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引得“鳳凰”棲 29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鹿城

一年之計在於春。如今,鹿城新一輪的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熱潮正滾滾而來。

三亞,正成為吸引境內外投資的“強磁場”。數據顯示:去年4月13日以來,通過招商引資,共有56家企業在三亞註冊,註冊資本金額263.05億元,2018年營業額為96.6億元,世界500強企業中29家落戶鹿城。今年3月下旬,三亞市總部經濟及中央商務區東岸單元三宗土地成功掛牌出讓,單畝最高拍出2418萬元。

一年來,三亞招商引資呈現快速增長勢頭,創新而精準的選商模式,務實而優化的營商環境,不斷打造開放經濟新格局,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築牢根基。

招商引資良性運轉

71888萬元!多輪競拍後,總部經濟暨東岸單元39.6畝的混合零售商業用地被中交海洋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交”)一舉拍下。

不含一寸房地產用地,這個地價讓很多傳統的投資者望而卻步。然而,中交卻敢於試水,“看好海南,喜歡三亞”,該公司投資文旅事業部總經理於靜表示,在設立區域總部和麵向海洋經濟的全資二級子公司、投資三亞鳳凰島國際郵輪港、中瑞酒店管理學院等多個項目的基礎上,中交將深挖三亞總部經濟發展潛力,把競買地塊打造成集商務辦公、商業金融、會議會展為一體的優質寫字樓。

在鹿城新一輪的招商引資中,像中糧集團、中交集團、申亞集團這樣已落戶“再投資”的企業不在少數。與此同時,更多的世界500強企業開始與這座城市親密接觸,合作的火花不斷迸發。

“按照‘精準招商,好中選優’的原則,通過‘一對一’‘點對點’精準招商和上門招商,三亞先後與117家企業開展商務洽談,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9家、中國500強企業33家、外資企業及境外機構23家,洽談合作項目300餘項。”三亞市副市長、市招商辦主任謝慶林說。

優質企業紛至沓來,三亞招商引資“一盤棋”格局漸顯。

聚焦新興產業,從產業制高點選擇項目。引進樂高小鎮、凱蒂貓等主題樂園,導入世界級旅遊IP,吸引世界小姐亞洲總部落戶,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做強城市旅遊業;引進太平金服等知名企業,不斷深化金融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接中國太平、泰康保險集團、中信資產等公司,引進知名醫院打造健康產業集群,對接騰訊集團、京東集團等互聯網企業,做強互聯網產業,三亞持續做大現代服務業;深化與中船重工、中船工業、中國電子等“國家隊”的戰略合作,做精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建設三亞現代化經濟體系。

發力總部經濟,打造發展新引擎。結合自身產業需求,三亞積極引進總部企業,太平金服、陽光人壽、京東佳禹、中交海投、中船重工物貿等8家企業被海南首批認定為總部企業,其中太平金融被認定為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中糧集團、中交集團、中船重工、保利國際、中信集團、魯能集團、世茂集團等20餘家知名企業明確表示將在三亞CBD建設區域總部大樓。

深挖產業潛力,做強城市新區。按照“發展海洋科技,加強深海科學技術研究”“加強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海南)建設”戰略部署建設的崖州灣科技城已成為資本青睞的新高地。

目前,中船重工、中船工業等深海科技城項目已經開工建設,招商蛇口、中化金茂、中科院南海所等已經進駐深海科技城,深海產業勢頭正勁;中科院種子創新研究院、中國農科院、中信農業、中種集團、隆平高科等7家單位確定入駐南繁科技城,先正達等國際種業集團也開始洽談合作,共同開發種業大市場;上海交大、中國海洋大學已入駐併力爭實現年內招生,大學城建設如火如荼。

密集招商精準選資

一直以來,三亞房地產“一業獨大”,城市土地資源日益緊缺,倒逼城市必須轉型。城市突圍,打破傳統的路徑依賴,未來產業發展怎麼辦?三亞高質量發展靠什麼?

如今,全球經濟由“恢復週期”轉入“增長週期”,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浪潮中,吸引“金鳳凰”,並讓“金鳳凰”築巢安家,乃至誕下“金蛋”,對三亞而言,這不僅是經濟增長的動力之源,也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引擎。

一天會見7批客人談合作,這是三亞市委主要領導近日的日程表。去年4月13日以來,三亞加大工作力度,招商引資被列為該市“一號工程”,開展“一對一”“點對點”的精準招商、敲門招商;制訂《2019年三亞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落地責任分工表》,市四套領導班子成員成為招商項目落地服務保障的“管家”和“服務員”;探索設立海南自貿區開放發展基金,發揮財政性資金帶動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多措並舉引得“鳳凰”棲。

“目前引進117家企業,但也婉言回絕了200多個企業和項目。很多企業都想在三亞投資,但對於涉嫌圈地、變相搞房地產、生態環境影響大的企業,我們都堅決拒絕。”三亞市市長阿東透露。

行穩致遠。在明晰自身需求的基礎上,三亞圍繞旅遊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產業方向,精準選商,創新引資,力爭用最好的資源吸引最好的企業。

質量,而非數量,成為鹿城招商引資的關鍵詞。為此,三亞不斷創新和完善工作機制。

針對多頭招商、政策不一致、標準不統一、落地保障難等普遍難題,三亞成立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掛帥的招商引資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設立招商辦“一個機構”統籌開展全市招商工作,以“一個標準”面對企業談商業合作,完善一套流程,設立總部企業落地服務綠色通道,不斷完善工商註冊、稅務登記、土地供應、人才保障等招商引資服務流程。

產業黏性不足、招商效率不高,國際化程度較低……對此,三亞圍繞主導產業的上下游和關聯產業進行全產業鏈招商,重點引進投資強度高、產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的項目,“引進一個,落戶一批”,努力形成產業集群;結合城市實際和發展需求,積極探索採用第三方招商機制,針對性地採取委託代理招商、專業服務招商、平臺公司招商、行會商會招商等方式吸引境外企業。

營商環境優化服務

“半天辦好營業執照,一天辦好銀行開戶等手續,前後兩個工作日領到了500份千萬元版增值稅專用發票和50份千萬元版增值稅普通發票。”中船重工物貿集團海南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感嘆,三亞吸引人的,不僅是招商政策和行動的滿滿誠意,更在於不斷提升的營商環境。

一年來,以入選國家第二批營商環境試評價城市為契機,三亞積極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審批服務事項“一窗受理”“不見面審批”“一網通辦”等工作,企業註冊登記、項目審批效率得到提升;組建三亞市國際商事糾紛調解中心、海南國際仲裁院三亞分院,引進國際化的法律、仲裁、會計、審計、知識產權、評級服務、檢測認證以及規劃、設計、建築等專業化服務機構,構建多元化的國際商事糾紛解決機制。

同時,鹿城圍繞人才引進、培養、平臺建設和服務保障等方面制定32項具體舉措,並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新機場建設加快推進,謀劃推動三亞第二繞城高速公路建設;創辦劍橋國際高中,人大附中三亞學校、北京大學附屬中學三亞分校項目和上海外國語大學三亞附屬中學加快落地;三亞市婦幼保健院新院區啟用,三亞恆大婦產醫院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招商引智的“軟環境”持續優化。

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童道馳表示,沒有投資就沒有增長。三亞將繼續搶抓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戰略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高質量發展。未來的三亞,不僅是一座國際化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更將是投資創業和改革開放的熱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