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突然驾崩,是太上皇重新出山主政,还是太子直接继位?

一般情况下,皇位是终身制的,即一个人做了皇上,到死他依然是皇上,但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让一个人过早的从帝位上退下来,成为太上皇。

如唐玄宗,安史之乱时他逃亡蜀地,太子则在大臣的支持下做了皇帝,他被迫成了太上皇;唐高祖李渊也是如此,玄武门之变后,国家局势大变,李渊看清形势早早将帝位传给了李世民,做了太上皇。

但有个问题,就是太上皇和天子皆在,若皇帝突然出现暴毙,是太上皇重新出山主持朝政呢,还是太子直接继位?

皇上突然驾崩,是太上皇重新出山主政,还是太子直接继位?

这种情况,历史上出现过四次。第一次发生在晋朝。司马炎死后,将皇位传给了司马衷,司马衷愚痴,不能主持朝政,国家大权落在了妻子贾南风手里,但贾南风为非作歹,祸乱朝纲,杀害太子司马遹,引起群臣不满,被司马伦杀害。

贾南风一死,司马衷不能掌控朝政,国家大权落在了司马伦手里,司马伦篡位做了皇上,又尊司马衷为太上皇。

司马伦篡位,引起了其他诸王的不满,齐王司马冏和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司马伦,打败司马伦后,他们又拥司马衷做了皇上,但司马衷智力低下,无力掌控朝政,在位期间一直受他人牵制。

皇上突然驾崩,是太上皇重新出山主政,还是太子直接继位?

第二次发生在唐朝。乾宁二年,岐王李茂贞指挥宦官杀了宰相崔绍纬,然后移师长安,唐昭宗害怕,率众逃亡河东,在途中被李茂贞盟友韩建追上,挟持到华州囚禁了起来。

这一囚禁就是三年。乾宁五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李茂贞害怕唐昭宗落在朱温手里,将他带回了长安。到达长安后,唐昭宗在宦官势力的逼迫下,被迫退位做了太上皇。

光化四年,朱温派人杀光了政变的宦官,又拥立昭宗复位,但复位的昭宗,无权无势,一直受朱温牵制,在天佑元年,被朱温杀害。

皇上突然驾崩,是太上皇重新出山主政,还是太子直接继位?

第三次发生在宋朝。建炎三年,金兵进犯扬州,赵构狼狈渡江逃跑。因他的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放弃了中原地区,引发群臣不满。苗傅和刘正彦借助不满情绪发动政变,逼迫赵构退位做了太上皇。

但时间不长,他就在韩世忠、刘光世等人的帮助下,再次复位。复位后,赵构依然重用奸佞,对金采用乞和政策,引起群臣不满。绍兴三十二年,他又主动退位,做了太上皇。

皇上突然驾崩,是太上皇重新出山主政,还是太子直接继位?

第四次发生在明朝。正统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宦官王振之言,率兵攻打瓦剌,在土木堡兵败被俘。朱祁镇被俘后,弟弟朱祁钰做了皇上,一年后,朱祁镇被瓦剌放了,重新回到了大明,但皇位早已易主,朱祁镇被迫做了太上皇。

朱祁钰怕朱祁镇夺权,将他软禁了起来。景泰八年,朱祁钰病重,无人掌管国事,大臣又撞开南宫大门,迎接朱祁镇重新登基。朱祁镇做了皇上后,将朱祁钰贬为亲王,同年朱祁钰病逝,并以亲王之礼安葬。

皇帝突然暴毙,是太子继位,还是太上皇重新登基,历朝都没有明确规定,但是根据过往历史可以看出,是太上皇登基,还是太子继位,权力掌握在大臣手里,权臣支持谁,谁做皇帝的可能性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