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的所作所為表明他就是一個標準的大漢奸,是不是?為什麼現在還有人追捧?

蜉蝣之夢0113


看了薩沙老師所言,不敢苟同。

大家好,我是一個人吃飯喝酒看書寫文章的渭郃。

袁崇煥到底是不是漢奸?我們來看看袁崇煥做過的事情再說。

五年平遼

以當時明朝的情況來說,這絕對是誇口,是欺騙。因為袁崇煥之後和給事中許譽卿的對話中,就明確承認了,自己說“五年復遼”是安慰皇帝的話。所以這個所謂的“五年復遼”的計劃根本就是隨口一說的。完全沒有任何的調研評估審視設計。這是軍國大事啊。袁崇煥居然在這種事情上當玩笑一般說辭。

那麼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

結果就是朝廷按照袁崇煥這個一拍腦門隨口一說的計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國家資源,來幫助他實現這個不可能完成的計劃。這是不是和我們現在有的領導幹部一拍腦門的立項目,結果花費了國家大量的金錢,卻幹了一堆完全沒有的工程一樣?

這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開始,但是袁崇煥此時卻已經騎虎難下,非要硬著頭皮去實施這個計劃。

他是怎麼幹的呢?

在和給事中許譽卿的對話後,袁崇煥也覺得自己失言了,於是上奏說:“五年復遼的計劃不容易完成,陛下既然委託給臣,臣怎麼敢推辭這艱難的任務。但是五年內,戶部轉運軍餉,工部供應器械,吏部用人,兵部調兵選將,必須朝廷內外事事配合,才能有所成功。”朱由檢於是讓四部的臣按照袁崇煥的話辦。

這是要權,要專權。等於袁崇煥要來了絕對的權力不顧一切的調動國家資源去實現他隨口一說的”五年平遼“計劃。

這叫什麼?這就叫任性。因為他此時第一考慮的並不是國家利益,而是我袁崇煥能不能把我這個fig立住。不要讓我打臉,因為打臉就意味著身敗名裂,意味著身首異處。

明朝和滿清的戰略局勢

在袁崇煥沒來遼東之前,其實滿清的戰略生存空間並不好。

由於滿清的崛起,對蒙古的林丹汗也同樣造成了強大的威脅。所以林丹汗採取了聯明抗金的政策,和大明結盟。而且這個結盟不是假惺惺的政治結盟,林丹汗是真的派兵救援廣寧和山海關。所以此時蒙古和大明的關係其實非常好。

而朝鮮又是大明的屬國。後方更有毛文龍的東江鎮後方騷擾。

可以說此時的大明其實戰略生存空間是非常好的。因為周邊都是盟友,簡直就是對後金進行了戰略包圍。

但是袁崇煥怎麼做的呢?

蒙古林丹汗的失敗,主要原因還是後金對蒙古的分化攻擊造成的。作為盟友這是大明朝廷的失敗,因為大明沒有了解到這個盟友對自己是多麼的重要。這不能怪到袁崇煥頭上,只能怪大明朝廷無能。如果非要怪,那麼只能說袁崇煥作為前線將領沒有對朝廷上書直言利弊。當然這個指責是無力的,因為袁崇煥並不負什麼主要責任。但是作為前線統帥,沒有這種戰略意識,那就是他的失職了。

而對救援朝鮮的”丁卯之役“中,袁崇煥在幹什麼呢?

當時毛文龍和朝鮮同時發出預警救援,而且袁崇煥其實早已通過劉興祚的內應而得知後金東侵的消息,但是袁崇煥此時卻忙於與後金議和,反應態度消極。

兵部尚書馮嘉會打算派覺華島水兵三千、登萊兵三千加上天津的一些兵力配合毛文龍援救朝鮮,同時讓寧遠的遼東巡撫袁崇煥出兵批亢搗虛,獲得皇帝的首肯,登萊巡撫李嵩也主張趁後金空虛攻遼東以救朝鮮,但袁崇煥反對此議。

直到三月十七日皇帝嚴旨督促他出兵東進,才不得不動身。但是呢,依然是消極怠工,只派了趙率教等率少數精騎陳兵於三岔河,以做牽制。從正月初八後金東侵,到二月至三月之間明朝收到消息,再到三月十七袁崇煥不得不出兵。等明朝本土的軍隊(登萊方面出動的軍隊)開到時,後金已經凱旋而歸了。

袁崇煥硬是貽誤戰機,把朝鮮拱手讓給了後金。

那麼一個問題來了,”丁卯之役“到底兵部尚書馮嘉會和登萊巡撫李嵩的戰略可不可行?到底是後方瞎指揮?還是袁崇煥在前線掌握第一手情報資料呢?

