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離世後,不哭不悲是種什麼心理?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近些年來,雖然我國的人均壽命一直處於增長的趨勢,但是每年也還是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離開這個世界。親人離世,可以說是人生最悲傷的事情之一了,相信絕大多數的人們都會因為親人離世而痛哭,有的甚至會一夜白頭,然而也有人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既不哭也不鬧,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冷血嗎?

親人離世後,不哭不悲是種什麼心理?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崇尚孝道,古今有很多的詩詞都是描寫為人盡孝。在親人離世的時候,大多都會表現的十分悲傷,如果表現過於淡定的話,通常會被人們認為這是不孝的表現。其實對於親人去世後,不哭不悲的人,並不是對逝者的不尊重。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這類人在自己的心理上,是會對自己的感情產生分隔的。換句話說,就是在某一件會引起人的情緒重大波動的事的時候,這類人的內心會主動地把這件事給屏蔽出去。對於這些讓自己傷心或者說不高興的事情,做出保護自己的內心反應。

親人離世後,不哭不悲是種什麼心理?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就像一些醫生一樣,他們面對的自己所挽留不回來的生命他們不流淚就是不傷心嗎,並不是,相反他們比誰都難過,都不好受,畢竟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事情能讓人束手無措了,而那些醫生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之後不強求。面對自己親人的離去,那些不哭不鬧的人就真的不難受嗎,並非這個樣子。據我們一些專業的生理專家仔細研究表明,給出這樣的說法,這些人並不是像大家所看到的表面上那樣無情。

面對悲傷的事情痛哭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就像人在高興的時候想笑想跳是一個道理,但是悲傷也不僅僅只有這麼一種表達方式。相信大家也在影視作品裡見過那些選擇安樂死的人,他們在人生的最後幾天會選擇去玩以前沒玩過的東西,去吃以前不能吃的東西,而他們的家人也會一直微笑著陪伴他們。他們的家人不悲傷嗎?當然悲傷,但是他們選擇了微笑,選擇了陪伴,選擇好好陪家人走過最後這幾天的時光。

親人離世後,不哭不悲是種什麼心理?心理學家這樣解釋

人一生下來就有一種反射,叫做先天性反射,當我們收到傷害,無法接受的事實時,我們就會自我保護,自我保護機制過於強大就會把那些悲傷給抑制住,我們的內心會有一個聲音告訴我們這個事情是不可能的,千萬不要去相信,隨著事情的發展,大家也都知道,這種事怎麼會有假的,所以當那些人真正認識到這是真的時候,他們內心會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去處理這件事,畢竟是一個至親的人離去,而這整個過程就成了人們眼中的那種冷血動物。

有人哭並不代表是真的傷心,有人不哭也並不代表是真的不傷心,人都是具有欺騙性的。哭,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比哭更好的方式是,內心的強大。對於親人的離世,我們在尊重的同時,也要學會讓自己的內心更加強大。過去的已成過去,重要的是把握將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