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公元581年,这一年杨坚41岁,权倾朝野的杨坚逼北周傀儡静帝禅让,自己称帝,史称隋文帝。

其实,隋文帝杨坚能够如此顺利当皇帝,真要感谢两个人,要是没有这两个人的推波助澜,他不可能那么快当皇帝。我们从宇文护的身上就可以看出来,此人也是北周权臣,当时掌握的权力比杨坚还要大,但是屠龙多次都没有得到皇帝之位,最后反而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权臣不一定能篡位成功,还需要一些人的帮忙,而这些人非常管用,能够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隋文帝杨坚之所以能够当皇帝,就是因为有两个这样的人,这两个人就是刘昉(fang)和郑译。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北周在宇文邕时期,发展很好,灭了北齐,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可以正当事业如火中天的时候,宇文邕突然暴毙而亡。宇文邕死后,他那不成器的儿子宇文赟继位,这个昏君当了几年皇帝后,觉得太烦了,不方便玩耍,为了能更好的享乐,把皇位传给8岁的儿子宇文阐,自己做了太上皇。由于纵欲过度,荒淫不堪,玩了一年就去世后。

宇文赟就这样驾崩了,什么也没留下,也没交代辅政大臣,因为当时小皇帝宇文阐才9岁,肯定是要辅佐大臣的。于是宇文赟生前最信任的两个人刘昉、郑译决定挑选辅政大臣。我们疑问是,二人为何不选择自己呢?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这就要说到二人的出身和地位了。刘昉虽然出身高官家庭,但家族没什么势力,不属于关陇集团。而郑译出身要比刘昉好,他其实跟北周皇室是有联姻关系的,郑译的堂祖父、开府郑文宽,娶北魏的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就是北宇文泰妻子元氏的妹妹。平阳公主没有儿子,宇文泰就让郑译过继给她家。

大概就是这么个关系,所以,宇文邕当政的时候,郑译受到重用,刚开始为给事中士,后任银青光禄大夫,转左侍上士、御正下大夫、太子宫尹。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尽管二人都有点基础,但总归不属于核心权力层,也不是关陇集团成员,所以,二人只好找一个关陇集团的人来辅佐。他们想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找杨坚。

为什么找杨坚呢?杨坚当时虽然名气大,但是并不是第一人选,王室贵族很多人可以做这个辅政大臣,那为何杨坚被二位选中呢?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因为杨坚跟郑译关系好,所以,两人推荐他,自然是想获得更多的好处。而且杨坚还是国丈,也是关陇集团的成员。

二人都同意,就这么定了,于是两个人伪造了一份假诏书,然后发给各位官员。大臣们接到诏命陆续赶来,大家按照遗诏推杨坚做辅政大臣。

杨坚自然要恭维一番,说自己不行,反正各种推辞,说自己无德无能,不能做辅政大臣。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客气客气,很正常,不过杨坚也太客气了,怎么办呢?就在这时,刘昉说了一句话,杨坚瞬间同意。《隋书》上的原话是:“公若为,当速为之;如不为,昉自为也。”

意思是这个辅政大臣你当不当啊?你要是不当算了,我来当。杨坚肯定不同意,到嘴的肥肉怎么可能拱手让人呢,这下很爽快的答应了。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接着刘昉、郑译二人又帮忙叫大臣在昭告天下的诏书上署名,反正是鞍前马后,操办一切。不过就这这时,又出问题了,有一个叫颜之仪大臣看不下去,此人为人耿直,他反对杨坚成为辅政大臣,他推举现在皇亲之中的赵王。

杨坚眼见这么个烫手山芋,也不好意思动手,又是刘昉动手,他冒充颜之仪签名,后来还悄悄除掉了颜之仪。这就为杨坚扫清了障碍,杨坚顺利成为辅政大臣。

本来按照刘昉、郑译的计划,当有杨坚任职大冢宰,郑译做大司马,刘昉做小冢宰,反正就是一起掌权。但杨坚刷了个心眼,在得到兵权后,直接做了“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让郑译做了相府长史,带内史上大夫,刘昉为丞相府司马。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一个人独掌大权,郑译和刘昉的小算盘也就落空了,当然,杨坚建立隋朝后,也没忘记二人的功劳。郑译被封为“上柱国”勋爵,刘昉为柱国、舒国公。不过杨坚并没有给二人实权,两人无所职任。

因此二人十分不满,他们仿佛觉得被出卖了,恨得直咬牙,更何况把自己拉下马来的正是他们二人亲手扶上台的人。有点卸磨杀驴的感觉,于是郑译想寻求其它方法,重新获得杨坚的信任。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他私下请了一班道士到家,画符设坛,念咒祈祷,企盼文帝能回心转意。没想到天神 尚未请到,家中的婶女已经向官府告发他巫蛊左道。

已经成为皇帝的杨坚大发雷霆,将其臭骂了一顿,教训了一通,除名为民。郑译经过 这番教训,学乖许多,从此规规矩矩做人,得善终,最后于开皇十一年病死于岐州刺史任上。

隋文帝杨坚最该感谢的两个人,要是没此二人,他不可能顺利当皇帝

但刘昉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此人本来就不是什么善良之辈,野心也比郑译大得多。 他自遭罢黝之后,他到处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到处惹事,十分猖狂,还联络朝中其他大臣想谋反,最终被隋文帝发觉,将其铲除。

不过隋文帝能当上皇帝,真要感谢这两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