非常可行。此時的後金皇太極剛剛繼位不久,和各貝勒之間的矛盾還很尖銳。皇太極派阿敏出征朝鮮,其實就有其鞏固內部權力的政治戰略。果然後來阿敏在丁卯之役中的表現就成為他被治罪的重要理由。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此時的後金正在鬧非常嚴重的饑荒。即使明軍不以後金的軍事力量為打擊目標,只是派軍隊去不斷的騷擾,後金都受不了。完全可以打游擊戰,打了就跑,就是搶劫破壞。

所以袁崇煥這個時候的動作真的就非常的可疑了。

我不是說他真的叛國投敵當了賣國賊,他叛不叛國我們沒有絕對的證據。但是他的所作所為,卻是真的幫了後金一個天大的忙。所以袁崇煥要麼是真叛徒,要麼就是豬隊友。因為”丁卯之役“讓後金第一解決了朝鮮的潛在威脅,第二掠奪了大量的物資緩解了國內的饑荒壓力,第三加強了皇太極的中央統治地位。

袁崇煥的這波操作,真心666。

殺毛文龍

這是很多人詬病袁崇煥的地方。我們就來看一下毛文龍該不該殺,殺的對不對?

毛文龍這個人本身就是一身的臭毛病,為人驕恣,所上事多浮誇,索餉過多。簡直就是一個野蠻的軍閥形象。

但是同樣的我們要看看毛文龍的處境和毛文龍的作用。

東江鎮懸孤海外,說句難聽話,關起門來毛文龍就是土皇帝。東江鎮的位置其實已經從陸地上被後金截斷了與大明的聯繫,朝廷只能通過海路聯繫東江鎮。在這樣一個不利的位置下,其實毛文龍投降倒是非常合理的。因為他沒有流暢的後勤補給,還要不斷的和敵人持續作戰,因為他就在敵人的身子骨裡面。

用通俗的話說,毛文龍同志在敵佔區開闢了一塊敵後抗金根據地。想想當年八路軍在敵佔區開展敵後根據地的艱辛吧。面對敵人的封鎖,毛文龍的處境可想而知。毛文龍難到什麼地步?皮島又叫東江,在登、萊沿岸的大海中,全長八十里,不生長草木,遠離海岸,沒有軍事的時候東江鎮就以變賣人參、布匹為職事,可見毛文龍確實不容易,是一邊作鬥爭,一邊求生存。所以毛文龍經常索餉過多這個我能理解,因為對於毛文龍來說,在敵後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毛文龍索餉過多有他的難處,是可以被理解的。

毛文龍的作用呢?東江鎮的存在是後金如鯁在喉的一根魚刺。如果說袁崇煥的在前線和後金對峙,那麼毛文龍已經在敵人肚子裡作戰了。只要毛文龍存在,就是對後金的軍事威脅,後金就不得不分出兵力來對付毛文龍,而且在進攻大明的時候還要時時刻刻的擔心毛文龍率眾殺入後金腹地。

所以此時毛文龍就是真的要裂土封王,大明朝廷也必須供著毛文龍,拉攏住毛文龍。想想當年楚漢之爭的時候韓信假齊事件,氣的劉邦當著使者破口大罵,但是還是直接封了韓信一個真齊王。因為此時必要要拉攏住韓信一起來對抗項羽。

那麼毛文龍有沒有想叛國投降呢?

我之前說過,其實毛文龍有一百個理由投降後金。因為生存對東江鎮來說都是問題。但是毛文龍實際上確實歷仕大明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的四朝元老,算起來比袁崇煥資歷還老呢,萬曆四十七年袁崇煥中進士的時候,毛文龍已經當了十來年的官了。

而毛文龍開闢東江鎮到被矯詔斬殺,差不多十年時間左右。這十年間不管毛文龍到底動沒動搖,但是東江鎮確是實實在在的紮在後金背後十年左右。有這麼一個存在,可想而知後金一天得多膈應。

也就是說至少這十年裡毛文龍沒有背叛大明,因為之後他已經被袁崇煥矯詔斬殺了,我們誰也不知道他會不會投降。我們也不能拿沒發生的或者沒有證據的事情來莫須有。所以毛文龍不是以叛徒的身份被處決的。因為第一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毛文龍確實叛變,第二大明朝廷最後是給毛文龍平反的。

至於說毛文龍和後金書信往來,袁崇煥自己也和後金書信往來啊。難道袁崇煥就是刺探軍情,到了毛文龍這裡就非要是叛國投敵嗎?

