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什么都说让财务把关,出了问题就是财务的责任,怎么办?

幸福的李牛牛


随意说说吧,财务部不是决策部门,它就是企业经济业务的记录者、资金的保管者,无权利去使用资金,资金收付都是领导决策,尽管财务知道银行密码,但也没法随意动用!

财务部门就是企业经济业务的记录者,资金收付、采购付款、产品销售、费用报销等都要有审批记录做支撑的,谁有权利审批就认谁,谁有动用资金的权利就找谁。财务部门涉及资金问题就看这些,审批事项最好是用书面的,有时候聊天记录、邮件都可以,但一定要保留记录,口头审批必须通过书面书面形式再次确认!若某项事情重要,则可向领导再次核实!加强公司财务制度建设,其实也是在保护财务人员!

根据题主所说的,发工资有经理与老板的签字,如果审核工资发放数额正确,有人事及老板签字确认,会计按照流程支付工资款本来就没什么问题,有理有据。除此之外,会计也就没啥把关的了,因为本身事情就小,无需过于谨小慎微,事实依据在这里,还有什么好把关的!

一般按流程走了,老板是不会无缘无故的呵斥下属的,我想的是,离职员工是否与公司有些小纠纷,给公司带来了负面影响,或者存在着借款未还以及重要事项没交接的,都可能导致老板责怪你!这些你要想一想!


悟空做财务


楼主的问题,其实来自于公司里财务职能的定位和老板对财务的期望值之间的不匹配。

作为财务,可能会认为按照制度办事,把账记清楚就尽职了;老板希望的是财务能公司运营中跟钱有关的风险都控制住了。于是就有了矛盾,也就有了财务和老板的不满。


财务人最常的抱怨是:赚着买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

这着实是很多财务人现状的写照,小公司财务更甚 ,工资不高,一到月底就加班,有好事跟财务没关系,出问题了都是财务的错;制度是摆设,业务想要怎样就得怎样,老板想干嘛就得干嘛。


这是现实。财务要想改善这个问题,可能需要从两个方面主动出击:

1、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及时对公司的财务制度和财务核算进行完善

在一些关键内控节点,对业务提出要求,至少要提前告诉老板,哪些做法是有问题的,是容易出事的。在业务发生变化的时候,及时考虑修订相关制度和核算,及时应对变化。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中,内部控制本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只不过有些公司有单独的部门来做这事,小公司岗位划分没有那么细,自然就需要归到财务部了。把财务只定义为一个记账的、审票的、提供报表的,可能还是有点保守了。


2、多掌握跟领导汇报的技巧,了解老板想要的财务是啥样子的。

很多财务人都是比较内向型性格,不太擅于表现自己,只觉得安心把工作做好就行了。但是,有时候你做好的九件有用的事都没说,偏偏做错了一件事让老板看到了,他一定会对这一件错事更在意。所以,跟老板保持良好的沟通,知道老板现在关心的是什么问题,看从财务角度,可以提供些什么助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做老板认为好的事情 ,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你觉得好的事情。”这也是很多职场矛盾的来源呢。


3、跟业务保持良好的关系。

小公司的老板,通常是以业务为主的,因为业务能实打实赚回来钱 。如果财务固步自封,或者总是做事后诸葛亮,就很容易站到业务的对立面。

老板绝对不会喜欢业务和财务水火不容的,跟业务保留良好的关系,知道业务有啥新的变化,其实在财务方面做出响应,可能会更让老板放心。华为的财务不都跟着项目部跑现场了嘛,还怕啥呢,多走出去嘛,对财务自己也是有帮助的。


再回到楼主的问题,离职人员的工资要不要付,看起来着实不应该让财务来判断。那员工离职前挂的账,是不是应该由财务确认呢?如果财务制度里,没有员工欠款的管理办法,是不是也能算是财务的失职?离职员工工资能不能付,注意关注的就是员工之前有没有欠款吧。


