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92課,仍然是講“艸”部漢字中的六個漢字,具體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今天所要講的六個漢字)

1、薙。這個字有兩個讀音。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給了一個讀音t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除草也。《明堂月令》曰:‘季夏燒薙’”《周禮.秋官序.薙氏》鄭玄:“書薙或作夷。鄭司農雲:‘掌殺草。故《春秋傳》曰:如農夫之務去草,芟夷薀崇之……玄謂薙讀如鬀小兒頭之鬀。書或作夷。此皆翦草也。”就是除草的意思,這是薙的本義。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除草)

本義之外,薙還引申為割下的雜草;草渣。《禮記.月令》“‘(季夏之月)大雨時行,燒薙行水,利以殺草,如以熱湯。”孔穎達疏:“五月夏至,芟殺暴之,至六月,合燒之,故云燒薙也。”到了六月,用火把割下來的雜草或草渣用火燒掉,稱“燒薙”,薙就是雜草;草渣。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燒薙)

古時候說原始的農耕方式是“刀耕火種”,其中的“火種”裡就有在種田之前,燒田形成草木灰作肥料,種後不再施肥,收穫後易地再種。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zhì。組詞“辛薙”《廣韻.旨韻》裡說:“薙,辛薙,辛夷別名”所謂的辛薙,就是辛夷,即木蘭,又叫紫玉蘭。木蘭科。落葉小喬木或灌木。早春先葉開花,花大,外紫內白,微香,可供觀賞,花蕾可以入藥。主治風寒感冒,鼻塞,鼻淵,樣子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木蘭)

薙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薙的小篆寫法)

2、䒹。讀lèi。《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耕多艸。”《廣雅.釋草》:“䒹,草也。“王念孫的《廣雅疏證》:“䒹,草多之貌。草多謂之䒹,故耕多草謂之䒹也。”因為草多稱為䒹,所以耕多草的地也稱為䒹,所以䒹的本義是:草多的樣子。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草多的樣子)

本義之外,䒹還指果實垂下的樣子,義出《集韻.脂韻》:“䒹,果實垂貌”。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果實下垂的樣子)

䒹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䒹的小篆寫法)

3、菿。讀dào。問題來了,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中這個字序處,是“”字(GBK字庫無此字),就是上面一個艹,下面一個致。標讀音為zhì。原因是這個字是菿的訛字沈濤古本考稱“《爾雅.釋詁》釋文、《廣雅.四覺》皆引:‘菿,大也。’也就是說,《篇》、《韻》皆無“”這個字,是古本此篆作菿,……二徐妄改為字,也就是說,古本的《說文解字》這裡應當是菿字,到了二徐本以後,寫者於字刀旁加了一筆,就成了字。兩個字的篆書,也的確就差一筆,我們這裡按菿來講。

菿字,《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菿,艸木倒。”問題又來了,桂馥在《說文義證》裡說:“‘艸木倒’者,後人亂之。’《廣韻》、《爾雅》釋文竝引作‘艸大也’”。竝就是“並”,看來,現傳本《說文》“草木倒”並不正確,而應當是其他古籍引用古本《說文》的“艸大也”。就是草大的樣子。《廣雅.號韻》裡引用:“菿,《說文》雲:‘草大也’”。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大草)

本義之外,菿還引申為其他事物的“大”。《玉篇.艸部》裡有“菿,《韓詩》:‘菿彼甫田’毛作‘倬’。”漢初韓嬰所傳的《詩經·小雅》有句“菿彼甫田,歲取十千。”原句作“倬彼甫田,歲取十千“。倬,就是“顯著;大。”的意思。

菿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菿的小篆寫法)

4、蔪。這個字有三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註了一個音jiàn。給的解釋是“艸相蔪苞也。”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說:“蔪苞,即今《禹貢》之漸包。《釋文》曰:漸,本又作蔪,《字林》才冄反,艸之相包裹也。”就是草木滋長絲生的樣子。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作jiān。組成專用詞“蔪蔪”,指麥芒伸長貌。義出《集韻.鹽韻》“蔪蔪,麥秀。”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麥芒)

(三)這個字的第三個讀音讀作shān。通“芟”。割除,除去。字義同樣出自《說文》,在講芟字時,有“刈草也,或作蔪”的釋文。顯然,蔪有“芟”的意思。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割草)

蔪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蔪的小篆寫法)

5、茀。這個字有三個讀音。(一)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只標了一個讀音fú。給的解釋是:“茀,道多草不可行。”比如《國語.周語中》就有:“火朝覿矣,道茀不可行也。”就是指的道路上草太多,阻礙行走了。這是茀的本義。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道上草多)

在這個讀音下,本義之外,還有如下幾個意思:(1)除草。《詩經.大雅.生民》裡有“茀厥豐草,種之黃茂。”《毛傳》給解釋:“茀,治也”這一句詩的意思大致是讚頌后稷把茂密雜草全部除去,挑選嘉禾播種的事蹟。而茀,就是除草的意思。(2)古代車上的遮蔽物。《詩經.齊風.載驅》裡有句:“載驅薄薄,簟茀朱鞹。”《毛傳》作解釋說:“車之蔽曰茀。”孔穎達作補充說:“車之蔽曰茀,謂車之後戶也。”古代的車我們前面的課程已經上過圖,每一部分都有它專門的稱呼。

(3)曲折。《天問》有:“白蜺嬰茀,胡為此堂?”王逸注:“茀,白雲逶移若蛇者也。”(4)婦人道飾。也寫作“髴”,《易經.既濟》:“婦喪其茀。”王弼作注說:“茀,首飾也。”(5)通“福” 《詩.大雅.卷阿》“爾受命長矣,茀祿爾康矣。”《毛傳》“茀,小也。”鄭玄箋:“茀,福。”孔穎達作疏說:“茀之福為小,皆無正訓,以其與祿共文,宜為福爾。“顯然,茀,可以作“福”講。(6)通“紼”。就是引棺的繩索。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履部》裡說:“茀,所以引柩。”

(二)這個字的第二個讀音讀bèi。指慧星的一種。《史記.齊太公世家》裡有:“茀星將出,彗星何懼乎?”

(三)這個字的第三個讀音讀bì。專用於姓氏。

茀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茀的小篆寫法)

6、苾。讀b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馨香也。”《詩.小雅.信南山》:“是烝是享,苾苾芬芬。”後來又改為單用。比如經典的句子《大戴禮記.曾子疾病》:“與君子游,苾乎如入蘭芝之室。”這裡的苾就是濃香的意思。和君子交遊,如同進入馨香的芝蘭之室。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蘭花)

苾的小篆寫法如圖:

《說文解字》第92課:“刀耕火種”裡,“燒薙”是怎麼回事?

(苾的小篆寫法)

今天我們講到菿字,發現現行通行的中華書局版的《說文解字》也有錯字,而且,甚至解說也跟古本不同,這是在學習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一個問題,《說文解字》傳印歷史悠久,流轉之間,各種錯誤都會發生,所以,拿到一本《說文解字》,雖是經典,但不可迷信。

(【說文解字】之92,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