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1510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潘吉姆城后,在距它不远的地方兴建了果阿城,并于1565年将其定为葡属印度的首都。到17世纪初,这个传教和商业中心的人口已经达到20万。可惜的是,在1760年,一场疟疾使果阿人去楼空,导致此地变成了一座彻头彻尾的“博物馆城”。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在人们弃城而逃之前,果阿曾建造了60座教堂。不过,她之所以成为天主教亚洲区的总部除了和教堂数量有关,更与一个纯种葡萄牙人关系匪浅。

这位葡萄牙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传教士,一切的传奇都开始于他的东方之行。

其实,那个时候作为葡萄牙人走一趟东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因为有很多传教士都领着薪水在果阿从事假传教之名行占领之实的工作。

所以,这位葡萄人很不起眼,直到死亡。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1552年这位葡萄牙传教士在中国去世。不知道基督世界是否同样讲究叶落归根,反正他的追随者非常尽职地将他的尸体不远千里运到了印度果阿,安放在圣耶稣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此时已是几个月后,想来验尸官在打开棺木之前纯粹是出于工作需要,但是,当他看到眼前的尸体的时候,他惊呆了!

棺材里的死人竟然面色红润,容颜不改。

验尸官将手指伸入他肩膀处的一个伤口,抽出后竟然滴滴答答地带出了鲜血!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这消息一下子从果阿传回梵蒂冈,教皇乐了,整个基督世界也因此沸腾:谁敢说上帝不存在?看,上帝显灵了嘛。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正急于为基督教在东方世界的传播找个名正言顺借口的教皇灵光乍现:就把这算做神迹吧。

后来的故事很简单,神迹被教皇命人切割成块,拿到东南亚各国巡展。最终,那些被割去巡展的器官零落得只剩下了毛发指甲。教皇一想这也不是办法,于是又命人打造了一具水晶棺,赶紧把神迹尚未腐坏的胳膊大腿封存起来。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这具水晶棺每十年开启一次,届时整个基督世界都会为之沸腾。最近一次开棺是2004年,教皇保罗二世还曾亲自出席参观。

据说以前神迹的开棺巡展是常态。自打有一次一位狂热的神迹崇拜者趁机偷走了神迹的一片指甲,才最终导致了如今的10年一轮回。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圣.佛朗西斯(St.FrancisXavier),名字中的St.代表圣徒,就像圣女贞德(St.JoanofArc)、圣约翰(St.George)一样,不是可以随便冠名的。

从一个默默无名的普通传教士成长为享誉东西方的圣徒,佛朗西斯凭借的是他400年不灭的肉身。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如今,他的圣体被安放在圣耶稣教堂(Basilica of Bom Jesus)。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圣耶稣教堂建于1594年。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走进教堂,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在主祭坛右边的圣佛朗西斯棺冢上(上图)。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此棺冢由佛罗伦斯雕刻家Giovanni Foggini耗时10年完成,以大理石和玉石为原料,加上基座大约有两层楼高。

大理石的主棺上雕刻着大幅的传道画面,上有小天使雕像和其他神圣标志。

400多年尸身不坏,每隔十年开棺一次示众,身体部件被粉丝偷走

透过玻璃窗,清晰可见圣弗朗西斯的不坏真身。前来瞻仰的人们大多会以头触摸棺木前的十字架,将金色的菊花放在棺木前作为祭奠。

我们注意到,前来瞻仰的人们中很多是印度人。在印度人的观念里,信仰是可以相通的。他们拜自家的神,也拜别人的神。他们接受天主教的教义,同时也可认为自己是一个吠檀多信徒(Vedantist)。

印度人这一信仰特征,充分体现了宗教信仰的本质:包容!(2009-11-19 盛世兴衰老果阿 不坏真身传教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