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前期最爱的女人是谁?

猴格大人


【文藏来答】乾隆帝无论前期还是后期,最爱的女人应该都是富察皇后,即便富察皇后英年早逝,乾隆帝却想了她一辈子。

(明 花梨木嵌螺钿玉石人物图顶竖柜)

弘历与富察氏结婚后,在乾西二所(乾隆登基后,将乾西二所升为重华宫)住了八年。依据清代内务府的陈设档,重华宫原存花梨木嵌冻石银母大柜一对,大柜上的番人献宝献瑞兽图指示着此乃明代旧物,而柜肚的百子嬉戏图,寓意「太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大柜由此成为弘历与富察氏的新婚礼物。

(重华宫外景旧影)

这对大柜在乾西二所陪伴了弘历与富察氏八年。其间也许他们把心仪之物存放其中,也许一起在解读上面的故事,也许一起在辨认那些奇珍异兽,也许看到百子嬉戏时,孩子已在孕育中。这段时光是最值得乾隆皇帝回忆的,当他八十七岁时,仍能记起七十年前潜邸成婚时的美好时光。

(清 东珠朝珠)

潜邸改造竣工后,这对大柜仍放在重华宫西暖阁寝宫中。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年)三月十一日富察氏在随驾东巡时于山东德州去逝,乾隆皇帝写下《述悲赋》:「在青宫而养德,即治壸而淑身。纵糟糠之未历,实同甘而共辛。」乾隆皇帝说在青宫时,富察氏与自己一同修身养德。虽然没有经历过穷困,但也一同面对风雨,同甘共苦。富察氏去世后,她的遗物一直存留于长春宫(富察氏当皇后在住在长春宫),乾隆皇帝想她的时候就过去看看,「陈旧物而忆初」,凡平日所御奁具、衣物等,乾隆皇帝都不忍撤去,照常陈设于长春宫,虽然看不到爱妻的容颜,但可以到爱妻居住过的地方流连彷徨,睹物思人,神游物外,仿佛爱妻就在眼前。

(清人绘 弘历朝服像轴)

乾隆六十年(一七九五年)十二月,在乾隆帝即将归政之时,他才下旨:孝贤皇后(富察皇后)的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件在此陈设,后人不便再行居住,所以「所有长春宫供奉孝贤皇后东珠顶冠、东珠朝珠等物,嗣皇帝即位后,皇后即可服用」。但富察氏的一些小物件却保存于大柜中,两百年后,民国时期的《故宫物品点查报告》记录了这对大柜里的遗物,有荷包、手巾、绦子、香袋、簏子、绣花缎、手串、绣花枕头、各色旗头箍、高低旗装坤鞋、石青两面透缂五彩云水全金龙四团补子等百余件。

(清 弘历 行书孝贤皇后挽诗卷 局部)

乾隆皇帝把富察氏的遗物珍藏了起来,他在《重华宫记》中说:「盖宿学之所安,旧剑不能忘也。」旧剑,出自《汉书·外戚传上》,汉宣帝刘询即位后,没有忘记与自己患难相共的许平君,下了一道「寻找故剑」的诏书:「我在贫穷卑微时曾有一把旧剑,我现在非常怀念它啊!众位爱卿能否帮我把它找回来啊!」

(清 弘历 行书孝贤皇后挽诗卷局部)

乾隆皇帝对青宫(比喻太子所居的东宫,这里指作为太子)时的这段感情生活念念不忘,这对大柜成了乾隆皇帝与富察氏感情生活的永恒见证。


文藏


乾隆皇帝风流成性,他的女人难计其数,仅后宫有贵人以上头衔的就有37名,真正能得到宠爱的仅5人: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哲悯皇贵妃、淑嘉皇贵妃、孝仪皇后,这5位死后能与乾隆合葬在裕陵地宫中。

清史稿中极少直接记载哪个后妃得宠,只能从她升迁速度和生育子女的频率来判断。可以这么说:乾隆前期最爱的女人是孝贤皇后,后期最爱的是孝仪纯皇后。

孝贤纯皇后(1712-1748年),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家世显赫,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727年雍正帝将16岁的富察氏指婚给17岁的4皇子弘历;1736年乾隆继位后,于次年十二月举行了册立皇后大典。

据说孝贤纯皇后长得非常漂亮,是个十分贤良淑德的女人,乾隆对其“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她为乾隆生了2儿2女,不幸的是除了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其他3个都早亡了,其中两个儿子永琏、永琮都是先后被乾隆密定为皇太子的:二阿哥永琏在9岁时不幸夭折,这让乾隆伤心不已,追封为了端慧皇太子;已经15年未曾再生育的富察氏不得不做了一回高龄产妇,她在34岁时生下了七阿哥永琮,因为出天花,2岁时夭折。乾隆再次遭受打击,谥悼敏皇子。

