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研究︳(四十五)備案制來了,區塊鏈企業不用太緊張

區塊鏈研究︳(四十五)備案制來了,區塊鏈企業不用太緊張

2019年3月30日下午,國家網信辦官網公佈第一批及197個區塊鏈信息服務名稱及備案編號,然後就出來一批關於備案制的解讀文章。幣乎頭部作者們對相關信息的敏感度值得稱頌了。

區塊鏈內容社交平臺,也是自媒體,對外部世界的風吹草動,尤其是與自己相關的保持足夠的開放、敏感,並作出即時反映,是個基本功問題,也是個價值問題。如此迅速地冒出一大堆分析文章出來,幣乎平臺的資訊價值確認無疑了。

對此,我也想講幾句。

01 為什麼官方對區塊鏈企業採取備案制?

政策角度看,主要與兩點有關。

一是優化營商環境。

包括區塊鏈在內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寫入中央與部分地方政府工作報告的大前提下,優化營商環境,簡政放權,提高政務效率,降低政務成本,改行政審批為信用承諾企業備案制度,會首先應用到新興產業領域的。這是近年來政務改革的大趨勢。

二是包容審慎監管。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從中央到地方,對待新興產業,一方面要包容,讓其有時間生長,哪怕是野蠻生長,也要給予其一定空間時間去探索乃至試錯;另一方面,要密切關注其發展態勢,卻又不能如之前粗放式發展階段那般隨意出手干預,只在發現問題後及時糾正,引導其健康發展。

大政方針影響下,備案制也就不言而喻了。

02 備案制是不是監管趨嚴的信號?

不少朋友判斷備案制的推出,是官方監管趨嚴的信號。

與94政策相比,備案制說趨嚴,從規範產業行業發展角度沒問題,但其實並未釋放出“嚴”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講呢?

第一,備案制以企業信用承諾為擔保。報備制度早已有之,是“若有問題有據可查的意思”,並非立馬就要如何如何。時下各地政府的做法,其實是讓企業事先按照標準格式做出信用承諾,予以備案,很簡單。只有企業違背承諾時,官方才會聯合交通、金融、工商稅務等多部門對其予以聯合信用懲戒。

第二,備案具有市場效果。伴隨第一批、第二批乃至第n批區塊鏈企業名單的公佈,官方以政策清單形式畫了個“金剛圈”,圈內合規,圈外的不合規。這一信號,會通過投資方、項目方、用戶的市場行為反饋回來,進而促進區塊鏈企業規範發展。

第三,備案有利於官方瞭解通證經濟。不論促進發展,還是採取必要的監管舉措,懂得行業規律、困難和問題,是大前提。備案制提供的信息,有利於官方全面掌握國內區塊鏈行業情況,為進一步調查研究、出臺產業和監管等各類具體配套政策準備條件。

由此看,備案制的施行並不會立刻起到“嚴”監管的作用,只是官方規範新興產業發展的常規性動作,距離監管能力形成、有效嚴格監管還比較遠。

區塊鏈企業按照標準,儘快主動報備,預防“未入圈”帶來的市場風險,才是當務之急。

估計在未建立符合區塊鏈分佈式賬本技術特點公民身份鏈(需要公民授權)之前,符合區塊鏈規律的有效企業監管能力不會形成。這些都需要不短的時間,至少在2019年不會大範圍形成。

(完結)

買key地址:bibox交易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