康愉子


这个问题从两个方面来讲。

一是要清楚不是所有问题都是财务的责任。财务是所有业务的终端,所以看到的所有问题都会反映在财务上。但到底是谁的责任,要追根寻源。

二是如果是别的部门的责任或者是老板的责任,财务人员要用合适的方法来沟通,并制定制度,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 搞清楚是否是财务的责任:

经理和老板签字了,但是却发出了离职员工的工资,这个事情不能归咎于老板。我可以肯定的说,80%以上的老板在应发工资上签了字,但他不会去看明细,如果几十个员工还好,扫一眼也许就发现了问题,如果几百个上千个员工,还指望老板能发现离职的人?所以,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工资表主数据是谁提供的,谁复核的。比如,人事部负责提供工资明细,那么在经理签字之前,一定要有人复核一遍。另外,人事部对于当月新人和离职的人需要发送一份名单给到财务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财务部的最终复核作用。

2. 尽管是别人的责任,财务部要做好沟通处理工作。

也许查出来是人事部的同事做错了。那么财务部要协助人事把钱先追回来,然后再共同制定预防下次犯错的办法。还要跟老板讲下事情的原因。但要注意顺序和重点,

(1) 事情已经发生,不要去强调谁谁错了,老板会觉得财务在推责任。不妨轻描淡写地提一下谁的失误,重点强调财务积极采取的措施,预防未来发生错误的可能性。

(2) 如果事情当中牵涉有老板本身的问题,那比较好的方法是在老板审批前设置一个有力的节点,如果是老板对事情的理解和看法与财务不一致,那么财务要运用专业知识为其讲解。讲解的时候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只要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专业性,为老板排忧解难,老板会对你越来越信任。有了信任,更多问题会迎刃而解。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以上财会小童观点,欢迎评论补充。


财会小童


认真看了下你的问题和描述。

首先,我可以明确的是:你老板说的“什么都财务把关”并不是对财务的重视,而可能是你所在公司各部门的推卸责任,或者你对于公司资金和资产风险把控的严谨度还不够。

至于该怎么办,给您如下几个小建议:

1.作为财务人员,必须凭单凭票凭合同做事,你继续凭借你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任何款项资金出入都需要有相关负责人的签字确认你才能出。

2.关于你提到的离职人员工资结算支付问题。谁对谁错,通过你的描述还看不出来。

因为前提需要先清楚,离职的人员是否配合公司做完工作交接并正常办理完离职手续了。

所谓的工作交接,包括但不限于工作事项的转移至新的接手人、领用资产的归还、借款的报销冲销和归还、损坏或遗失公司资产的赔偿、工作经手的业务款项/货物的移交公司等。正常公司应该有个离职交接表,离职工作交接表中的每一项需经各部门签字确认没问题后才可以准许员工正式离职并结算支付工资。最终依据离职员工的交接情况(如可能存在需要用员工工资抵扣员工应返还/赔偿公司的款项的情况)需要实际结算多少工资,也需要在《解除劳动合同协议》里。

所以虽然可能你是按照各部门签过字的工资表给在职和离职员工付工资,但对于离职人员则还需要财务人员与人力资源依据上述提及的离职交接情况把握好工资支付了节奏,并让公司人力资源及对应部门负责人给你相应的结算依据。

上述就是公司负责人需要财务帮忙严格留心眼的地方了,避免公司有不必要的损失。

当然,如果是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不存在上述相关问题,你公司老板还说你给离职员工付工资是做错了,那确实就是你老板的“耍无赖”问题了,你可不用理会,你如约凭单据付款是履行你的正常职责。

3.对于公司人员借款归还问题:其实你老板和你都没错。借款可以归还,也可以在使用完后凭票据冲销。不确定你老板是否是因为“员工因公借款情况比较多,即便借了又归还但以后还要借”而嫌麻烦,所以让你先挂账。具体其实你可以和你老板耐心沟通了解下啦。当然,如果老板不是因为嫌麻烦,那从公司资金安全考虑,每个月或每季度或每半年或每一年清理一次借款,定期让所有借款归还回来或冲销完毕对公司是有好处的。你可以把这种资金安全的管理习惯提醒你老板。