袁崇煥殺毛文龍的理由,十二條罪狀。

按我朝祖宗定下來的制度,大將領兵在外,必須接受文官的監視。你在這邊一人專制,軍馬錢糧都不接受核查,一該殺。

大臣的罪沒有比欺騙君主更大的,你送上奏章全都矇騙,殺害投降的士兵和難民,假冒戰功,二該殺。

大臣沒有自己的將領,有則必殺。你上書說在登州駐兵取南京易如反掌,大逆不道,三該殺。

每年餉銀幾十萬,不發給士兵,每月只散發三鬥半米,侵佔軍糧,四該殺。

擅自在皮島開設馬市,私自和外國人來往,五該殺。

部將幾千人都冒稱是你的同姓,副將以下都隨意發給布帛上千匹,走卒、轎伕都穿著品官官服和袍帶,六該殺。

從寧遠返回途中,劫掠商船,自己做了盜賊,七該殺。

強娶民間女子,不知法紀,部下效仿,使得百姓不安於家,八該殺。

驅使難民遠遠去幫你盜竊人參,不聽從的就被餓死,島上白骨累累,九該殺。

用車送金子到京師,拜魏忠賢為父,並在島上雕塑他加冕冠的肖像,十該殺。

鐵山一戰敗北,喪師不計其數,卻掩敗為功,十一該殺。

設鎮八年,不能收復一寸土地,坐地觀望,姑息養敵,十二該殺。

我們來看看袁崇煥給的罪狀理由,如果按照袁崇煥的這個標準,那麼他袁崇煥早該殺了。欺騙君主,他袁崇煥不就誇口五年平遼嗎?而且這是他自己承認了欺騙皇帝的。

所以這些都不是袁崇煥殺毛文龍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因為軍餉和統帥權力問題。毛文龍經常索要軍餉太多,但是朝廷發到遼東的軍餉就那麼多,給毛文龍多了,袁崇煥自己就少了。如果毛文龍稍微參一點兒水分,也許袁崇煥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但是毛文龍報的數字實在是太大了,簡直是把袁崇煥當凱子削。兩人為軍餉的事情交惡不是一兩次了。

再說統帥權力問題,雖然袁崇煥總督遼東事物,但是他卻真的拿毛文龍沒辦法。因為毛文龍獨立作戰,而且權力也不小,也同樣有尚方寶劍。所以對毛文龍來說,大家你玩你的,我玩我的。但是對袁崇煥來說,這等於是軍隊裡出現了兩個不同的聲音。其實袁崇煥這個人對權力的掌控慾望是非常強烈的,從一到遼東上任,就不斷的加強自己的權力。我們不能說他這樣做到底是個人權欲的作祟還是對於軍事來說權力要絕對集中,但是袁崇煥在掌權之後,確實有種大權獨攬的意思。

其實現在想想,袁崇煥殺毛文龍對不對?本身就存在一個偽命題,因為肯定是不對的,袁崇煥的矯詔斬殺的毛文龍。袁崇煥自己的罪過就更大了,歷朝歷代矯詔可是大罪,假傳聖旨啊。此時的袁崇煥已經有點兒不顧一切的味道了。

袁崇煥上皮島只帶了幾個人而已,如果毛文龍真的有異心的話,皮島上下光毛文龍的乾兒子都好幾千人呢,袁崇煥能活著出皮島都是個問題。而殺了毛文龍之後誰最高興呢?不好意思還是後金。毛文龍死後,皮島的將領們全都投降了後金。因為大明對毛文龍,對皮島不公。這些將領全都玩命的滅完大明,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滿清三番裡有兩番都是皮島出身。孔有德是早死,不然絕對是四番。

所以我說,袁崇煥要麼是真漢奸,要麼絕對是豬隊友。

所謂的”寧錦大捷“就是個笑話。

真的是個笑話。首先在這場戰役中,明軍的數萬大軍被後金擊潰,而戰後明軍總兵趙率教疏報:此役後金軍傷亡“不下二三千”。真正打死的恐怕更少。如此的戰損比例,居然稱為大捷?這不是笑話嗎?

而且後金還是主動撤退的,並不是被明軍擊退的。原因有二,一是皇太極看圍城不下,二是毛文龍率部殺入了後金腹地。是不是很諷刺?毛文龍卻成了”寧錦大捷“的大功臣。而後金撤退的時候,還不緊不慢的毀掉了小淩河城和大淩河城堡壘。

這就是所謂的大捷?真有臉啊。

而袁崇煥在這場戰役中的表現呢?實在是平平淡淡,昏昏庸庸。絕對稱不上是什麼大將之才。

對袁崇煥的評價

袁崇煥其實在我看來應該不算是個漢奸,因為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但是絕對是個豬隊友,一次有一次的錯誤操作,讓大明損失慘重,讓後金喜形於色。

其實袁崇煥像是一個渴求功業的文人,他一心想要建功立業來成就自己,但是他卻志大才疏,在真正坐上了創造功業的位置時,卻頻出昏招,讓大明的處境更加舉步維艱。在遼東他獲得了他一生想要的東西,那就是流芳後世的名聲。但是代價確實大明為他支付了一切國祚。

