦克炮。


量子之狼


因为当时没有一款已知的坦克能防的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