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姬是个怎样的人?

一个人的历史


薄姬的人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我觉得她的一生,之所以能成功,和她的母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薄姬的母亲很有眼光,她不像普通百姓家的父母。她立志让自己的女儿嫁给王侯将相。为此,她还找了一个算命的,给自己的女儿看看她以后的命运会如何?

结果卜的那一卦,卦象很好,说薄姬长大之后,是个可以生天子的人。

那也就是说,薄姬只有嫁给皇帝之后,她才有可能生天子。

正好薄姬情窦初开的时候,正是刘邦和项羽灭秦,天下大乱的时候。

薄姬的母亲一想,还是把薄姬送到魏国魏王那里去吧。因为薄姬是魏国人,正好她家距离魏王这里近,当时的魏王就是魏豹。

薄姬嫁给魏豹之后,她就告诉魏豹,算命的说自己可以生天子。

魏豹听了很高兴,他觉得自己的女人能生天子,那不用说,以后自己肯定就是皇帝了。

再加上那时候是战乱,他魏豹当上皇帝,统一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当时的魏豹是跟着刘邦混,当他得知自己可能会当天子后,他决定不跟着刘邦了,毕竟跟着刘邦混,当刘邦的小弟,以后是刘邦当皇帝,这样的话,他就不可能成为皇帝了。

魏豹背叛了刘邦,刘邦就派了韩信来攻打魏国。

结果魏豹战败,然后魏国王室就都成了韩信的俘虏。

韩信把这些人转手送给了刘邦。

刘邦看薄姬还有几分姿色,就把薄姬给纳入到了自己的后宫。

但是,当时的刘邦也没有宠幸薄姬,毕竟刘邦身边的女人有很多。

薄姬本来有两个好姐妹,他们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这三个人长大之后,很幸运,都被送到了魏王,魏豹的宫里当了魏豹的妃子。

并且他们小的时候,一起发过誓,说若是日后进了宫,万一有个人受宠了,不要忘记让大王也雨露均沾一下。

后来他们三个,都来到了刘邦的后宫,刘邦宠幸了除了薄姬外的另两个女人。

那两个先后被刘邦宠幸的女人,早已把薄姬给忘了。

他们不但没给刘邦推荐薄姬,反倒是聚在一起说薄姬的坏话,挖苦薄姬。

这件事正好被刘邦听到了,刘邦就问了他们一下,他们两个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刘邦觉得薄姬也很可怜,所以,就成全了薄姬,让薄姬侍寝了一晚。薄姬就是在那一晚,怀了身孕,有了后来的汉文帝刘恒的。

当然了薄姬在侍奉刘邦的那一天晚上,她也给刘邦讲了自己会生天子的事。刘邦当然没有当成一回事了。因为刘邦就不喜欢刘恒,他喜欢但是刘如意。

但是,事实上最终他们两个确实生了天子,就是汉文帝刘恒。不知道此刻魏豹知道后,会作何感想?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刘恒被刘邦封为了代王。

刘邦去世之后,吕后觉得薄姬也是一个可怜之人,她就把薄姬给送到了儿子,代王刘恒那里去和儿子团聚起了。

吕后去世之后,刘恒就被周勃和陈平请到了宫里,去当皇帝了。薄姬母以子贵,也就成了大汉鼎鼎大名的皇太后。

你看薄姬是不是有一个逆袭的人生,她的一生是不是很幸运。


汉史趣闻


薄姬的经历证明了一句古话: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汉初的权力争斗中,薄姬是站得最远,也最默默无闻的一个,这反而让她远离了争斗的是非,远离了灾祸,最后人家两败俱伤之后,不但她因远离而得以自保,更让人惊呼的是,她的儿子最后脱颖而出,非常意外地成了西汉第五位皇帝。

薄姬本是魏王魏豹的老婆,前205年,刘邦二次东征,首先就因为魏豹先降后叛,而命令韩信带领曹参和灌婴攻打魏国,韩信以“陈兵临晋而渡于夏阳”的佯攻之法,拿下了魏国,俘虏了魏豹,并将魏豹的家人全部抓获。魏豹被俘后不久,关在荥阳,后来为刘邦部将周苛杀死。