他成全了自己的名聲,而失去了大明的利益。百年後,袁崇煥成了世人談笑的人物,而大明卻化為了塵土。

道盡古今多少事,諸君都付笑談中。我是一個人吃飯喝酒看書寫文章的渭郃。感謝大家點閱渭郃的文章,如果大家喜歡渭郃的文章,可以關注渭郃的頭條號。渭郃會寫出更多的文章來給大家。萬事千山都是情,給個關注行不行?謝謝素質三連。


渭郃


再說袁崇煥是什麼人之前,先看看袁崇煥的行為吧!我在這裡簡單列舉幾件事,供大家參考。


一,袁崇煥本來是文官,卻放棄文官的安逸,投筆從戎。

二,袁崇煥在兵部任職時,為查明前線情形。置個人安危於不顧單騎去前線調查情況。

三,袁崇煥在別人都逃跑的情況下,堅守寧遠孤城。用火炮轟傷努爾哈赤,致使努爾哈赤斃命。


四,皇太極帥兵進逼北京時,袁崇煥千里回事,血戰皇太極,逼迫皇太極撤退。

不知要說袁崇煥賣國的人,對這些事情作何解釋?(本文原創。圖片源於網絡。)


德全不畏


其實,袁崇煥這個歷史人物,在現在看來,確實有不少疑點。他再度被起用,坐鎮遼東全局後,先是私斬大將毛文龍,致使明朝在滿清後方的干擾力量盡失;再而又多次與滿清通書信,卻有通敵之嫌疑。

而且,當初胯下海口說五年平遼,結果遼事不僅沒有好轉,反而再度被清軍殺抵北京城下。在公在私,袁崇煥的死雖算不得咎由自取,至少要不算冤。

而事實上,袁崇煥被凌遲處死後,京師百姓不僅是拍手叫好這麼簡單,甚至還要生吃其肉!從這個細節大家大致可以知道,袁崇煥的死,至少在當時的百姓看來那也是罪有應得的。

至於,所謂的“崇禎中了滿清的反間計,殺了袁崇煥,自毀長城”這類言論。其實,更像是清朝自己刻意添加上去的,對袁崇煥的諸多褒獎,基本上也都是清朝時期的論調。其目的,顯然就是為了抹黑明朝君臣,像漢人昭示明朝的滅亡是咎由自取,非滿清之過錯。

在個人看來,出來混的遲早得還!袁崇煥的結局並非因為通敵,其實更像是被黑鍋。當年自以為崇禎年幼可欺,居然敢向皇帝開出空頭支票,誇下海口的說“五年平遼”。

要明白的是,這點所產生的後果,可是十分可怕的。在明朝那時的政治環境下,再結合崇禎的尿性,等袁崇煥所承諾的“五年大限”一到,遼事未平,那他橫豎都得一死!結果是五年期限還沒到,遼東不但平不了,還被八旗破天荒的攻到北京城下,而且在關內一路燒殺搶掠。

這別說是皇帝要生氣了,就是京城地區的百姓也徹底生氣了!

這些八旗軍在京城郊外及周邊的縣可沒少幹壞事,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而身為薊遼總督的袁崇煥,沒能有效禦敵,自己本來也難辭其咎。而廣大飽受八旗侵害的百姓,是沒辦法找八旗軍報仇,也不可能找那些穩坐京師的達官貴人算賬,更不可能責怪皇上。於是,大家就把惡氣都出到了袁崇煥的身上了。


但是,如果我們僅從這些就斷定袁崇煥就是漢奸,這也是不客觀的。畢竟袁崇煥至死還在為自己的朝廷,為自己的國家效力,並沒有真的對不起自己身後的朝廷和國家!


這些歷史要讀


對袁崇煥的評價,在清朝給他平反前,他是被人們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遭人唾罵的大奸臣、內賊;但是清朝平反後,他一下從地獄升到了天堂,轉瞬間就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

其實我們應該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在清朝時期袁崇煥得以平反,平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仔細一思索就會發現,清朝為袁崇煥平反從根本上講是政治的需要。披露這樣的史料首先證明了明朝的昏聵,從而闡述改朝換代的意義;其次,改朝換代後自然就得教育自己的子民安於本分、盡忠職守。為袁崇煥平反正好可以給統治下的人民樹立一個忠君愛國的榜樣。有人批評袁崇煥在軍隊目無紀律,尤其是在對毛文龍的處置上。兩人都擁有尚方寶劍,袁崇煥沒有權力直接對他進行處置,但他來個先斬後奏,連皇帝也無可奈何。還有人認為他在北京保衛戰中,一味地想通過阻截來制止敵人對北京造成威脅,以致讓北京處於更加危險的境地。
貶斥袁崇煥的人有,褒獎他的人亦是大有人在,不然何以有家族為其苦苦守墓三百多年。袁崇煥是一個英雄,他在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等戰役中都取得不錯的成績,打敗天命汗努爾哈赤和天聰汗皇太極,在遼事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而且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是一名愛國英雄,從他平生所寫的詩歌就可以讀出那種立志報效國家、舍小家為大家的誠意。他有著鴻鵠之志,也希望身後站有一個支持者,給他真正的尚方寶劍,助他完成大業。

