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我国近现代战乱纷争,能存活长达百年的企业,恐怕早已是凤毛麟角。而有这样悠久历史的水泥企业,还能一直以“中国”二字来冠名,这就更是一种非常传奇的历史了。

这家企业就是位于南京栖霞区龙潭镇青龙山北麓,始创于1921年9月的中国水泥厂,距近已有近百年历史了。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1921年9月,上海民族工商业者姚锡舟联合上海金融界、实业界人士吴麟书、陈光甫、聂云台等人,共同集资银元50万两(姚锡舟投资20万两)创办了中国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这几个股东,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风云人物,譬如,陈光甫是中国近代金融界的传奇人物,聂云台是曾国藩的外孙。

在中国水泥厂的档案室,至今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档案资料,都是研究近代中国工商业的最珍贵的一手资料。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在这张民国十七年颁发的商标注册登记证上,可以看到在当时已经有较为完善的商标审批制度。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这张1949年11月颁发的营业许可证上,有一个细节比较有意思,在第五项的“所在地”一栏中,明确写着:

——江苏省句容县龙潭镇。

这与今天的行政区划有很大的差别,今天句容归镇江市,而龙潭又归南京市。

落款日期也有意思,把原先印制的“中华民国”划掉,取而代之以“一九四九年”。

但在第六项“开设年限”栏,仍用了“民国十年”的记年方法。

在同一张证上,分别使用了两种不同的纪年方法,充分反映出新旧政权交替这样一特殊的历史时期。

就在这个地方,1927年还见证了一场非常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在这里与孙传芳血战数日,最终成功打败孙传芳,为1928年的全国一统奠定坚实基础。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战后,白崇禧将军还到厂里进行了视察。

民国政府还在这里修了一座纪念亭,可惜后来拆掉了。

从档案照片来看,当时的建筑都颇具民国特色,可惜拆掉了不少。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2002年中国水泥厂一度濒临破产边缘。

2002年6月通过南京市“国企三联动”改制,在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海螺水泥以承债方式整体购并中国水泥厂后改制成立。这一并购重组案例被列为当时南京市“国企三联动”改革的成功典范。

中国水泥厂的几个关键时期

创建时期

原中国水泥厂创建于1921年9月,由上海民族工商业者姚锡舟等人筹集白银50万两,同年12月22日经国民政府农商部核批注册营业,1923年4月16日开工生产,是继最早由日本投资的启新水泥厂后,我国最早的民族水泥企业之一。

1927年,原中国水泥厂从德国进口了两条直径2.85m、长60m的湿法旋窑。1933年,又从德国购进1台日产熟料170t的湿法旋窑。原中国水泥厂形成了由4台湿法旋窑构成日产水泥715t的生产线,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之一。

战争时期

1927年秋初,奉系军阀孙传芳纠集了11个师又5个旅的兵力,发动渡江战役(即龙潭战役),于8月24日在南京至镇江的江面上实行强渡,并以龙潭为主渡点。26日晨攻占龙潭火车站及附近的险要高地,中国水泥厂被孙部所占,部分厂房设备遭损毁,历时数月后始得修复。

孙传芳坐镇水泥厂指挥军队向南京逼近。这时在南京的李宗仁、何应钦一面部署防守,一面电令白崇禧部自镇江驰援。30日,李、何、白三军进行了全线反攻。31日中午,双方进入激烈的白刃战,下午14时,孙传芳部三面被围,缴械投降(1946年国民政府为了纪念龙潭战役阵亡将士,特在水泥厂附近的黄龙山北麓高处立碑建亭)。

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不断扩大,中国水泥厂被迫停产。1938年11月18日,日军占驻工厂。1942年12月南京沦陷,在侵略军的强迫威逼之下,工厂以租赁形式出租给日本磐城水泥株式会社经营。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工厂复归原主。

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中国水泥厂获得新生。1954年,中国水泥厂实现了公私合营,企业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孔山石灰石矿建设时期

孔山石灰石矿位于中国水泥厂厂区西南方向13.5km的江宁县汤山镇湖山村,是中国水泥厂第二个石灰石矿区,孔山矿的主体设计由上海华东建材工业设计院承担,窄轨铁路专用线由上海铁路局设计事务所承担建设。孔山矿于1967年试生产,在当时全国水泥行业是具有现代化先进装备的一流矿山,1968年正式投产。整体工程实际开支1600万元。