刘邦对于魏豹家眷作了统一处理,除了魏豹的老母亲之外,其他家人一律没入官府为奴,分配到各种机构中做苦工,薄姬也是其中之一,分到了织室,成为织室的一名奴婢。通过司马迁《史记》中的描述,我们知道薄姬本是战国时期魏王宗室,秦灭掉魏以后,薄姬母亲流落民间,与吴地一薄姓男子私通,生下了一个女儿,秦朝灭亡,魏豹被项羽封为魏王,薄女也到了及笄之年,母亲便将她送到魏宫,被魏豹选为小妾,是为薄姬。

薄姬亭亭玉立,美貌如花,是魏豹妻妾中最漂亮的一个。刘邦一天偶然来到织室,看到薄姬颇有姿色,便将她收进后宫,薄姬因此成了刘邦的一名姬妾。此时刘邦没有称帝,还是汉王,不过他后宫却是非常充足的,所以开始没睬薄姬。有趣的是,薄姬小时候曾经与管夫人、赵子儿要好,三个人当年约定“先贵无相忘”,后来恰恰管夫人和赵子儿都被刘邦纳入了后宫,而且都被刘邦召幸。

有一次管夫人、赵子儿随侍刘邦时,她们笑着谈起了儿时的约定,刘邦细问,她们便详细相告,刘邦顿时对这个薄姬好奇起来,当晚就召幸了薄姬。不久,薄姬怀孕,后为刘邦生下了他的第四个儿子,取名刘恒,八岁时被封为代王。

薄姬这个人,外表漂亮,性格温存,在吕后与戚夫人斗得鸡飞狗跳的时候,她从不掺和,而且很少与刘邦见面,在刘邦的妻妾之间,她是最不争风吃醋的一个。所以,刘邦去世后,权力尽归吕后,因为薄姬从不争,所以吕后既没把她放在眼里,也没对她产生恶意,而且以少有的宽宏大量,准许薄姬随儿子刘恒到代地定居,这又无巧不成书的使薄姬远离了是非之地。从此,薄姬和儿子生活在代国,舒舒服服地做着她的代王太后,日子滋润着呢。

吕后去世后,大臣们废除了少帝,因公认薄姬仁慈善良,迎立代王刘恒为帝,他就是汉文帝,汉文帝去世后,又由他的儿子刘启继位,是为汉景帝,景帝去世,传位汉武帝。

对于薄姬来说,汉文帝是她儿子,汉景帝是她孙子,汉武帝是她曾孙,这三代君主,把西汉王朝推向了繁荣富强的巅峰,她真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个女人。


帝国的脸谱


薄姬是一个很幸运的人,同时她的幸运来源于她的不争不抢,同时大汉四百多年天下,西汉,东汉和刘备的蜀汉都是经过薄姬传下来的。所以薄姬又是一个很有福泽的一个女子。


刘邦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女子,得到刘邦最爱的是戚夫人,可是死的最惨,变成了人彘。最有权利的是吕太后,刘邦死后,垂帘听政,虽然不像武则天一样登基为帝,但是皇帝在她手里却如同傀儡。可是吕后一死,吕家几乎被灭完。