在距離香港不到一百五十公里的地區之中,過去三百多年內出了兩位與中國歷史有重大關係的人物。最重要的當然是孫中山先生,另一位是出生在廣東東莞縣的袁崇煥。

我時時覺得袁崇煥真像是一個古希臘的悲劇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氣,和敵人作戰的勇氣,道德上的勇氣。他沖天的千勁,執拗的蠻勁,剛烈的狠勁,在當時猥瑣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地顯得突出。

滿清的皇太極怎樣設反間計、崇禎和他的大臣們怎樣商量要不要殺死袁崇煥,同樣有劇烈的悽愴之感。歷史家評論袁崇煥,著眼點在於他的功業、他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他在明清兩個朝代覆亡與興起之際所起的作用。在瞭解袁崇煥的一生之時,他強烈的性格比之他的功業更加吸引我的注意。

袁崇煥卻是真正的英雄,大才豪氣,籠蓋當世,即使他的缺點,也是英雄式的驚世駭俗。

他比小說中虛構的英雄人物,有更多的英氣概。他的性格像是一柄鋒銳絕倫、精剛無儔的寶劍。當清和昇平的時日,懸在壁上,不免會中夜自嘯,躍出劍匣。在天昏地暗的亂世,則屠龍殺虎之後,終於寸寸斷折。在明末那段不幸的日子中,任何人都是不幸的。

袁崇煥任邵武知縣不久,遵照朝廷規定,於天啟二年(1622年)去往北京朝覲,接受朝廷的政績考核。他利用去北京的機會,察視邊塞,瞭解形勢,為遼事做準備。此時遼東形勢已經越來越危急而京師朝野官員,談敵色變。就是在這種空前嚴重的態勢下,袁崇煥單騎出關,巡視形勢。由於他沒有給兵部首長請假,所以部裡也不知道這位主事去了何方,家人也不知曉情況。考察了一段時間後,袁崇煥回來向首長表示,只要給他軍馬錢糧就足以守衛山海關。

廣寧失陷的第四天,天啟帝破格留用袁崇煥,授袁崇煥為兵部職方司主事,不久又升為山東按察司事、山海監軍。袁崇煥上任後積極練兵選將,整械造船,固守山海,遠圖恢復。當時山海關外廣大地域,為漠南蒙古哈剌慎等部佔據,袁崇煥便駐守關內。朝廷採納薊遼總督王象乾的奏議,對邊外蒙古部落實行“撫賞”政策,就是頒發賞銀,爭取他們同明朝結盟,共同抵禦後金。在一些蒙古部落首領接受了“撫賞”後,遼東經略王在晉令袁崇煥移到山海關外中前所。後又令往前屯,安置遼民流亡、失業者。袁崇煥受命之後,連夜趕路,途徑叢林荒野,遇虎豹出沒,絲毫不懼,天明即入城,將士都讚歎他的勇敢與膽量。

在冤情得到平反後,世人開始懷念這位為國鞠躬盡瘁的督師。

袁崇煥被以極刑處死後,世傳有餘氏義僕為其收斂骸骨,葬於北京廣渠門內廣東義園,並從此世代為袁守墓。在袁崇煥祠堂後面,袁崇煥的墓位於正中,前面有一個上書“有明袁大將軍墓”的石碑,左邊較小的圓墓據記載是埋葬著冒死盜取袁崇煥頭顱的佘姓義士,他也是為袁崇煥守墓372年的余姓家族的先人。1630年,袁崇煥在北京西市被處以極刑,北京百姓都以為他是內奸,對他恨之入骨,處刑時紛紛唾棄於他到了晚上,袁崇煥的頭顱在刑場,他的余姓部下趁夜盜取了他的頭顱,埋在現在東花市斜街52號院內,並交代子孫,不必再回嶺南原籍了世世代代在此陪伴。70多歲的老太太佘幼芝表示,他們歷經十七代,已經為袁崇煥守墓372年。

中國自古英雄輩出袁崇煥便是其中閃耀的一位。岳飛和袁崇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有褒有貶,經歷坎坷,但歷史會還給他們一個公正的評價。遲浩田將軍專為袁崇煥紀念園題寫了“護國愛民、英名永輝”八個字,高度評價袁崇煥忠誠愛國、大義凜然、捨生取義的英雄氣概。你是怎麼看呢?期待你的關注更期望你的點評,謝謝。