乾隆为了让孝贤纯皇后心情好转,于1748年让她随驾南巡,结果途中身染风寒,随后去世。乾隆极为痛苦,作《述悲赋》悼念。据说他每天都要到皇后生前居住的长春宫灵前祭酒,百日祭辰曾作诗“拭巾泪尤滴,滴泪不能干” ,可见乾隆对其用情之深。

[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掉相关部分]


天宁阁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我国古代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之一,在60年的皇帝生涯里,他有很多个后宫嫔妃陪伴。

如果把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即位,到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禅位给儿子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这段时期划分成前期、中期和后期,那么,符合题主要求的前期,悦史君认为是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到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

那么,针对这个时间段乾隆帝后宫里的主要女人,悦史君将进行一个大略的比较和评价。

第一,孝贤纯皇后富察氏

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被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指配给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为嫡福晋。

两人非常恩爱,爱新觉罗·弘历对她“每加敬服,钟爱异常”,富察氏先后生下长女爱新觉罗氏、次子爱新觉罗·永琏、第三女爱新觉罗氏和皇七子爱新觉罗·永琮等二子二女。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和硕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册封富察氏为皇后。

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贤纯皇后富察氏在与乾隆帝东巡途中病逝,乾隆帝亲定谥号为“孝贤”。

孝贤纯皇后死后,乾隆帝不仅给她举办了盛大的葬礼,还对富察氏一族恩宠有加,此后数十年一直写诗作赋怀念她。

第二,纯帝继皇后辉发那拉氏

清朝雍正年间,雍正帝把辉发那拉氏选为爱新觉罗·弘历的侧福晋。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帝册封辉发那拉氏为娴妃,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晋娴贵妃,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皇贵妃,摄六宫事。

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帝册立辉发那拉氏为皇后。

纯帝继皇后虽然成为孝贤纯皇后之后的第二位皇后,但直到清朝乾隆十七年(1752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皇十二子爱新觉罗·永璂,悦史君认为,乾隆帝对她的宠爱一般。

第三,孝仪纯皇后魏佳氏

魏佳氏在清朝乾隆年间入宫,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乾隆帝册封魏佳氏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令妃。

魏佳氏应该是很受乾隆帝宠爱的,先后生有四子二女,但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皇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可见并非前期受宠的女人。

但皇十五子爱新觉罗·颙琰后来成为嘉庆帝,也让魏佳氏被追封为皇后,悦史君认为,她是最幸运的。

第四,慧贤皇贵妃高佳氏

高佳氏在清朝雍正年间成为爱新觉罗·弘历的使女,清朝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帝将她超拔为和硕宝亲王侧福晋。

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帝册封高佳氏为贵妃,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皇贵妃,不久高佳氏去世。

慧贤皇贵妃没有给乾隆帝生下一男半女,悦史君认为,她显然不是乾隆帝的最爱。

第五,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富察氏在清朝雍正年间成为爱新觉罗·弘历的侍妾,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生下长子爱新觉罗·永璜,清朝雍正九年(1731年)生下皇次女爱新觉罗氏,但在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和硕宝亲王爱新觉罗·弘历即位前两个月不幸病逝。

乾隆帝即位后,追封富察氏为哲妃,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又以哲妃诞育皇长子追晋为皇贵妃。

悦史君认为,哲悯皇贵妃是乾隆帝喜欢的女人无疑,最早生下孩子,但她过早去世,显然无法称得上最爱了。

第六,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金佳氏在清朝雍正年间成为爱新觉罗·弘历的侍妾,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帝即位后,册封她为金贵人。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金佳氏晋封为嘉嫔,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晋封为嘉妃,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晋封为嘉贵妃,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病逝,追晋为皇贵妃。

淑嘉皇贵妃先后生下皇四子爱新觉罗·永珹、皇八子爱新觉罗·永璇、皇九子爱新觉罗氏和皇十一子爱新觉罗·永瑆等4个儿子,夫妻感情不错,但悦史君认为,乾隆帝对她没有特殊的宠爱和纪念,只是一般宠爱。

第七,纯惠皇贵妃苏氏

苏氏在清朝雍正年间成为爱新觉罗·弘历的格格,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帝即位后,册封她为纯嫔。