而薄姬即没有像戚夫人那样的宠爱,也没有吕后那样的权利,但却是最后福泽的。

薄姬本来是魏王豹那里的人,被刘邦所得,但是刘邦并不太喜欢薄姬,只宠幸薄姬一次,但是就这一次,薄姬就怀孕,并且生下后来的汉文帝刘恒。


薄姬知道自己不受宠爱,所以处处的都不跟别人抢,处处显的与世无争,也是因为她知道皇宫里的险恶。

就是因为她显得与世无争,对吕后没有构成威胁,所以在刘邦死后,吕后疯狂的报复对自己有威胁的戚夫人,但是对薄姬却格外开恩。

此时薄姬的儿子刘恒已经去了封地做了代王,所以薄姬就想去代国做国太后,吕后看她一直都是不争不抢的,所以就放她去了。对戚夫人就行了,最后把戚夫人弄成了人彘。

后来吕后的儿子汉惠帝刘盈驾崩,吕后先后立两个少帝为傀儡皇帝。大杀刘姓宗室。吕后死后,陈平周勃平定诸吕之乱。


诸吕即平,陈平周勃等大臣开始选立新皇帝的人选。

最后决定选立刘恒为帝,觉得代王刘恒是刘邦儿子在世的最长的一个,同时刘恒为人仁孝。最主要的因为他的母亲薄姬。

因为大汉才经历的后宫干政的事,不希望在出现这样的事,而薄姬平常与世无争,心肠也像吕后那样,同时薄姬没有强大的娘家的人,只有一个弟弟薄昭,不会像吕后那样。

所以最后刘恒登基为帝,是为汉文帝。后来汉文帝生汉景帝,汉景帝生汉武帝和长沙王与中山靖王。

而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就是长沙王这一支,蜀汉刘备是中山靖王这一支。

所以说薄姬是最有福泽的一个女子。


中孚鉴


说到薄姬,就不得不提及历史上那个非常神秘的女人,她在15岁的时候见到薄姬,一眼就断定:薄姬大贵,她的儿子是天子之命!这个神秘莫测的女人叫许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相面大师,19岁那年被汉高祖封鸣雌亭侯。正因为许负的预言,薄姬开始了她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一、高贵血统,低贱身份,初嫁魏豹,差点丢了小命

史书上没有留下薄姬的姓名,她血统高贵但身份低下。原因就是她母亲是魏国宗室,她却是母亲与人私通所生。

因为许负的预言,让薄姬成了香饽饽。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手下有个叫魏豹的将军,被刘邦封为魏王。魏豹听说了薄氏的事,心动了,先下手为强,把薄氏娶入王宫。得到薄氏后,魏豹心想:既然薄氏可以母仪天下,我当然就有皇帝的命。于是,他决定背叛刘邦,自立山头。

要说凡事想当然会要人命的,相师说薄氏有母仪天下的命,也没说你魏豹就是真命天子啊,你这么自作多情地给自己贴金,那不是玩死自己的节奏吗。果然,刘邦大怒,很快发兵灭了魏豹,并下令处死魏豹全族。可怜魏豹原以为捡了块宝,却没想到因此丢了吃饭的家伙。

跟魏豹一起倒霉的还有他的妻妾们。这一群娇弱的女子一个个被押往断头台,连滚带爬,衣衫不整,狼狈不堪。突然间,一个梨花带雨,娇柔怜人的小美女从他身边走过,小女子似乎不甘心就这么断送卿卿性命,她哀怨地地瞟了刘邦一眼。就这一眼,刘邦的魂没了。这是谁家姑娘,咋这么俊呢!留下,给朕留下!

二、刘邦最不受宠的姬妾,默默无闻却躲过灾祸

一块大馅饼掉在薄氏的头上,她成了刘邦的薄姬。命保住了,可并没有大家想象的恩宠,很可能一转眼刘邦都忘了这个小美人。仔细想想,刘邦身边还缺美女吗?但薄姬就是命好,她在宫中的两位好友受到刘邦“接见”后,推荐了她。

赶上刘邦好心情,于是召见了薄姬,并且在她身上播了些雨露。薄姬再次中馅饼,见着雨露就开花,她生了龙子——刘恒。事实上,从此刘邦几乎再也没有宠幸过薄姬,人家就是命好,一枪中的。

转眼刘邦进太庙享清福去了,吕后成了王朝实际掌权人。她开始大肆迫害刘邦的小老婆和儿子们,这段历史路人皆知,很血腥,很恐怖。刘邦的儿子们只有两个没受到迫害,一个是吕雉的养子刘长,另一个就是刘恒,连吕雉的亲儿子都是被吕雉变相折磨死的。

吕雉难道稀罕刘恒?才不是呢,因为薄姬母子从来不受待见,在这皇宫里,这对母子就像路边的小草,没人留意他们,包括吕雉。那就放他们去封国吧,一个又偏又穷的地方——代国,那地方还经常有匈奴人出没,让他们自生自灭吧。后来证明,这其实是这母子俩又一次被馅饼砸中,占着好封地的王们有几个善终了?光赵王就死了三个。

三、许负预言实现,母以子贵

接着最大一块馅饼落在了这对母子头上:诸吕被灭后,陈平一干大臣相中了刘恒,他成了皇帝,薄姬荣升皇太后!这恐怕是母子俩脑瓜想破也无法料到的结果。

虽说薄姬有许负的预言,估计到这时候,她自己都把它当笑话了。剿灭诸吕,贡献最大的刘襄刘章兄弟俩,竟然没有PK过没有任何贡献的刘恒,上哪说理去!