天天開心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袁崇煥是漢奸,屬於侮辱英烈。

袁崇煥在當年來說,確實是民族英雄。

當時正是薩爾滸戰役慘敗以後,整個遼東局勢幾乎不可收拾,幾乎要崩潰的時候。

當時明軍大部分將領主張全部放棄遼東,撤退到山海關進行防禦。

但山海關距離當時大明首都北京只有300公里,尤其一旦關被攻破就進入了河北平原地帶,滿清騎兵威力倍增,幾乎是擋不住的。

這種情況下,本來並非戰將的袁崇煥,僅僅是一個“寧前道”的小官。

誰都知道這時候去遼東作戰,九死一生,而且要擔負可怕的重任。

就這種情況下,袁崇煥仍然自告奮勇要求防禦寧遠,制定了攻勢防禦的戰略。

可以說,這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偉大品質,先天下之憂而憂,不計較自己的一切。

這種人不是民族英雄,誰是?

袁崇煥冒著隨時可能兵敗身亡的危險,死守寧遠成功,獲得寧遠大捷,殲滅滿清1萬多精兵,氣死了努爾哈赤。

因寧遠不能攻陷,滿清不敢繼續南下攻打山海關,由此中國北方就安全了。

隨後袁崇煥又獲得了寧錦大捷,再次防禦成功。

這兩次大捷,緩解了滿清接近10年的攻勢,讓中國北方安靜了10年。

至於後面的一些問題,篇幅所限不想多說。

如果誰說袁崇煥和滿清勾結,拿出證據來看看?誰能拿的出?

戰爭期間通過偽裝議和方式爭取時間,是全世界古往今來通用的謀略,這和通敵有什麼關係?

如果真正通敵,袁崇煥為什麼不從自己放區放過滿清,滿清又要繞到從蒙古人的地盤前進呢?

而且,既然通敵了,袁崇煥為什麼還率兵救援在北京城下拼命,自己都差點完蛋呢?說得通嗎?

袁崇煥之所以被殺,主要是因為他為了爭取崇禎的全力支持,誇了海口,說了五年平遼。

實際上,袁崇煥知道這是不可能的。只是當時遼東連軍餉都開不出,軍心浮動,如果沒有崇禎的大力支持是絕對穩定不了的。

而整個遼東戰場,仍然是滿清佔有絕對主動權,明軍只能處於防禦態勢。

關鍵在於,隨後的清軍繞過袁崇煥的防區,直接殺到了北京城下。

5年不但沒有平遼,反而讓清軍直接攻打京城,這個反差太大了。

這樣易怒的崇禎大失所望和震怒,認為袁崇煥在吹牛欺君,一怒之下將他殺了。

至於愚民們哪裡知道是非曲直,皇上說袁崇煥是賣國賊,愚民自然相信。

至於殺毛文龍,是因為毛文龍擁兵自重,不服從命令,又不肯放棄兵權,殺了他也無可厚非。

事實上,毛文龍一死,他的部下確實紛紛叛變,這就不能排除毛文龍在緊要關頭也會投靠滿清的可能。

這十多年,極少數滿遺分子,為了挑撥民族關係,在網上惡意寫文,故意汙衊已經認定的漢民族英雄。

這不是正常的歷史問題研究,而是試圖破壞漢滿民族的和諧關係。

大家不要被他們愚弄。


薩沙


不知為什麼,現在社會一些人,發出了懷疑一切的論調,翻開歷史,幾千年來,早已蓋棺定論了的英雄人物,全都沒有了好人,全都汙點斑斑,全都是該死的,全都有問題,全都不值得敬仰。衛青、霍去病如此,岳飛如此,袁崇煥亦是如此。不知這類人,是在標新立異以吸引眼球,某得個人利益,還是有其他不可告人的險惡用心?

袁崇煥,作為晚明皇權政治下一個典型的悲劇人物,有其自身的缺陷,如對個人才華的極度自信,完全的書生意氣,沒有完全認清破敗已極的國內形勢與後金凌厲的攻勢與實力,誇下海口,授人以柄 ,以及剛愎自用,盲目自大,擅殺毛文龍等等,其後被人無限放大,誣陷致罪。這些都是特定歷史環境下,特定歷史人物身上所難以避免的,不應該咬住不放,以偏概全,一磚頭拍死。

事實上,在晚明大廈將傾,山河破碎的危難時機,袁崇煥以一書生之身,強烈的報國之志,對時代,對國家強烈的使命感與擔當,勇於任事,隻身犯險,在滿朝文武,畏縮不前,朝廷無人可用之際,勇敢走上抗擊後金前線,完全以一己之力,團結和聚攏一批敢死之士,禦敵於關外,相繼取得了寧錦大捷,抵抗住了虎狼之敵的進犯,拯救了風雨飄搖之中的大明帝國,不可謂功績不大,實為帝國之救星,朝廷之樑柱。