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苏氏晋封为纯妃,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晋封为纯贵妃,清朝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晋封为皇贵妃,同年去世。

纯惠皇贵妃先后生下皇三子爱新觉罗·永璋、皇六子爱新觉罗·永瑢和皇四女和硕和嘉公主爱新觉罗氏,悦史君认为,同样是一般宠爱。

至于庆恭皇贵妃陆氏、忻贵妃戴佳氏、愉贵妃珂里叶特氏等妃嫔,在乾隆帝前期并没有得到特殊的优待,显然不能参与比较。

综合比较下来,悦史君认为,乾隆帝前期最爱的女人并不是慧贤皇贵妃高佳氏,而是孝贤纯皇后富察氏,这也是乾隆帝念了一辈子的结发妻子。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说起乾隆帝前期最爱的女人,我个人觉得可能不是富察皇后,也不是慧贤皇贵妃,而是一个大家会忽略掉的女子——哲悯皇贵妃。简单的说下我个人的理解,欢迎指教。

都知道乾隆帝后宫还是比较庞大的,但与他合葬的仅有五人,其中就有哲悯皇贵妃。哲悯皇贵妃虽也是富察氏,但应该只是旁支,她的父亲是佐领翁果图。她是雍正初年,入侍为藩邸,为格格,虽是比较低阶的侍妾,但却是乾隆早期的女人了,当然出身皇家,必然乾隆身边不会只有她一个侍妾,可她却为乾隆生下了皇长子。

哲悯皇贵妃生下皇长子永璜是在雍正六年五月份,而富察皇后是雍正五年七月份嫁给弘历为嫡福晋,而她的长女是雍正六年十月出生,由此推测,哲悯皇贵妃这胎是在富察皇后进门后怀上的,并且得到乾隆的允许生育下来。

如果不是得到乾隆宠爱,身份不高的哲悯皇贵妃是不可能生下皇长子的,毕竟那时候富察皇后已经进门,在已娶福晋的情况下,乾隆是可以考虑先让富察皇后诞下嫡长子。

再纵观乾隆前期子女的出生时间,1728-1733年这六年时间里,出生的皇子和公主均为富察皇后和哲悯皇贵妃所生,虽然当时高慧妃和娴妃等人都还未入府,但是乾隆的后院里也不可能只有一位侍妾。哲悯皇贵妃能在一众侍妾中脱颖而出,并且在乾隆与富察皇后恩爱的蜜月期,依然获得侍寝和生育的机会,足以证明她在乾隆的心里地位绝对不低。

可惜红颜薄命,哲悯皇贵妃在距离乾隆登基仅差两个月的时候薨逝。乾隆即位后,追封潜邸时仅是格格的富察氏为哲妃,乾隆十年,以哲妃诞育皇长子,追晋为皇贵妃,册谥为哲悯皇贵妃。

她也成为清朝第二位死后连升两级而晋封的皇贵妃,第一位有此殊荣的是我们熟知的十三阿哥胤祥的生母敬敏皇贵妃,但敬敏皇贵妃是由雍正帝追封,而哲悯皇贵妃是乾隆亲自追封,对一个女人来说,意义并不相同。

最后,哲悯皇贵妃是与乾隆合葬的五人之一。可是她在乾隆登基前便离世,家世不高,虽然生下了长子永璜,但永璜才能并不出色,而后更被剥夺争储君的资格,母凭子贵这个词也落不到她头上,因而猜想,应是乾隆颇为痴情念旧,作为乾隆最早的女人,他是真心喜欢这个女子,加上哲悯皇贵妃本身的性子应该也颇为温婉谦逊,知书达理、善解人意,因此即使在逝世多年后,没有优秀的子女给她增光,乾隆选择合葬的妃嫔时仍然选择了她。

因此推测乾隆前期最爱的女人应是哲悯皇贵妃。


浮生若浅


对乾隆不能说最爱那个妃子,乾隆喜爱的妃子可是很多的。前期(乾隆元年到乾隆十三年)的孝贤和慧贤(不过,慧贤比孝贤得宠)前中期的(乾隆十三年到乾隆二十一年)淑嘉和纯惠。中后期(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四十年)的孝仪。后后期(乾隆四十年到六十年)没有什么特别宠爱的妃子。所以乾隆爱的妃子有孝贤,孝仪,慧贤,淑嘉,纯惠。


史说清宫


早知失子兼亡母,何必当初盼梦熊。

他想立她的儿子为储,即使他们还年幼。结果他们和她都早早去了。

只余一个女儿和敬公主。

是的,她就是孝贤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