儿子当上皇帝后,薄姬成了薄太后,她没有像吕后那样醉心于政治,除了对魏家和薄家多有照顾外,唯一的一次干政就是怒斥儿子无辜冤枉周勃,吓得汉文帝赶紧释放了周勃。

薄姬死后因为姬妾身份,不能入葬长陵,所以就在靠近儿子的地方单独起陵。直到光武帝刘秀,她才被追封为高皇后。

值得探讨的是,薄姬母子为何在凶险的政治环境里安全生存,甚至被一连串的幸运砸中?真的许负预言的魔力?

一、薄姬是老子的忠实信徒,以“无为”追“有为”的生存智慧,在她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刀下余生后,薄姬并没有迎来刘邦的宠爱,面对复杂的后宫争斗,聪慧的薄姬迷恋上了《道德经》。她不但把自己修炼成一位与世无争,清净修为的仙子,还不断以此教育儿子刘恒。应该说汉文帝受母亲影响很大,当刘邦的儿子们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甘愿留守贫穷的代地,即便吕后拿赵王这顶金帽子诱惑他,他也不为所动。

当平定诸吕后,迎请刘恒入京的文书到达,他母子都表现出异常的冷静。非得多方求证后,才起驾入京。这种定力,如果没有很深的修为是做不到的。

二、许负的预言,我本人认为就是个政治谎言

人类对玄学的研究还没有科学定论,在现有的认知层面,玄学是不可靠的。我个人认为,所谓的许负预言应该是汉文帝登基后,为了说明自己皇位的合法性,编造的政治谎言。

理由如下:

  • 1.许负封侯及预言的事,很多出自野史,正史上语焉不详;
  • 2.假如许负真的有这个预言,恐怕薄姬母子很难活下来

假如许负有此预言,刘邦不大可能如此冷遇薄姬母子,精明而又凶悍的吕后,不大可能允许这颗定时炸弹生存在自己身边。

  • 3.汉文帝编造谎言是政治的需要

汉文帝继承大统,严格地讲,是不符合古代帝王传承的法统的,是违法的(限于篇幅,不在此讨论)。皇位合法性受到挑战,是一件相当严重的事。所以,汉文帝就必须寻找他继承皇位的法理基础。

我替他想过,他大概有如下几条路可以走:

  • 一是宣称汉惠帝一支绝嗣,嫡系没了,庶出的谁当皇帝都可以(实际也这么做了);

  • 二是假托高祖遗诏,受命登基(技术难度太大,没法做);

  • 三是以神的名义宣示“君权神授”(神最好编造,难度小,许负就是神的使者,可行)。


于是,许负预言开始流传,谎言而已,根本不可信!

但不管怎么说,薄姬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她的生存智慧,不但成就了她个人,也为大汉帝国迎来了一位千古名君。


寻根拜祖


汉文帝刘恒的亲妈薄姬是个富有心计,做事低调,擅长把握时机,知道进退的聪明人。


薄姬的妈就是一个不甘平庸的女人,她本是魏国宗室的女儿,在做秦民的碰上吴人薄生,便同居生下女儿薄姬。不久,薄生就死了。秦末战乱,魏国复立,魏豹当了魏王。这老妈就把女儿送到魏王宫中。这本不奇怪的,怪就怪在有擅长看相的一句胡话"云当生天子",当时魏豺听说后回到魏宫,马上宣布魏国中立,不帮汉王不帮楚王,而暗中同楚国往来,刘邦大怒,发兵荡平魏国,捉了魏王。后宫全数到织室做女工。薄姬就下到织室。

汉王思"倾国″把她收入后宫,却一年沒来沾身临幸。汉王左抱管夫人,右揽赵子儿,两个美人与薄姬是发小。就在汉王怀中笑薄姬是傻丫头,等汉王等了这么久,还想着大王去爱也……刘邦一听,心下惨然。扔下两美,当夜就跑去把薄姬给临幸了。薄姬对刘邦说,"昨暮夜妾梦苍龙据吾腹″。刘邦大喜说,此贵兆,吾为汝成之。看看这女人这咋样哄汉王的,没心机能行?



