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增程式汽车(新能源)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懂车帝1982


为性能车买单还是为节能车买单?如投票选择答案应会出奇的一致。

想要得出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否能成为下一个风口的答案,首先要看清这种汽车的技术特点。

  • 增程式汽车=增程器+电动汽车

本质是电动汽车但又是插电式结构,相比纯电动汽车的优势为电池组容量减小,试想一下电动汽车使用80kwh的电芯才能得到500公里的真实续航,其电芯成本就达到了平均12万左右。

而增程式电动汽车20kwh就能满足,成本只是3万元左右,差价9万元!除电芯以外还有其他方面可以缩减制造成本:

  1. 其次增程式汽车不不需要内燃机必须有的多档位变速箱,为电机匹配可以使用单速减速器甚至轮毂、轮边电机直驱,成本就算减去一半。

  2. 普通的PHEV插电式混动汽车发动机需要参与驱动,所以发动机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而增程式REEV汽车的发动机只需要用来发电,三缸、双缸甚至后期的混电单缸都可以使用,制造成本也不止降低一半,两大总成就算平均降低1万元吧。

那么REEV增程式汽车相比纯电动制造成本降低巨大,相比PHEV也降低了两大总成的制造成本,那么为什么不能普及呢?

行业中曾经有一位企业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消费者不会为环保买单,但一定会为性能买单!

这样理解再合理不过,这也是初期某些PHEV性能车异常火爆的原因。不过性能总有过剩的节点,大部分汽车用户并不是完全追求性能,而是追求更低的用车成本,这点从油价和物价可以分析出细微的变化。

所以现在个人可以预测并下这样的结论:不会为性能买单的消费者,其一定会为节油车买单!

PHEV过于追求性能以HEV模式只能相对降低油耗,在充电不便利的前提下平均降低1/3左右,这样的水平实际并未达到很多意向消费者的预期。而REEV增程式汽车则不同,发动机只用来驱动电机运行负荷小的多,重点是发动机排量会明显降低。

量产REEV的风口其实早就被风婆婆打开了,在电动大巴和货车领域普及的时间已经很长,只是大部分汽车爱好者只关注乘用车领域。公交车里有很多悬挂绿牌但有发动机轰鸣的车,这些车就是REEV;其次还有些重卡也采用了这种模式,节油的程度远超预期。

比如某台货车燃油车用接近5.0L的发动机,而REEV增程电动版只用了1.2L双缸柴油机,即使这台双缸机持续高转速运转起消耗的燃油又能有多少?决定油耗的是主要是排量,5升指所有气缸的进气量共有这么多,空燃比同比要喷出的柴油也会很多,排量直接减少3.8L节油效果不要太夸张。

至于发电效率也不用过于操心,1.2L双缸柴油机可以满足一台超过10米长的重载货车,普通的小微型代步车只需要一台普通的三缸汽油机绝对可以满足,而且不需要输出动力的发动机可以用各种方式软固定,震动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感了。


选择题

①:一台REEV中型轿车百公里油耗2L、百公里加速10秒、纯电续航里程100公里并可以插电,指导价15万。

②:一台PHEV中型轿车百公里油耗8L、百公里加速6秒、纯电续航里程100公里并可以插电,指导价25万。

③:一台EV纯电动中型轿车百公里电耗20kwh、百公里加速7秒、纯电续航里程500公里,指导价35万。

选吧!



天和Auto


增程式电动车全称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属于燃油和电能混合使用的混动汽车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用发动机进行发电,由电机进行驱动车辆,即当电池组电量充足时采用纯电模式行驶,而当电量不足时,车内发动机启动,带动发电机运转为动力电池充电,提供电动机运转的电能,它实质上是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

它的节能原理是:可以让发动机始终处于最佳的工作区间(可以使用更经济的阿特金森循环),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从而达到了节约燃油的目的。

相比普通的插电/非插电混动合动力,增程式有着突出的推广意义:

1、技术应用简单增程式混动汽车,虽然装了两个动力,即电机和内燃发动机,但事实上却只有一套驱动系统,那就是电机驱动。它是由发动机和电动机形成的串联混动,相比于并联式混动少了很多技术壁垒。(日企专利)

2、解决里程焦虑问题目前,在电池能量密度没取得实质技术突破和充电桩布局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下,增程式混动汽车是唯一可以切实解决消费者长途出行无法充电的问题。

3、节能减排纯电动车虽然在石油上没有了依赖,但是依然是由化石燃料、清洁能源产生的。增程式混动车,因为采用的是增程器。它大部分工况都是高效区间,所以能在能耗与排放上达到不错的平衡。减少了尾气对于环境的污染。

但是,这种混动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他的工作原理决定了它在能量转换方面效率更低,必须把汽油机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成电能,用电来驱动汽车行驶。那么在能量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有能量损失,目前热效率最高的发动机,也只能达到41%。再加上电池、电动机和控制器上的损耗,实际转化效率还会更低。

另外,这种车型只是在某些发动机特别低效的路况下有节能作用,比如城市拥堵路况;但是在一些发动机工作效率较高的路况下,比如在高速公路上定速巡航,它其实并不节油。

所以,笔者认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是解决眼下新能源问题(里程短,充电桩少、充电时长)的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最有效办法,但其先天的技术缺陷将决定其在未来新能源发展进程中最终会被其他新技术(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充电问题被克服等等)所取代,也必将是新能源发展过程中一个过渡角色。

以上观点为笔者个人粗鄙的拙见,有不同意见的朋友,欢迎留言讨论。


徐徐独行


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是新能源汽车改进版,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普遍历程不足问题。我们可以这样形容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电动车上安装一个汽油发电机,即车辆的所有机械能仍由驱动电机产生,汽油发电机只给电机供电