希望上述原创的一点点意见建议对你有用。

欢迎关注【一夫人文化】和更多的分享交流与合作。


如果男


公司是老板的,当然他的职责和权力是最大的,他要对公司全盘负责,财务要对自己分管的财务问题负责。

有些公司的财务就是个办事人员,没有参与决策与管理的权限,那么无法监控公司资金的流向,老板签字就可以放行。作为财务人员只认签名,至于合不合理,该不该不在她的责任范围。

当老板给予财务一定授权,可以对资金进行管控,一般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大都是老板的亲信,不然谁敢提反对意见,提多了老板反感,另外会被小人告黑状,吃不了兜着走。一些私企,管财务的都是老板娘或者亲戚,就是这个原因。

根据题者所说,我认为:

首先,财务应该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费用报销制度,把签字流程与责任范围规范清楚,而且财务制度必须让老板知悉认可,老板大都很忙,所以作为财务人员,在签字时多多沟通一下吧。关于离职人员工资问题,在签字的时候提醒老板,离职人员工资会在员工工资发放日期同时发给离职人员。关于员工借款问题,报票时按财务制度是需要多退少补来平账。

老板讲那句话,有两种可能:一种不太懂财务制度,你可以跟他解释,最好是在老板签字的时候说明平账制度;另一种是那位报账的员工跟老板关系好,有私心在里面。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先坚持原则,但如果老板不认同,你让他在票据上签字同意不退钱平账。

有些老板开公司很重“情义”,认为凡事他说了算,制度只是约束了一部分人,往往让人事与财务难做,得看他的心思来决定,还得防止小人在老板耳边吹风。

人在屋檐下,自己掂量掂量!

个人之见,欢迎大家来评论和关注,谢谢!


知然V77



关于财务会计工作,经理能够注意并发现财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能提出具体的意见,说明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以及财务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领导还能从财务对业务企业经营活动有监督权,说明领导还是有法律意识。至于领导对于具体问题的批评,我们要认真分析后,从财务工作的角度,进行查找原因。而不能采取随意辞职。

首先,作为财务工作是企业整体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国家的法律法规细则外,会计法与税法是财务工作最为最要的依据,也是我们财务工作的基础。如果财务工作离开了法律这一条,那财务工作就失去了工作意义。

第二,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是财务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会计的基本职能两大项:一是反映,二是监督。正确客观记录企业经营情况,只说明财务工作完成一半。其实还有对企业经营的监督。特别是参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包括重大合同签订前的财务建议非常重要。依据就是会计法与税法。不同的项目运作,动作的先后,税务要求是不一样的。特别是一般纳税人,没有取得进项,提前开出发票对于企业是巨大的财务负担。

第三,财务工作要客观记录企业经营活动,应该结合业务特点,及时建立既符合会计法与税法的核算体系,又能客观反映企业真实经营。特别是不能让企业卷入财务风险中,这是财务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的。

第四,财务制度要完善明确。对于财务规章制度建设要尽量细化与量化。包括核算体系科目的设置,领导批准的事权。财务审批流程以及报销流程。

第五,财务工作还要接受本单位领导于审计部门的审计。配合企业外聘审计公司的审计等。

第六,财务工作要坚持,日清月结制度。特别是要取得合法的财务凭证,重要证据合同的留存。这是财务工作的法律要求。对于离职要做好交接工作,特别是财务账册要整齐与资料的完整。

总之,要做好一个财务人员,是对一个财务人员基本素质的综合考量。特别是为企业把关经营是税法税务政策是财务工作第一责任,而且是首要责任。


时刚军


从你说的这一段话来讲呢,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们给员工辞职发的这个工资,第二个问题就是借支和冲账的问题,其实从你描述的过程和内容来讲,也看出了你对财务对会计理解的局限性,换句话讲,如果你说你的老板水平不怎么样,其实你自己的水平也很低,因为你没有看出这里面的门门道道,换句话讲你自己做的也不好,为什么呢?