这一夜之幸,薄姬便怀上了。时值刘邦后宫妻妾不和,闹得乌烟瘴气。怀上孕的女人,就一声又响地把自己搞成懒婆娘,头不梳脸不洗,只晓得织丝织布干活儿。大家一看这样的人,就不去注意她了。刘邦更是没有再找过她,把她忘了。不久生下一子,就是四子刘恒。吕后看薄姬老实,又不得幸,后家又胆小又没几个兄弟,更没老爹,就沒把这一家放在眼里。刘邦十一年平定代地后,没人去哪苦寒边患又重的地方为王。薄姬马上请求,她愿意随同代王刘恒去边地。刘邦吕后就答应了。以后吕后为非作歹,一根毫毛也沒伤着这房人。

孝惠吕后以后,廷臣议迎新君继帝位。比较来比较去,找了各方面都好的刘恒,当皇帝的妈的薄姬上位皇太后。笑到最后。


劉一千五


正史中,薄姬是汉高祖只宠幸过一次的嫔妃,也是中国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开端的汉文帝之母。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下面要说说这个女人其实不简单。

薄姬原是魏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姬被输入汉王后宫织室,魏豹被杀后,薄姬被汉王召入后宫,但入宫一年多,仍然每天做着奴婢的活,不知道她心里怎么想的,反正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坚强,从没有叫苦,她的信念就是要坚强的活下去。

薄姬年少时,曾与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个人是闺蜜,她们说过如果其中谁富贵了,都不要忘了其他两个人。结果刘邦分别宠幸了管夫人和赵子儿,然而薄姬还在那儿洗衣服,并收到她俩的讥讽,但她也没有怨言。后来刘邦知道后就将薄姬招入后宫一夜,成了刘邦的嫔妃。后来薄姬就诞下文帝刘恒,贵为太后,但她好像也不计那两个闺蜜的仇(这会儿要换了吕雉,早把她俩剁了)。

话说薄姬真争气,才一次就怀上龙种了。

在刘恒做代王17年,吕后去世,众大臣由于饱受外戚的迫害,决定要找一个贤德的太后,这时候就看出来薄姬的人品了,他不仅自己修为高,也把儿子教育的这么好(话说汉文帝其实城府很深,只是表面看起来文弱,这里不多讲了,以后有机会慢慢讲),开创了文景之治。

根据薄姬为人看,我觉得汉朝信奉黄老也不是没有道理,我想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休养生息,国泰民安之象吧!


古文趣事


吕后当年凡是刘邦宠幸的嫔妃她都把她们杀死了,而那些长得丑得不到宠幸的就侥幸活了下来,其中就有一位姓薄的。

薄姬开始是魏王魏豹的妃子。

她刚嫁给魏豹的时候,她娘家妈请来当时最有名的相士许负给女儿看相,许负说,你女儿将来生的儿子会作天子。

那时楚汉争霸,中原逐鹿,不知道将来的天下之主到底是谁。

魏豹跟随刘邦击楚,听到许负这番话,心中暗喜,觉得上天或许会安排自己当个开国皇帝,那自己还跟着刘邦这个无赖干什么,就脱离汉军,保持中立,后来又与项羽联合共同迎击汉军。最后,汉大将曹参等击破魏豹,将其俘虏,薄姬也就随着丈夫当了女奴,被押入纺织厂当女工。

后来魏王豹死了,刘邦有一次视察纺织厂,也许是因怜生爱吧,就把薄姬带回宫中。

皇宫那么多妃子,薄氏被带到皇宫,转眼刘邦也就把她给忘了。

薄姬来到皇宫后,竟然见到了小时候的闺蜜管夫人和赵子儿。她们小时候一块儿玩耍时曾经开玩笑约定说,以后我们出嫁了,不管谁富贵了都不要忘记了我们这些小伙伴儿。

原文是,“先贵无相忘。”

这颇有点像陈涉的“苟富贵,勿相忘”。

其实,这都是人性,都是人之常情。

薄姬来到皇宫一年多了,连刘邦的面儿都没见着。

管夫人、赵子儿先后被汉王宠幸。汉王有一次驾坐河南宫成皋台,管夫人和赵子儿就笑着说起与薄姬小时候的约定,说,那个丑丫头真是痴心妄想,就她那德行,也配得到皇帝的喜欢!