优点

比插电混动纯电续航里程更大,在中短途都可以作为纯电车来使用,汽油发动机只用来给电动机发电,驾驶感受几乎与纯电动车一致,平顺性和起步加速体验都很好。

缺点

由于要经过发电和驱动两次能量转换,在高速行驶时,电动机的转换效率变低,这种情况会尤为明显。

增程式汽车其优缺点都非常明显,而且传统新能源车充电时间长、电池衰减及能量密度越大成本越高等问题仍然存在,个人观点是增程式汽车不过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路上的一个过渡,真正的转折点会是新一代新能源技术-氢能源汽车,“加氢5分钟续航1000km”完美解决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各种瓶颈问题,而且由于氢燃烧后释放的是水,完全不污染,不似电池报废后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所以只要加氢站能和传统加油站一样普及氢能源汽车将会引领下一个时代发展的风向标


飙车小猪猪


增程式电动车,其实就是汽油机或者柴油机+蓄电池+电动机,这个技术呢在日产叫epower,原理如图所示:

内燃机通过做功发电给蓄电池存储起来,蓄电池将电能输送给电机,电机驱动车轮行驶,内燃机不直接驱动车轮。电动车大家开过的都知道,加速快,安静舒适,唯一让人焦虑的就是续航里程,而增程式技术(epower)恰恰解决了这点。

当驱动电池电量充足,汽油发动机及发电机不工作,不对驱动电池充电,车辆行使十分安静,类似EV车辆LEAF。驱动电池电量不足,汽油发动机通过发电机开始工作对驱动电池充电,车辆行使噪音类似混动车辆,驾驶感受仍然类似EV车辆LEAF。急加速,爬坡时,车辆驱动力不足的时,电动机全负荷做功的同时,和汽油发动机推动发电机一起全部驱动车辆。此时为整车动力系统最大做功状态。车辆行使噪音及驾驶感受类似普通汽油车辆。减速,下坡时,汽油发动机,发电机停止,电动机反转工作对驱动电池充电,车辆行使十分安静,类似EV车辆LEAF。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普通燃油车我们堵车、急加速导致内燃机工作状况各异,多数都不是最经济的状态,而内燃机在等速最经济的转速下带动发电机充电相当于把各种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过滤,保留了最经济的状态,省油也是必然的,当然跑高速的时候电机是不如内燃机的。

日产的Note epower在日本卖的很好,连续蝉联小车混动第一,就是这个技术。


Leon大话汽车


增程式汽车的工作原理看过后就知道,它在的能量转换效率低,由汽油机燃烧产生的动能转化成电能,再用电来驱动汽车行驶。那么这个转化过程肯定会有能量损失,估计不到30%效率比较低

如此来看这种车型在发动机低效的路况下有节能作用,在发动机工作效率较高的情况下是不省油的。

但是作为技术推广还是可以的。


车美学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增程式不可能成为风口。但确实是一个可行的技术路线!

一句“电动车是未来发展趋势”害惨本就不那么专心的汽车行业决策者和投资者!

电作为汽车用动力源是对传统石油基燃料(汽油,柴油,航油,乙醇,甲醛等)重要补充,是车用能源多样化的重要渠道!

电替代传统石油基能源的根本原因在于车辆的直接污染物排放,电能动力完全替代传统能源还有很长一段路,国际科技界和汽车行业发达体政府已经认识到对电动车不能从单一的直接排放控制逻辑处理,而逐渐按照综合排放和能耗控制逻辑予以纠偏。

因此,未来能耗和排放综合因素才是汽车能源格局的重点。

高能耗,高的综合排放水平的电动车也必将被淘汰出局。

综合能耗和排放控制逻辑未来汽车动力能源将是社会综合能耗和排放控制最优的产品得到保留。

高效内燃机,高效电动车,高效的复合动力系统都是车辆动力系统的最佳选择,汽车能源的多样化取决于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决策者尊重科学!

基于此,增程式作为复合能源系统具有存在的价值。

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决策者的科学素养!我国电动车的社会综合能耗与排放水平与限值在研究领域还是空白!

技术的东西还是空白,决策者只能闭着眼一条路走到底,这才是汽车行业最大的悲剧!


凯腾聚知


最近几年,应该是增程式汽车的一个发展契机。

一般来说,一种日常通用流行的产品,一旦出现市场饱和过剩状况,竞争势必加剧并逐步惨烈化。最常见的走向:第一步是降价倾销,第二步是技术升级。在我看来,汽车技术升级不外乎两个方向,一个是更加省油,丰田、本田、日产等的增程式技术是目前最成熟、易行的技术方案;另一个是动力更强,也许就是比亚迪等的插电混动技术方案。当然,也有两者融合的可能……


曾仁317


电动车是不是趋势看美国是不是提倡就知道了。大力发展电动车的目前只有中国一家


江南宇轩


增程式混动目的是降低油耗,降低用车成本,但性能不好,也比油车更复杂!现在电池能量密度还不是特别高的情况下,它还有存在的理由。等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纯电动车不再为续航里程头疼了。不管啥油车,混动车,都得靠边站了!预计5年内,电池技术就会有突破。10年内,电动车几乎可以淘汰油车


阿道夫朵朵


电动车的发展以摆脱石油依赖为目的,所以电动车最后能不能成为人们出行的主流方式,最后还要看电池的发展,增程式电动车只是电池储能密度不高,充电速度不够快等情况下的无奈之举,绝不会成为主流而发展,它的二次能源转换,能源利用率太低使其不可能成为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