至於其後皇太極繞道蒙古,進擊京師,整個大明王朝坐看帝國軍隊,在眼皮底下,橫衝直撞,燒殺搶掠,如入無人之境,卻無一支禦敵軍隊,敢於直面兇頑,力挽狂瀾,直到袁崇煥率關寧鐵騎,千里拼死救援,擊退敵軍,保住了朝廷一時安危。而當危難暫去,崇禎以及那些大臣們,卻將全部窩囊氣撒在了,救亡自己的英雄身上,歷史的悲涼真讓人不忍直視。

至於說袁崇煥私自與敵談和,而以當時大明王朝的國力,和實際,這何尚不是一個休養生息,求得暫時喘息的權宜之計呢。

歷史紛紜,撥開迷霧看本質,切莫以個人無知之短見,口吐汙穢,留下笑柄。


劍輝32782784


袁崇煥並非大漢奸。

但他是個幹了蠢事的好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他一到東北,即刻矯詔誘殺了毛文龍。毛文龍是什麼人?歷仕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官至左都督平遼總兵官。當時可以東北軍政一把手。斬殺後的結果呢?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這些猛將先後降清,也成為滿清入關的得力干將,因此和吳三桂一樣被清庭封為異姓王。

可知道,自劉邦以殺白馬盟誓以來,“非劉姓不得封王”。封異姓王是每個朝廷之大忌,不到萬不得已或功高無法再賞時才有可能被封王,由此可見這幾個人對滿清入關所起到的作用,更何況這三個本是敵方判變過來的,而且對滿人來說是妥妥的異姓異族王。

由此可見,原本想整頓東北軍政的袁崇煥,原本或許可以其他方法完成目標的他,採用的卻是最低端的一種——誘其入席,舉杯殺之。幾千年歷史以來,這種無罪而顯戮封疆大吏的事情極為罕見,即使是秦檜和趙構要誅殺岳飛還得編造一個莫須有的罪名。

這種形為,直接毛文龍手下諸將叛變。

因此袁崇煥的初心或許是好的,毛文龍也有該殺之罪,但他採取的方式卻是把大明推向深淵的極大推手。


崔文瀾


又是個即奇葩又無恥的問題,是小編你在黑袁崇煥,照你的說法,不用多久,岳飛是不是也是漢奸了?(現在已經出現黑岳飛的言論了)翻來覆去總回答這個問題,口乾舌燥,沒辦法,再說一次:

一、毛文龍該殺,(仔細看看《清史稿》和高陽的《清朝的皇帝》不難得出結論,篇幅所限,不詳述)。

二、清軍打到北京,鍋為什麼要袁崇煥背?清軍繞過山海關從北線搗破長城,那不是袁崇煥的防區。關於這個問題袁崇煥曾多次上書提醒加強居庸關等北京北面一帶的防禦,均被駁回。對袁崇煥是頭等大事的事在朝廷看來並不一定是大事,皇帝只是按照慣例讓有關部門研究研究就不了了之。對軍事一無所知的內閣和崇禎甚至認為袁崇煥多管閒事。袁崇煥後來進北京城被崇禎逮捕時,本人以及祖大壽等目瞪口呆,就是因為作為前線將領,以為這回皇帝會重視自己的意見了沒想到卻是逮捕!(這段歷史請參考清史學家李亞平的《前清秘史》)

三、還有幾個問題,什麼勾結皇太極,什麼賣糧資敵,也回答過無數次,不贅述!

四、分析(個人看法):袁崇煥不可能有二心,如果勾結皇太極或出賣明朝,需要動機,為錢?為官?為名?(不可能為了其他的原因了)首先,袁崇煥不愛財,身死抄家,結果四個字“家無餘資”,很難想象這是擔任高官手握重權多年的封疆大吏的“家產”。其次,不可能是為了當官,明朝的官職已經做到兵部尚書兼薊遼督師(國防部長兼瀋陽軍區司令員),皇太極還能給他什麼官? 再次難道是為名?袁崇煥是大明進士出身,深受儒家文化薰陶,難道不知道勾結滿清會留下千古罵名?所以從任何角度看,袁崇煥絕對不可能勾結滿清。

最後說一下,客觀的講,人無完人。袁崇煥在戰術以及一些事情處理上是有點問題,也可以說是錯誤。

第一,袁崇煥沒有意識到圍魏救趙的作用,皇太極入關,瀋陽只剩四千兵馬,如果派一員大將領兵一萬直取瀋陽,皇太極陣腳必亂。實際上,皇太極行軍途中,代善等眾多將領極力反對繼續進軍也是擔心這個原因,雙方爭吵的很厲害,後來皇太極是得到嶽託等眾多青年將領的支持,才繼續進軍,結果皇太極賭贏了。