汉王听到后,就问怎么回事,两个美人就把事情经过向汉王说了。汉王觉得这个薄姬挺可怜的,就命人把薄姬召来陪酒。

薄姬说,昨晚臣妾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一只苍龙趴在我肚子上,实在吓死人了。

汉王笑道,这是个好梦,你真是有福。人们都说我是真龙天子,那今晚上我帮你实现你的梦想吧。

薄姬陪着刘邦睡了这一觉不要紧,竟然一下就怀孕了,后来生下一个男孩儿,就是后来的代王。

刘邦睡过一次薄姬后,很快也就把她给丢到九霄云外,再也没有见过面。

高祖死后,吕后对凡是高祖喜欢的嫔妃都恨得不行,把她们全部幽禁到冷宫。而薄姬因为默默无闻,不被高祖宠幸,因此就遣散出宫,跟着儿子到了封国代,被尊为代王太后,她的弟弟薄昭一家人也跟着姐姐、外甥到了代国。

很快,十七年过去了,吕后死了,诸吕灭亡,群臣拥立代王继位,是为孝文皇帝。

母以子贵,薄太后改号为薄皇太后,弟弟薄昭被封为轵侯。


梅轩读史记


薄姬可以说是唯一一位没有遭受吕后屠杀的女子。

薄姬本来是魏国的妃子,当刘邦征讨魏国的时候,薄姬和众多的女子一样有着同样的宿命,都被刘邦纳入了后宫,进入后宫的薄姬成为了普普通通的而一名女子,即使在刘邦偶尔临幸一次之后,薄姬仍然是那个深宫之中不受重视、也得不到刘邦宠爱的普通女子。

但是,正是刘邦的那一次临幸,让薄姬怀上了孩子,他就是日后成为帝王的汉文帝刘恒。

令人遗憾的是,“母凭子贵”这四个字并没有让薄姬富贵起来,反而使他们母女俩辛苦的度过了大半辈子,得不到刘邦宠爱的母子俩只能在深宫之中孤独的生活着。

刘邦在病逝之后,吕后专权大肆屠杀后宫妃子们,还有西汉的那些功臣们,并且大面积培养自己的吕氏外戚的势力,很多人都遭受了吕后的毒手,吕后的毒辣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可以说是无出其右,戚夫人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而她对于刘氏亲王更是手段毒辣。

薄姬又是幸运的,吕后却没有对她伸出屠刀,当吕后病逝之后,吕氏外戚被陈平等为首的功臣铲除,他们拥立了薄姬的儿子代王为帝王,成为大汉王朝的一任新的帝王,“母凭子贵”这四个字才真正的在薄姬身上发挥了作用。

在刘恒登上帝位之后,薄姬成为了太后,对于很多后宫的女子来说,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最好的结果,而汉文帝刘恒在登上帝位之后,对薄姬也十分的孝顺,当薄姬生病的时候,刘恒经常陪伴在薄姬的生身边,希望自己能够尽全力照顾自己的母亲。

而薄姬的儿子汉文帝却先病逝了,病逝之前汉文帝还不停的叮嘱身边人要好好照顾薄太后,此时的薄姬“白发人送黑发人”。难免内心会感慨一番,而再过了两年的时间,这个幸运的女人薄太后也病逝了。

薄太后的一生,没有得到了刘邦的宠爱,但是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薄姬险招毒手,而刘恒的上位,更是让这位饱经风霜的女人享受到了最后的尊荣。

如果从这一点来看,薄姬是个幸福的母亲,但是爱情的缺失也让薄姬成为了一生的遗憾。


历史总探长


薄姬乃是汉高祖刘邦的姬妾,汉文帝刘恒的生母。薄姬的一生如同浮萍,不起眼而且命运多舛,但最终却绽放出了最绚丽的花朵。

汉朝初期很多的皇后、太后等都出身不高,比如汉文帝的窦皇后是个孤儿宫女、汉景帝的王皇后是二婚、汉武帝的卫皇后更加只是奴婢与人私通所生。薄姬也是如此——楚汉争霸之时,薄姬只是魏王豹的小妾,而且这并不得宠。