这也是为什么你没有办法跟你的老板讲清楚的原因,因为你自己都搞不清楚啊,

当然在现实当中,做会计,做财务,经常来讲,你找不到别人去说出你自己为什么做的不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人如果指出你哪里做的不好,说明这个人水平可能比你高,而如果这个人水平如果比你高的话,他为什么要指出你的毛病让你进步呢?这是做会计,他保守自己经验的一个通常的做法,

当然,具体到你这家公司来讲,应该是属于中小企业,那这种中小企业的状态,如果你是管财务的人,或者说财务,只有你一两个人的话,你是找不到更好的人或者水平更高的人来支持你的工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你现在陷入了困境,

但你这两个问题都是可以很容易的解决的,但是从你个人的角度讲,我感觉你没有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也就是你为什么说你没有办法去跟老板讲明白的原因了,你自己要搞清楚你才能跟别人讲明白啊,你自己搞不清楚,你怎么跟人讲明白呢?当然跟你自己的事业和你自己的经验也有关系。

换句话讲,像你所在的这样的公司,跟你本人在这样的公司工作,其实也挺匹配的,如果你水平再高一点,经验再好一点,你可能就不愿意呆在这样的公司了,其实我觉得目前这个状态还挺好,至少来讲它是一个匹配,做会计来讲的,其实很找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匹配自己的敬业水平,跟这家公司的水平。

最后讲一句,从你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来讲,老板讲的是对的,是合理的问题还是出在你的身上。

作者:张泽锋,资深财务实战派专家,人性管理实战派专家,2016年出版《坐上财务总监》,2015年出版《起底财务圈》【有合作需求,学习需求,直接关注我,发私信】案情解说,解除枷锁,释放困惑。只讲实战,不讲空话。


---


智慧观点


整个过程都看完了,个人认为财务做的没有任何问题。不管是发给离职员工工资还有报销的事情,都是完全符合正规标准。

就是想问一下,身为财务人员,你自己觉得你们公司是不是想一切按照正规标准来?就我看来,你们这个老板好像不打算这样做。

就他的说法和看法,你身为一个老财务人员,应该和他一条心,想着怎么为公司省下每一分钱,说到底,而不是按照正规程序来。其实我们都很清楚,按照程序来往往就意味着没有旁门左道,没有刻意省下来的费用。

老板说的那一句我特别不认同:什么都让财务把关。在管理上有一个基本原则:责任越大,开钱越多。请问老板开给财务多少钱?凭什么要财务背黑锅?

这样的老板明摆着是鸡蛋里面挑骨头,自己想做黑心商人还要找一个垫背的。如果你是在私企,老板一手遮天的话,那建议你还是不要去跟他沟通了,没法改变他的观点,也只能让自己很累。

要不然就是一切老板怎么说你怎么干。还有,干的时候注意保留证据,真出了事情也不至于被人污陷。


职场玛格丽特


怎么办?换!

换老板

自己签字都不能负责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老板不值得追随,士为知己者死,非知己者连锅都别背。

换流程

增加财务相关的项目的审批环节和流程,理由自己想,要义正辞严冠冕堂皇,找一堆背锅侠,有事一起扛

换制度

白纸黑字,明确各环节各流程各岗位签字的审核项目、审核要求,附上一张签审表,有审有签必有记录,在财务存档,有事儿它说话

换方式

多沟通、多请示、多文字报告、多制度流程、多书面记录,完善管理的同时也是收集原始凭证,一旦万一有背黑锅的机会,这些都是救命稻草。



镜头iread我读


还有一个情况,两个老板合伙,一个会计居然能从其中一个老板那里得到审批的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