第二,袁崇煥兩次寧遠大捷其實都是一招“憑堅城,用大炮”,野戰並沒有把握,更沒有優勢戰勝滿清(野戰是清軍的強項)。因此,從袁崇煥進軍北京的線路以及動作看,很多清史學家推測,袁崇煥想在北京如法炮製(這個史書無記載,但很可能是事實),因此袁崇煥行軍路線一直幾乎與皇太極平行(這後來也是袁崇煥的罪名之一),沒有交戰,很可能是袁崇煥認為北京城牆上有遠比寧遠強大的火炮,兵力也遠比寧遠充足,再加上皇帝的支持,有必勝的把握,而野戰是皇太極的強項,儘量避免,這個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但缺乏政治敏感度,只從軍事角度考慮問題的袁崇煥忘記了,北京城裡住的是皇帝,他無權更不能將皇帝的生死作為籌碼賭上去,這跟寧遠完全是兩回事,於是在皇帝看來,袁崇煥的行為很像跟皇太極商量好的一樣,此時皇太極再弄個反間計,袁崇煥就百口莫辯!

第三、“聊慰上意”的承諾確實過於輕率,等於作繭自縛!

第四、袁崇煥耳濡目染了熊廷弼和孫承宗從高峰到悲慘結局的全過程,他實在不該復出,不該相信皇帝那沒有任何制度保證的“信任”承諾。這些人如遇明主,生逢盛世可能都是“凌煙閣”裡的名臣(包括後來的洪承疇、孫傳庭等都是標準結局),但偏偏他們遇到的是生性多疑,沒有擔當的皇帝和窮途末路晚明時期。

最後一點題外話,後金崛起後,作為歷任遼東地區的最高軍事統帥,幾乎沒有善終者(李成梁除外,但此公卻是真正的明亡始作俑者),無論是蠢笨的楊鎬、高第、王化貞、吳阿衡,還是棟樑之才如袁應泰、熊廷弼、孫承宗或是袁崇煥、洪承疇都是如此。以至於經常無人敢接此職,說明大明對遼東的政策始終是一腦袋漿糊,急功近利,盲目指揮,沒有長遠規劃和佈局,同時也說明後金的確很難對付。因此明亡很難說是某個人的問題,只能說大明內部問題嚴重,氣數已盡!


一杯陳年美酒


說袁是漢奸的人,列舉了他三大罪,

一、妄言"五年平遼"是欺君;

可是孫承宗、毛文龍也說過若干年之內平遼的話,楊嗣昌更說要三個月蕩平流賊,崇禎也沒責罰他們,可見"五年平遼"不是什麼大事,辦到了自然好,辦不到也沒什麼,連洪承疇、祖大壽投敵,朝廷也未遣責;

二、認為毛文龍對後金有牽制之功,袁不該殺他。可是,毛文龍縱兵亂殺難民,割人頭冒功,這說明(l).他殘忍貪利;(2)、他根本沒有牽制敵人之力,否則殺敵報功,豈不名正言順,何必殺民?就憑這一條,他有十個頭也該砍!

三、說袁賣糧資敵,可是這些人忘了:袁不可能把軍糧賣給蒙古人,餓死自己的部下將士吧?那麼,要額外從國庫裡調出糧食來,要不要戶部上報皇帝批准?否則他哪來的權力?也就是說:這事完全是皇帝同意的,問題是崇禎不肯擔責,一遇言官攻擊就歸罪臣下!

綜上所述,袁的"漢奸罪"一條也不成立,是莫須有的大冤案!誰若不服,一條一條只管駁來,歡迎辯論!


大華273557151


樓主說了實話,但是會讓很多人不爽,因為這徹底顛覆了大家的三觀!

不過就事實說話,讓大家自己去套!先不談袁崇煥重出江湖之前的事,就說說崇禎重用袁崇煥之後他的所作所為!

以謀款而斬帥,為了議和,越權謀殺抗遼名將毛文龍(親者痛仇者快);以市米資敵,在大明與後金都出現災荒的時期(小冰河時期,天氣太冷導致災荒)把寶貴的糧食賣給敵人,而且是抗旨行為,目的依然是為了安撫敵人,達成議和的目的;遣散援軍,當敵人向北京進攻的時候,依然想用和平的手段議和,把援軍調走(怕兩軍廝殺導致和談不利),最後尾隨至北京城下希望入城堅守,想讓後金軍搶夠了自己撤軍?潛攜喇嘛,袁崇煥暗中帶著後金議和的喇嘛,敵人都打進來了,你還在跟敵方使者談判,關鍵是還隨軍攜帶,這對軍心是相當不利,都等著你議和成功,誰會搏命廝殺?

綜上所述,袁崇煥條條罪狀都顯示,掌權後的袁崇煥已經不是當初奮勇殺敵的“寧前道”了,已經蛻變成畏首畏尾的議和派,跟秦檜一樣的人,如果說秦檜是漢奸,那麼袁崇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