楚汉争霸结束以后,薄姬成为刘邦的姬妾。只不过因为刘邦一朝之幸而生育了刘恒,虽然刘邦再也没想起薄姬,薄姬却也只是默默养育皇子,安分守己从不多言。

或许就是这样的性格,高祖驾崩之后吕后几乎将当年得到刘邦宠爱的妃嫔诛杀殆尽,唯独留下了与世无争的薄姬,还让她随刘恒前往代国做王太后,成为汉朝一等一的贵妇人。

中国历史故事二十四孝中,其中就有汉文帝亲尝汤药——刘恒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每每亲自尝过汤药之后才奉给母亲。能够养育出这样的儿子,薄姬必然也是位非常优秀的母亲。历史记载,刘恒的窦皇后最初进宫目不识丁,薄姬还亲自教导这个媳妇读书认字,婆媳关系融洽。

历史上母凭子贵的妃嫔数不胜数,从前澹奕认为薄姬能够上位都是靠运气,但其实不然。

薄姬虽然只是刘邦的姬妾,但她也是皇帝的生母地位尊贵,然而她死后却并没有与先帝刘邦合葬,而是依附儿子文帝建陵——在薄姬心中,刘邦与吕雉永远都是患难夫妻,那份尊荣不属于她。这与明朝宪宗生母周太后,强行多嫡与英宗合葬,形成了鲜明对比。

薄太后一生寂寂无闻,在名气等方面与之前的吕后、之后的窦太后都无法相比。但这样清静无为的女性,却也造就了传奇人生。


澹奕


薄姬父亲吴人姓薄氏,秦始皇时与原来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

秦朝末年,各地纷纷起兵反

秦,魏豹自立为魏王,魏媪就将自己的女儿薄姬送进魏王宫中。魏媪到“第一相师”许负那里看相,卜算女儿薄姬的命运,许负说薄姬将生下天子。这样一个预言让本来跟着刘邦的打项羽的魏豹,改变了主意。因而背叛汉高祖,持中立的态度,接着与项羽联合讲和。汉高祖派曹参等人攻打并俘虏了魏豹,把魏国改置为郡,将薄姬送进宫中织布的工房。魏豹已死,汉高祖刘邦有一次到织布工房中,看见薄姬很有姿色,诏令纳入后宫。


薄姬并不是幸运的人,纳入刘邦的后宫后,一年多都没有见到过刘邦的面。而她一起长大的姐妹管夫人、赵子儿先后都收到了刘邦的宠幸。

一次管夫人和赵子儿两位美人相伴,她们在一起谈笑当年与薄姬的相约“先显贵的人不要忘记同伴好友。”汉高祖问她们笑什么,两人将将这件事说给刘邦听,汉高祖内心感到伤感,怜悯薄姬,当天就把薄姬召来并与她同房。薄姬说:“昨夜我梦见有苍龙盘踞在我肚子上。”汉高祖说:“这是显贵的吉兆,我为你促成这件好事。”这一次同房,薄姬就有了身孕,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生下儿子刘恒。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恒年八岁被立为代王。自此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以后,就很少有机会再见到汉高祖。



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薄姬没有吕后的权利,也不能像戚夫人一样得到刘邦的宠爱,他们母子变得无人问津。不得志的薄姬母子,在刘邦死后也并没有遭受吕雉的迫害,就跟随儿子刘恒去了封地代国。

吕后去世后,大臣们诛杀了诸吕,商议拥立继位皇帝,刘肥儿子朱虚侯刘章在铲除诸吕的行动中立了大功,让大臣们忌惮。而刘章拥立的哥哥刘襄的舅舅不是善类,经过吕后事件后,大臣们对外戚十分敏感。都称赞刘恒仁慈善良,所以迎回代王刘恒,立为皇帝,是为汉文帝。薄姬由王太后改称为皇太后。




纵观历史薄姬是一个可怜的女人,被魏豹当做命运的赌注,魏豹死后到了刘邦的身旁也是一个摆设,是因为刘邦的怜悯才被宠幸,以后又如同遗弃一样。也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刘邦因为宠幸一次就怀孕了;不受宠幸才逃过了吕雉的毒手,吕雉乱政诛杀了很多刘家子孙让刘恒成为可能的继承人之一;因为娘家人少,仁慈善良与世无争,被陈平他们选中,让刘恒成为大汉的天子。汉文帝一生仁孝让薄姬的晚年得到回报,汉文帝的也是《二十四孝》的典范。

“上帝为你关上门的时候却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这句话形容薄姬比较贴切,况且上帝送给他的是整个江山呀!生活中在遇到挫折和困苦时,我们也要相信,有一个幸福的世界在你的身后!

更多见解敬请留言,期待您的关注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