1968年孔山矿区石料经13.5km、762mm轨距的窄轨铁路专用线5 台蒸汽机车运进工厂联合储库。1977年5台蒸汽机车全部停用,换成4台380匹内燃机车。6t矿车于1983年停用,换成载重20t的气动自卸矿车,10辆一列车,共25辆,常开两列车。

加盟海螺 改制重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由 5台小型湿法窑支撑的中国水泥厂,经过60余年疲惫运转,再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冲击,企业经营十分困难。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复下达了《中国水泥厂技术改造设计任务书》,批准新建1条 2000t/d新型干法窑。1994年8月工程项目开工,1996年5月开始试生产,1999年11月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形成熟料产能110万吨/年。然而此时的水泥厂也同时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2002年,中国水泥厂由于工艺落后、负担沉重、经营不善等原因,亏损数亿元,职工长期发不起工资,企业濒临破产的边缘。为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帮助企业摆脱困境,在时任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南京市委书记李源潮的关怀下,中国水泥厂作为南京市“国企三联动”改制试点单位,由安徽海螺集团投资3.83亿元整体承债式并购重组中国水泥厂,成为当时南京市“国企三联动”改革的成功典范。

重组后的十几年里,中国水泥厂不断加大投入,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率先关闭所有湿法线,淘汰落后产能,公司的产能规模、资产总额、营业收入、经济效益、竞争实力和环保节能水平达到区域行业先进水平,成为南京市最大的水泥工厂。

中国水泥厂改制以来,国有资产不仅实现了保值增值,而且员工收入持续增长,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先后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建设新南京先进单位”“南京市节能先进企业”等荣誉称号。

响应国家号召 实施节能改造

中国水泥厂有限公司作为国家“万家企业”,历年来严格按照各级政府和节能主管部门要求,加强节能组织领导,严格节能目标责任制,完善细化节能管理,从节能技改、产品结构调整等多方面不断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结合国家、省、市在“十二五”期间下达给中国水泥厂节约8万吨标准煤的目标,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十二五”期间合计实现节约标准煤 9.7 万吨。

中国水泥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配套建设24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该机组是利用海螺自主创新技术,通过回收水泥窑的余热废气进行清洁化发电的,不需补燃。日发电量约58万度,吨熟料发电量达40kwh,所发电量全部自用,可满足水泥窑生产的60%电量,产品能耗下降18%,每年节约标准煤约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该技术项目被列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之一。

在中国水泥厂中,75%的电气设备采用节能电力设备,促进节电管理,例如节能变压器、变频调速装置等,功率因素补偿,采取就地和集中补偿结合的方式减少无功损耗,使总降功率因素达0.98以上。从2015年开始至2016年,中国水泥厂未雨绸缪,按照节能政策文件要求,利用窑磨检修机会,投资300万元,先后对公司15台老旧S9、S7型配电变压器以及486台Y系列电机进行了能效提升。通过此项节能工作的完成,经过测算每年节约电量50万度。

美化环境 美丽家园

中国水泥厂通过建立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转化企业经营机制,以先进的水泥生产线淘汰落后装备,已经成功地改组为一家具有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和拥有先进生产力的企业,不仅加快了南京地区水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了水泥市场产品结构,使一些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小水泥逐步被淘汰,整合了资源,也改善了当地环境,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长期不懈的宣传引导、教育和规范管理措施,中国水泥厂的员工也对海螺文化进一步加深了理解,对管理制度的执行能力显著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业务素质、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有了质的飞跃。

广大员工也同步享受到企业改制的成果。2005年公司在岗员工平均收入为1.85万元/年,2006年达到2.1万元/年,比改制当年人均增加0.8万元/年,保持了每年10%以上的增幅。员工在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改制、发展的信心。

中国水泥厂十分重视厂区内的绿化工作,多年来始终坚持植树种花草工作。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公司完成了近25万平方米的绿化施工,其中铺植草皮12万平方米,植树造林190余亩,公司环境得到了较大改观,厂容厂貌逐年更新,厂区环境与自然和谐统一。其次,公司重视新聘员工的环境保护教育,绿化劳动课以成为每一位新进厂员工的必修课,劳动课以在厂区植树、种草或绿化修剪、除杂草为主,旨在从进厂即开始培养员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的良好行为习惯。

“十三五”期间,中国水泥厂还规划扩建水泥产能规模,建设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未来,中国水泥厂将严格按照“建设国际知名品牌”的总体要求,把握机遇,加大环保技术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为打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百年老店”,为地方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组图:中国水泥厂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以“中国”二字冠名的水泥厂 独此一家!

 本文由水泥人网整理发布 转载请标注来源水泥人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